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2此刻我很幸福 (第2/4页)
悦道:“哥,作甚和这般人浪费时间,我们还有一堆节目要闹!” “闹什么闹,你哥都被人瞧轻了!”周梓玉踢了一脚少女身边的狗腿少年,开口骂“要你多嘴,光懂得讨好我妹子!” “得了,你少拿别人出气!”那少女说着,拿眼随意嗔了一眼小船坞上的两个人,因为雾色较浓,且贺锦年的船上不展灯,无法瞧清两人人的模样,倒是顾城风那一身的雪白袍子被那少女一眼就认出,霎时,激血上扬,她急忙将身子半探出栏外,朝着顾城风挥了挥手“公子,公子,敢问公子来自何方,姓甚名谁?” 那周梓玉虽混帐,却不是傻瓜,一听便明白了,心生不悦“meimei,你方才口口声声说遇到想嫁的人,就是他?” 那少女脸颊红透,笑靥如花,压根不理会周梓玉,方才她在燕归楼上,远远看到河畔边的顾城风,那风华玉朗之姿,令她一见倾心,马上命令随行的侍卫去拦下顾城风,想问清楚他的来历,可惜顾城风的脚程太快,转眼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她不甘心,带着丫环和侍卫绕着河堤走了整整一圈,途中脚痛得差点迈不开,也不肯坐轿,唯恐错过。 最后还是不见顾城风的身影,万般沮丧之下,遇到出来寻乐的堂兄周梓玉,便答应了他们一起游车河。 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她认定这必是天赐奇缘,自是不愿再错过,哪管得什么叫矜持,只想马上知道顾城风究竟是谁,只要不是大恶大jianian之人,便是布衣百姓,自是回去闹着父亲出面,成就这一份姻缘! 她迫不及待地吩咐舵手将画舫靠近小船坞,并下令奴才们在一层放平板,接通两艘船,气得周梓玉一张脸发紫,可对这个刺史千金的meimei,他真的也是无可奈何。 贺锦年暂缓了行动,她对顾城风突如其来的桃花运,意外之余又感到心头闷闷,却一时之间理会不清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只是凭着本能想看着顾城风毫不留情地把这不请自来的少女打发。 两个丫环扶着那少女登上小船坞。 少女站稳后,神情带了些好奇先是审视了几眼贺锦年,见他们二人衣袍完整,并无方才那群人所说的不堪,心头偷偷一松。 转向顾城风时,心象装了一只小鹿般咚咚乱跳着,就像要从胸腔里撞出来,她紧紧看着顾城风清冽的容颜,小脸满盈羞意,咬着唇瓣从怀中拿出一条丝帕,声音中却隐隐充斥着一抹数于天之骄女的自信“这位公子,奴家姓周,小名唤琴西,今年十七,是燕南刺史嫡女,请公子持此帕到周府提亲,小女…” 贺锦年闻言心中冷笑一声,斜斜地睨了那少女一眼,倒也忍住并未说什么,可画舫上的周梓玉却憋不住地嚷开“我说meimei,你这也太夸张了吧,就这么一见便要以身相许,我说伯父他能答应么?” 周琴西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被周梓玉这一打乱,脸呈怒色,恨恨地回首,指着周梓玉斩钉截铁地表白自已的决心“是我自已瞧中的,父亲要不答应,我便终身不嫁!”她又抖了一下锦帕,脸含娇嗔“公子,你别担心,我爹向来宠我,只要你拿这帕子上门提亲,我保证我爹一定答应!” 顾城风头也不抬,眉目映着一片雪华,冷冷一声“放肆!” 舫上,傅王叔脸上透出微微惊疑,眸光不觉带了些思量定在了顾城风的身上。 周琴西双瞳里流露出满满的受伤之色,委屈着语气询问“公子,你是不是府中已有了妻妾?” 贺锦年非常不厚道的乐开了花,兴灾乐祸言于溢表“我们船小,就不请你一起挤了,小姐请便!” 周琴西以为顾城风不作声,就是默认。 霎时双眼红透,脸色却白如纸,她平生受尽父母宠爱,便是到了及笄待嫁之年,父母为她寻遍门当户对的姻缘,只因那些公子并不入她的眼,被她推拒,父母亦不强求,想不到,今日自已主动表达,却当众被拒,窘迫之余竟口不择言道:“本小姐自是料你府中有妻妾,只要你谴了府中的那个,我…我也是愿意的!” “滚——”顾城风刚开口,贺锦年已然冷笑“果然是兄妹,一个强着要酒,一个强着要男人!” “本小姐没跟你说话,你插什么嘴…”羞、怒挟着怨恨令血液开始沸腾,像是烧灼的岩浆滚过全身,嘶吼一句后,马上会意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便生生把余下的话吞进了腹中。 周琴西看着小乌蓬上简陋的摆设,除了桌上的膳食不错外,这里,无一物能入她的眼,这样的贫贱之民,居然不懂得把握时机,显然尚不知道与官家攀上交情的好处。 她咬了牙,看着顾城风精美如神砥的那张脸,比起远看,更令她感到心醉沉迷,越发坚定了把眼前的男人弄到手的决心,索性直言以利弊“这位公子,我爹门生众多,今年就提拨了两个,一个已调至燕京府寅,做了六品的参知,另一个调任到畯县,已任了知府,你要是肯跟着我爹,不出两年,我周琴西必保你一门富贵,飞黄腾达!而你——”她顿时了一顿,斜眼半睨着贺锦年,脸色沉了下来“今日已得罪我兄长,若无我在其中周旋,只怕你们二人今后休想离开燕南城半步!” 傅王“咦”地一声,饶有兴趣地插口道:“想不到两年不到苍月,苍月的民风也变得如此开化,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还公然抢男人!”言毕,眸光便落在顾城风的脸上,只见他白衣雪颜,神色昭然,自视甚高的他都自觉逊色了三分,心中怀疑更盛! 傅王妃卫语迟一行人听到外头的动静愈来愈大,已从包厢里走出,围在栏边观看热闹,此时,听到周琴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