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月人楼风光剑霜刀风旎 (第2/5页)
最喜欢戴耳环吧?” 小昭君点头道:“的确,西施之每幅画皆挂不同之耳环。” “因为,她的耳朵太小,耳垂更小呀。” “难怪她红颜薄命。” “是呀。” “格格,汝怎会如此精研四大美人?” “吾在自我戒惕,再美的人,也有缺陷。” “少来,人生苦短,何必如此约束自己呢?少挑剔别人啦。” 封彩笑道:“吾一向追求完美。” “当心变成孤单老人。” “哈哈,若真如此,吾也认啦。” 小昭君一转话题道:“汝怎知否在此地?” “三员外所透露。” “好快的嘴,他上月中旬才来过此地哩” “他正在招兵买马打算来此捧场数月哩。” “兵来降挡,水来土淹也。” 封彩正色道:“小昭君,汝在这些年来,已经捞了不少,及早从良吧。” 小昭君笑道:“汝欲替吾赎身吗?” “爱说笑,汝是‘自由业’,何须赎身呢?” “彩哥若肯娶否,吾便封楼。” “谢啦,吾没此福气。” “彩哥还不是嫌吾之残花败柳。” “非也!吾若有意,早在昔年点头啦。” 倏见他凑前低声道:“见过简圣文否?” 小昭君一怔,便低声问道:“天南帮帮主乎?” “嗯!汝该已向他拜过码头。” “嗯,他经常来此捧场。” “听说他既魁梧又孔武有力,汝吃得消乎?” 小昭君白他一眼道:“铁杵磨成针。” “哇,好厉害的磨功,小生怕怕。” “少来,汝为何探听他?” 封彩笑道:“入山拜土地公,入贵州当然要探听此地之老大,以免因为不长眼而丧掉一条小命呀。” 小昭君白他一眼道:“少来,吾统计过,汝在过去向吾探听二十七人,而且彼二十七人皆在一个月内遇害。” “哇,汝视吾如煞星呀。” “少来,汝究竟是不是风刀?” “像吗?吾这付德性配吗?” “可是,彼二十七人皆死于一刀毙命,听说此乃风刀之绝活” “汝太抬举吾矣,小昭君。” 小昭君啐道:“算啦,反正彼二十七人也非善类,更与吾毫无瓜葛,吾又不在乎缺少这二十七个客人。” “是呀。” 小昭君道:“姓简的一向谨慎,他身旁之双卫一向形影不离,吾听说他们的掌力浑猛,汝可别胡来。” 封彩耸肩道:“吾敢乎?吾又非九命怪猫。” “心照不宣,品茗吧。” “请。” 二人便含笑品茗。 不久,封彩含笑道:“汝仍对金萱情有独钟?” “不错,汝似对茗较不挑剔?” “出门在外,狼迹天涯,将就些吧。” 倏见他望向瓶中之花道:“何花?挺香的” “醉棠,采自贵州深山,花谢甚迟,花香甚长。” “经济实惠也。” “此花谢后,尚可磨粉,有清肺之效” “哇,贵州之宝也。” 小昭君啐道:“休如此小视贵州。” “哈哈,汝叫吾如何敬佩贵州呢?天无二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放眼天下,何处具有此三无呢?” “贵州人却穷得乐天知命。” “汝认为贵州是圣地。” “不错。” “为何仍让天南帮存在于贵阳?” “天南帮原本在长沙,他们入此避祸,并无大恶。” “非也!天南帮在此找霜剑也。” 小昭君怔道:“霜剑?” “不错,他们在找一百余年前潜遁于贵州之霜剑。” “汝可真渊博哩。” “道听途说而已。” “聊聊霜剑吧。” 封彩点头道:“据说,霜剑由一条蛟龙幻化而成,它原已有六百余年的修行,因为遭天雷追劈,化为霜剑逃出深潭。” “真有此奇事?” “是的,当时之黑白两道及三江五湖四海人士纷纷追捕此剑,因而造成一场空前杀劫,数万人为之丧命。” “痴愚之至。” “不错。” “它怎会遁入贵州呢?” “一来,它被追捕逾一年,亟须安栖,二来,贵州有灵物,它必然已经吸收此灵物,化龙飞升指日可待矣。” “为何只有汝提此事?” “吾七月初在西湖灵隐寺由一位老僧口中获悉此事,此僧之师昔年目睹霜剑遁入贵州山区哩。” “他没找剑?” “当然找过啦,当时尚有二百余人在场,他们相约先找剑,听说他们找三年之后,便失望的各自返乡?” “从此没再有人来找过霜剑?” “可能仍有人不死心的寻剑,不过,必然秘密行事。” “天南帮此次怎会寻剑?” “简圣文之友便是昔年幸存二百余人中之一员。” “原来如此,汝也为此剑而来。” “碰碰运气吧?” 小昭君正色道:“算啦,昔年已有数万人因它而死,汝即使找到它,必然得不到它,说不定反会被它所伤。” “汝怎会如此关心吾呢?” “吾仍在盼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