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9坦诚并肩作战 (第3/4页)
这是在顾奕琛的手记里看到。 顾奕琛命东阁避进川西沼泽,他算定了东阁总有一天会恢复记忆,到时候,东阁若认错了主人,那这就是唯一杀死东阁的方法。 只要东阁无法助灵慧xue被封印的秦邵臻,秦邵臻不过是个凡人,且渡不过三世,魂识便散于天地。 “顾奕琛的身体存放了百年,在哪?”贺锦年不由得深叹这时空的诡异,便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这也是一件极为难办的事。 “挽月小筑岩洞中,淹龙潭的悬崖半空,这世上,恐怕也只有叶明飞的轻功能到达!” 大魏皇宫。 大魏皇太后经过几夜恶梦惊扰后,原本就风烛残年的凤体终于不堪负荷,于大魏鸿坤四年薨于慈宁宫。 因为大魏皇太后死前连着几夜梦见田敏丽,午夜惊醒时,曾将梦中田敏丽声称要夺她魂魄的话告诉近身侍候的嬷嬷。 大魏皇帝秦邵臻为此,当日就请了高僧入宫为太后念平安经,到了夜里,又派了无数的侍卫团团护住慈宁宫,并且,亲自与太医院几位院士给皇太后侍夜。 最后一夜,太后恶梦醒来时,口中直唤“田敏丽、田敏丽后”口吐白涎,双目圆睁,急喘几声后,便一口浓血喷出,当场死亡,死时,表情狰狞,死不瞑目。 大魏皇太后诡异的死法,很快传遍了汴城,同时,苍月也传来消息,广阳镇三千百姓的离奇死亡,被苍月的提刑官章永威找到了幸存者。 章永威在明州郡公审了此案,除了旁听的仕绅外,还有成百上千的百姓围在衙府外围听审,其中不乏是在苍月经商的大魏百姓。 不过了两天时间,发生在幸存者身上的离奇之事便传得沸沸扬扬。 这个幸存者是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与儿子相依为命,母子二人居于山中,靠着儿子打猎为生。 儿子每次去狩猎时,便会煎一个干饼挂在她的脖子上,担心他不在时,老母亲饿了,却无人喂食。 事发当夜,老人梦到了一个头顶光环的修行者告诉她,因为要赡养一个残疾的老人,将没有一个女人愿嫁给他的儿子,她会活到七十多岁,而他的儿子因为一生劳碌,也仅仅比她多活了一年,且无子送终,独自在林中的木屋里孤单地死去。 梦中的修行者劝慰她,人活着如果拖累了家中的亲人,还不如早入往生之道,重入轮回。这个修行者告之老人,她的来世是一个享尽荣华富贵的女子,一生衣食无优。 而她死后,他的儿子离开了山上,下山当了一个学徒,很快娶到了他师父的女儿,成家立业,生了三个儿女,并最后继承了丈人的家业,活到了九十岁,死后儿孙满堂,风光下葬。 老人梦醒时,便想着寻求自尽,一了百了,可是她行动实在是不便,想死也无能为力。 可很快,她马上进了了第二个梦,梦中,象是有一种力量牵着她爬起来,然后,走到屋后的山坡上,从山坡上跳下去。 她第二天醒来时,发现自已撑着昏倒在屋后的山坡止,唯一能动的小臂满是鲜血,好象经过长时间的爬行一样,只是她的手太无力,所以撑不起力量到达梦中她所要的跳的山坡。 老人感到很恐惧,因为她想起昨夜在梦中,那求死的意念那么强烈。 最后,章永威拿出了前期戴向荣提取的所有有死亡百姓的自尽的物证,死状千奇百怪。有些死者死前,脸上含笑,可以预见,是在梦中想找一个新的往生之路,来世大富大贵,这些人多数穷困僚倒之人。 而有且显然是带着睡梦中的惊恐表情,显然是身在恶梦中,不由自主地被一种神秘力量所控,而自决身亡。 此案虽断出的结果极为离奇,但反而取信了所有的百姓。 因为,所有的人都心中有数,这样庞大的一夜之间的死亡人数,决不可能是一场普通的劫匪入户屠杀。 最后,章永威拿出从广阳镇山上的小庙里搜出来的一些灵幡,巫蛊之物呈堂。 章永威告诉百姓,这些小庙极为偏僻,行凶者自信以为广阳镇的百姓已死尽,无人能搜出这些罪证,想不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是被找了出来。 同时,章永威将四年前,燕京城门上,田敏丽利用古灵巫术残害自已亲生女儿的那些灵幡做为比较,让百姓一件件观摩。 从灵幡上朱砂的字迹,鬼面的刀刻手法、桃木钉上的符咒上比较,最后推断出,所有的罪证都处同一凶犯之手。 此案一公断,不到一日就传到了汴城。 章永威亲自前往大魏,要求大魏皇帝秦邵臻捉拿田敏丽,给苍月三千无辜的百姓一个公道。 而大魏正举行国丧,大魏皇太后的死,以前大魏刑检司从慈宁宫盘问出来的种种迹象,最后也指向了田敏丽,于是,大魏皇帝下诏,通缉申氏一族的田敏丽。 两国共同通缉一个案犯,尤其苍月影卫的出击,田敏丽很快于汴城的一家农院中被捉拿归案,同时被捕的还有田敏丽的女儿申皓儿。 大魏皇帝下旨,三日后公审田敏丽。 大魏死牢。 田敏丽缓缓睁开双眼,象是往日修习完毕一样,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瞬时,一股带着血腥的**气息瞬时填满她的肺腔,触目眼前的阴森黑暗,她淡淡地裂了一下嘴角,脸上并没有露出过多的表情。 地牢中到处充斥一股腐蚀的臭味,蟑螂、老鼠、肆无忌惮地到得爬着,一点也不惧人的样子。 田敏丽缓缓地站起身,轻轻拍去粘在裙裙上的几根杂草,缓步移至高高的窗台附近,让一缕淡淡的月光落她的脸上,她缓缓张开双臂,如若在吸食日月精华一般,半仰着头,又闭上了双眼。 一身锦绣华衣,虽然有三日不曾沐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