陈书_卷二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二 (第8/9页)

将军、司空,谧号康简。他的儿子孝宽继职。孝宽在至德元年承袭爵号河东王。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年中为汶城令。

    新蔡王叔齐,字子肃,高宗第十一个儿子。叔齐风采照人,博览经史,擅长写文章。太建七年,被立为新蔡王,接着为智武将军,置佐史。出为东中郎将、束扬州刺史。至德二年,入为侍中,将军、佐史照旧。祯明元年,任国子祭酒,侍中、将军、佐史照旧。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年中为尚书主客郎。

    晋熙王叔文,字子才,高宗第十二个儿子。性格轻浮阴险,好虚荣,颇涉书史。太建七年,被立为置塞王。不久为侍中、散骑常侍、宣惠将军,置佐史。进号轻车将军、扬州刺史。至德元年,授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二年,改任信威将军、督湘衡武桂四州诸军事、挝塑刺史。擅塱二年,任期满,被征为侍中、宣毅将军,佐史照旧。未还,而隋军渡江,攻破台坛,膻汉束道行军元帅耋王到达。此时抠塞从挝业还朝,到旦业,便率领旦州刺史里宣等请求投降,致书信于秦王道:“我以为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暗明的顺序才不错,地上没有两个王,尊卑的位置才有分别。今天车舆书混合,文与轨大同,我敢以赤诚之心,申明屈膝投降之意。”台玉得到此书信,便派行军吏部柳庄舆元帅府僚属等往巴州迎接慰劳叔文。叔文于是舆毕宣、回蛆刺史速堑及文武将吏奔赴莲旦,台王一并优厚对待,安置在宾馆。隋开皇九年三月,众军凯旋,文帝亲自到温汤慰劳,叔文与陈纪、周罗喉、荀法尚等及各位投降的人,拜见文帝于路旁。数日后,叔文随从后主及各王侯将相并车子、服装、天文图籍等,一同以次排列,仍然以铁骑作外围,跟随晋王、秦王等奏凯而入,列于庙庭。第二天,隋文帝坐在广阳门观看,叔文又随从后主到朝堂南面,文帝派内史令李德林宣读圣旨,责备他们君臣不能相辅助,以致使国家丧亡。后主与他的群臣都惭愧恐惧地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惟独叔文高兴而有自得之态。十六天后,就上奏道:“过去在巴州,已先送款了,乞求了解此情况,望能与常例不同。”文帝虽然嫌他不忠,但正想要安抚江表,便授他开府,封他为宜州刺史。

    淮南王陈彪,字子华,高宗第十三个儿子。少年时聪敏和顺,擅长写文章。太建八年,被立淮南王。接着任侍中、仁威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死于星叁。

    始兴王陈重,字子厚,高宗第十四个儿子。性格质朴,无才艺。高宗崩,始兴王叔陵作乱,被杀,这年立叔重为始兴王,以奉昭烈王后。至垄元年,为仁威将军、扬州刺史,置佐史。二年,加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年中为太府少卿,死。

    寻阳王陈子敬,字子思,高宗第十五个儿子。性格凝重,举止大方正派。篷王登位,被立为曼垦旺。至垄元年,为侍中、仁武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不久即死。

    岳阳王陈慎,字子敬,高宗第十六个儿子。少年聪敏,十岁能写文章。太建十四年,被立为岳阳王,其时年纪十一岁。至德四年,任侍中、智武将军、丹阳尹。此时,后主尤其喜爱文章,叔慎舆衡阳王伯信、新蔡王叔齐等朝夕陪侍在旁,每有应诏赋诗,常被赞叹称赏。祯明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智武将军、湘州刺史。

    祯明三年,隋军渡江,攻破台城,前刺史晋熙王叔文返回巴州,舆巴州刺史毕宝、荆州刺史陈纪一同投降。隋行军元帅清河公杨素兵下荆门,另派他的将领庞晖率兵略地,南下到湘州,城内将士没有固守之志,不几日即请求投降。叔慎便置酒会合文武官吏,酒酣之时,叔慎叹道:“君臣之义,尽于此也!”长史谢基伏在地上流涕,湘州助防遂兴侯正理在座,便起身说:“主受辱臣应死,各位难道不是陈国的臣子吗?如今天下有难,实是致命之时。纵然事情不成,还应见臣子的节气,青门之外,有死的不能做到。今的机会,不可以再犹豫了,后应的人斩首。”众人都许诺,于是杀牲口结盟。同时仍派人假奉降书给庞晖,庞晖相信了,按日期而入城,叔慎埋伏了兵士等待他。庞晖命令敷百人屯集于城门口,自己率领随从敷十人进入厅内,即刻,伏兵出现,缚住庞晖宣布命令,全部擒获他的手下将士,都杀了。叔慎坐在射堂内,招合士众,几天之内,士兵人数达到五千人。衡阳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邬居业,都请求赴难。未到,隋派中牟公薛胄为湘州刺史,听说庞晖死,便再请增兵,隋又派行军总管刘仁恩作救兵。未到,薛胄兵已抵鹅羊山,叔慎派正理及樊通等抵拒他们,于是大会战,从早晨到太阳偏西,隋军屡息屡战,而正理兵少,不敌隋军,于是大败。薛胄乘胜入城,活捉叔慎。此时,鄢居业率他的众兵从武州来参战,出横桥江,听说叔慎败北,便停顿于新康口。隋总管刘仁恩军队也到了横桥,据水边安置军营,相持两夜,便交战,鄢居业又败。刘仁墨俘虏了圭岖、正理、鄞星墓及他们的部将十多人,耋王将他们全斩首于2龃。其时,赵坦十八岁。

    义阳王陈达,字子聪,高宗第十七个儿子。太建十四年,被立为义阳王,接着任仁武将军,置佐史。祯明元年,封丹阳尹。三年入关。隋大业中为内史,绛郡通守。

    巴山王陈雄,宇子猛,高宗第十八个儿子。太建十四年,被立为巴山王。祯明三年入关,死于长安。

    武昌王叔陈虞,字子安,高宗第十九个儿子。太建十四年,被立为武昌王,接着为壮武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隋主大业中为高苑令。

    湘东王陈平,字子康,高宗第二十个儿子。至德元年,被立为湘东王。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年中为胡苏令。

    临贺王陈敖,字子仁,高宗第二十一个儿子。至德元年,被立为临贺王,不久为仁武将军,置佐史。祯明三年入关。堕大业初年任仪同三司。 阳山王陈宣,字子通,高宗第二十二个儿子。至德元年,被立为阳山王。祯明三年入关。隋大业年中为泾城令。

    西阳王陈穆,字子和,高宗第二十三个儿子。至德元年,被立为西阳王。祯明三年入关,死于长安。

    南安王陈俭,字子约,高宗第二十四个儿子。至德元年,被立为南安王。祯明三年入关,死于长安。

    南郡王陈澄,字子泉,高宗第二十五个儿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