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二章童言无忌 (第3/3页)
气度不凡,而且师从致仕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就是刚出生这个,因天冷身上包裹得也多些,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小汤圆的可爱程度。白嫩如玉。眉目如画,见谁也不认生,咧开嘴露出无齿的笑容来,真是精致可爱的让人恨不得上前啃上一口。 范太太只抱着不肯撒手了。又澜哥儿的‘童言无忌”众人纷纷露出玩味的笑容“啊呀。正好澜哥儿以后带着小舅舅一起嬉耍,还有年前出生的小侄子,他定不会孤单的。” 几人又说了会子话,洗三的时辰到了,奶娘进来抱了小汤圆出去准备,安宁叮嘱道:“小心点,孩子洗三完毕。赶紧抱回来,注意别受了风。”范夫人几人也出去添盆,自家孩子的洗三礼是见不着了,不过安宁洗三礼也见识过,安和家的侄子女的。澜哥儿的和最近安然家的小侄女安昕的还有澄泓家的张曦的。“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洗三”之前,本家照例按照收生姥姥的要求,予备好挑脐簪子、围盆布、小米儿、金银锞子,什么花儿、朵儿、升儿、斗儿、锁头、秤坨、青布尖儿、青茶叶新笼子、胭脂粉、铜茶盘、大葱、艾叶球儿等等。还要熬好槐条蒲艾水,用胭脂染红桂元、荔枝、生花生、栗子若干。 “洗三”按照规矩,仪式是在午饭后举行的,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的。首先,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等十三位神像。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金银铜钱等物,谓之“添盆”添盆是个很重要的过程,添的可以是金银锞子,还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 收生姥姥见添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灵俐”;你添些枣儿、桂元、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早儿立子(“枣”与“早”谐音“栗”与“立”谐音),连生贵子(“桂”与“贵”谐音);桂元,桂元,连中三元。”以博得本家和来宾们的喜欢。 “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 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聪”与“葱”谐音),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绝顶之意)。拿起秤砣几比划,说:“秤砣虽小压千斤… 这“添盆”的金银锞子、首饰、围盆布、当香灰用的小米儿、鸡蛋、喜果儿、撒下来的供尖儿——桂花缸炉、油糕…一古脑儿被她兜了去,因而收生姥姥的吉祥话是一溜接一溜的,没个停歇,而且不带重复的,质量绝对有保证。 基本上洗三的流程就是如此,安宁有些遗憾的不能看到自家孩子的洗三礼,不过奶娘回来都会眉飞色舞的讲述洗三时小包子的情况。景曜时折腾的不行,不过这‘响盆’的时候哭的那叫响,等把他从盆里抱出来立马不哭了,根本不用人哄。景佑身子弱,收生姥姥基本上只是象征性的沾了沾水。福久和景曜差不多,不过还是奶娘紧着,那时候福久粘人黏的紧,生怕他哭的声嘶力竭再把自个累着了。 这才几天就看出来小汤圆和福久不一样了,见谁都笑,一双杏眼骨碌碌转,饿了就哭,尿了也哭,等饱了或是清净了,就咯咯的傻乐。吃饱了有精神的时候嘟囔个几句,和来看他的爹jiejie哥哥们来个无齿笑容,不然就是扯着小呼噜哈哈大睡,好哄的很。 洗三礼一完,来的宾客见小汤圆精神还好,杏眼滴溜溜转不怕众人打量,纷纷赞几句,过一会儿奶娘就把孩子抱回去了。大家也知道安宁不方便见客的,热闹完了以后,都回自己家去了。想着满月礼或百日礼肯定是会很热闹的,到时候再闹不迟。 张致远去给扬州的岳父岳母去了信,安老爷不说,安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安大嫂在一旁奉承,心里感叹她现在很相信当初二嫂跟她说的这个大姑子是个旺夫旺子有后福的。虽然熬成老姑娘才嫁出去做个继室,但如今夫贵妻荣,一品诰命夫人不说,又生三子,个个都是钟灵毓秀的,上无婆婆在堂下无姨娘通房膈应,日子也真是舒坦了。不像那小姑子,想到自恃是长辈又是小姑子的亲姨娘的柳姨娘,安大嫂就觉得无奈,虽然看不上柳姨娘,但到底是公爹房里的人,多少还有些膈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