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大理记 (第1/2页)
出大理记 滂沱大雨中,远离大理国。 发生了什么事?路断啦! 在柳条垂荫下,凝望倒映波光中的崇圣寺三座白搭,宁谧安详。突然,便想起明末旅行家徐霞客,也曾策杖而来,面对着古大理的风花雪月,是否也像我一样悠悠叹息? 美,有时会令人莫名感伤的。 我们由昆明取道滇缅公路,奔赴大理,尚且花费车程十个小时。当日,徐霞客经历的是怎样一番艰辛跋涉呵。车行过冈峦,我想,他曾在此盘坐憩息;车经过溪流,我想,他曾在此汲水渥面。 叠翠的苍山,顶峰终年被皑皑的白雪覆盖。 碧波万顷的淡水湖泊洱海,白帆点点,矫捷的渔娘拋下鱼网,透明闪亮的弓鱼,像跳跃琴键的音符,腾起又坠落。 啊! 这是我所能说的,唯一的言语。 五十五岁的生命,能缔造怎样的事业呢?看见徐霞客雕像的时候,我想。 他将一生选择了壮游河山这样的事业。常年在风中行走的缘故,面部呈现坚毅的线条;那石像正向远方眺望,纵然坐着,却是随时准备起身离去的姿态。 与雕像合影,就只这一刻相逢。 而后,他走进庄严华瞻的历史;我走向不能确知的明日,也许活色生香。 夜里,时时转醒,闪电把屋内变得忽明忽暗。雷雨交加,从这个梦跌进那个梦,恍恍惚惚,心里犹记挂着,今夜,徐霞客在哪儿避雨? 天明以后,在雨中登车赶路,预计下午六点抵达昆明,稍事休息。用过餐饮,再驱车前往石林。 滂沱大雨中,远离大理国。 雨和雾封锁住眼前道路,所幸驾驶刘师傅沈稳熟练,有惊无险的奔驰了两个多小时,才脱离雨区,甚至阳光也晃了晃眼。 我刚阖上不知为何而异常困倦的双眼,便听见四周纷纷的低语。 原来是许多大卡车一辆接一辆,泊在路边。行走滇缅公路,需可见到陈旧的灰蓝色大卡车拋锚在路中央,引擎盖打开,喷吐热气,本是见怪不怪;但,那样长的车队,整齐排列,气势壮观,确实引起我们的好奇。 还不到十一点,卡车司机便集体停车,吃午餐去了? 当停放排列的车队超过一公里、二公里…隐隐的忧虑浮升、扩大,完全遮盖先前的兴味盎然。 发生了什么事? 蹲坐在路边摊大口嚼食的人,毫不在乎地抬抬眼皮,轻描淡写地: "前头,路断啦!过不去。" 路断啦! 同样的字句在车内复诵了几遍,起先是空洞无意义的,而后,渐渐省觉了严重性,许多干燥紧缩的声音在问: 怎么办?怎么办? 车子走走停停,断续传来前方"灾情",说是有养护工人来修路了;说只来了两三个人,坐在地上吸烟,并没有修路。为什么不赶紧开工呢?说是要等雨停了。 不知什么时候,又飘起雨来。 于是,各种悲观的想象在车内发酵,迅速膨胀。 有人想,恐怕去不成石林了;有人想,恐怕下一个城市成都去不成了;甚至有人悲伤的想,恐怕回不了台湾了。 明知路断了,我们的车子却没停,大家都想看一看道路阻断的实况,多少有些"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意味。 距离断路处大约六、七百公尺的地方,我们的车子被其它大小车辆阻挡,不得不停下。全陪、地陪、领队、师傅和男性队友全到前方打探消息。过了中午,仍没有令人振奋的消息回报,终于忍不住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