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7/8页)
不成问题。再说,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多年,早已不认识人,亲人是否在身边意义不大。 廖志国顾虑、为难之事,最终还得由黄一平出面。这种事,表面看只是普通家事,其实背后事关权谋之争,陡然便上升为政治与原则问题,既不可掉以轻心、贸然处置,又不能轻易让无关紧要者知情、插手。于公于私,也只有黄一平出面合适。 黄一平出了面,也不必绕什么弯子,更无需讲太多大道理。他唯一能做者,也只是摆几条客观存在的事实:其一,阳城官场目前的形势,未来斗争的趋向;其二,省委常委会上梁副书记与卜副省长的交锋,以及阳城市委书记最终定夺的景况;其三,梁副书记私下对廖志国、苏婧婧夫妇的期望与建议;其四,廖志国对梁副书记提议的极端为难、痛苦情状。最后,黄一平甚至警告苏婧婧:“廖书记已经决定,哪怕一年后当不成这个书记,也不想让你到美国去受洋罪!” 然而,苏婧婧是何等聪明、智慧之人!纵观她之一生,诞于官宦之家,长于权力环境,呼出的每一口气息,流淌的每一滴血液,甚至就连每一根毛孔,无不具有天然的政治基因。因此,黄一平话未说完,她就点头应允道:“一平弟弟,别再说了,我去!到了美国,就是下地狱,我也不在乎!况且,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目前刚好升入大学,因为不好好学习,花乱钱、逃课、泡妞兼驾车超速,也确实需要专人监管了。” 苏婧婧的美国之行,最终不是以陪儿子读书的名义,而是以治病为由。阳江和阳城官场中人都知道,苏婧婧患有慢性肾病,且久治未愈。显然,这是苏婧婧的又一高超、精明之处。一个市委书记,将儿子送到美国读书,本就容易让人往歪处联想,若是再由夫人专程前去陪公子读书,就会想得更远更歪。可是,书记夫人孤身一人远赴美国治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病人是弱者,容易得到社会的广泛同情,即便那些反对派,也不敢轻易拿此说事啊! 当然,为了将戏演得逼真,黄一平也煞有介事地找到阳城第一人民医院仲院长等人,果真在美国联系了若干医院与肾病专家。 苏婧婧赴美国前,专程来阳城住了几天。其目的,除了要让自己的赴美治病之行,广而告之阳城官场外,还有一项重要议程,便是让黄一平出面,帮她召集阳城大酒店客房部经理于丽丽、阳城市体育局副局长杨艳,搞个公开的三人聚会。 三个女人唱的一台戏,黄一平作为男士自然不便参加,就委托妻子汪若虹当了陪衬与看客。 那时正是初秋,苏婧婧着一袭米色裙装,仪态庄重典雅似高贵女皇,左边是体态稍显丰腴的于丽丽,右侧是亭亭玉立的杨美人,三个女人勾肩搭背亲密无间,先是逛了阳城商业一条街,后是歇下来喝了咖啡,晚上又在阳城大酒店吃了饭。一路招摇下来,阳城官场上的人有些看不明白了:都说廖志国和于丽丽、杨艳有一腿,原来情况不实嘛,敢情人家是夫人友谊遭误解、“被情人”了。此举,也令黄一平大彻大悟——苏婧婧出国前来这一招,是在帮丈夫正名,也是在回击那些匿名举报者。这个廖夫人,实非等闲之辈! 只有老实巴交的汪若虹,一路着意落在后边,表面逍遥自在,内心却非常疲劳,回家后直喊吃不消。 6 饶是廖志国采取了如此忍耐、退让策略,竞争对手们依然不肯放过。 半年来,自从廖志国坐上了市委书记位置,还是一刻也不得安稳。暗地里,正如今天下午马处长电话里透露的那样,各种名目、样式的匿名举报信不断,有以“阳城广大群众”的名义,有打着“阳城机关干部”的旗号,也有号称“阳城全体离退休老同志”说得轻些的,将廖志国任职阳城期间的种种作为,悉数贴上“大肆”“公然”“非法”“渎职”“违法乱纪”等等标签,离奇些的则借用了大量“文革”式的标语、口号,近乎于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那种。在向中央、省里广泛寄发匿名举报信的同时,阳城市内也时时涌动着一股股暗流,尤其是关于廖志国生活作风腐化的传闻总是层出不穷,有人甚至故意将信息转达给于丽丽、杨艳的家人,意在挑起事端令廖志国难堪。 更有甚者,便是像海北县委书记于树奎这样,弄出一个检察长选举事件,公然跳将出来,直接向廖志国叫板打擂,其气焰之嚣张委实出人意料,令人震惊! 百里之外的海北,乃阳城市治下的一个大县。该县总人口一百二十多万,原来以农业为主,近些年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民营企业势头很猛,其经济总量在阳城县域经济中排名首位,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前三十名。在经济建设统领一切的今天,海北凭借各种指标优势,力压全市其他几个县(市)、区,实际上一直拥有广泛的话语权。 县委书记于树奎祖籍海北,从小随父母在省城生活,文革期间下放农村回到故乡,后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进省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又分回海北。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在海北做过农村中学老师、公社文书、乡镇党政负责人、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直至七年前担任海北县委书记兼人大常委会主任。 按理说,像他这种资历的干部,应该早就得到提拔。可早些年,无论当县长还是做书记,总是运气不佳,不是爆炸事故伤亡十来人,就是与邻县的界址纠纷酿成群殴群伤事件。而且,自从担任了县里正职,他与搭档总配合不好,尤其是担任书记后,与县长乔维民闹到骂爹咒娘的地步,就差出手动粗。这也难怪,于树奎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生性外向、要强,长期主政海北这样一个强势大县,又是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在当地政治、社会、人脉基础雄厚,所谓土皇帝、地头蛇之类也不过如是。因此,他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做的时间越久,就越是敢说敢为,目中无人,少有顾忌。 不过,话说回来,于树奎如此坚决反对廖志国,除了些许性格因素的作用外,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同苗长林的哥们义气,政治上必然与廖志国水火不相容,及至你死我活;二是乔维民见宠于廖志国,又即将提拔重用,无形中加剧了这种对立情绪;三是依仗省里卜副省长这个后台——后者早就许诺,只要阳城没有于树奎理想的位置,可以考虑在省机关安排一个副厅长。 因此,这次海北县人代会上检察长选举出现意外,完全是上述诸因素的一个必然集结与爆发。 半年前,海北县原检察长因病去世。其时,廖志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