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第4/4页)
今早起来,突然惦记着要炖一锅你最爱喝的骨头汤,没想到你这丫头还真回来了。” 流火伸手围在锅子边烘着热气,又瞅了一眼大姐手上的绢帕,随口道:“大姐,这又是哪家的夫人小姐要用的呀?怎么不绣些‘并蒂莲’和‘鸳鸯戏水’啦?” 明月轻轻一笑“傻丫头,这回我不做生意,是特地绣给你的。” “我才不要呢!”流火大剌剌地一挥手“我又不耐烦身上带这些东西,再说能多卖几个钱也是好的,要不然大姐你留着给自己吧。” “你不要拉倒。”明月笑着看了meimei一眼“等我把这帕子上的杨柳枝绣好了,趁天暖和些去市集上卖,保管有人要。” “这是当然!”她缩回已经烤暖了的手,讨好地说:“大姐你的绣艺这么好,谁要是看了不想买,那才是十足的瞎子呢!我看到这些针线就头痛,家里幸亏有大姐——” “各人有各人的长项嘛。”明月停下针,拿起绣好大半的绢帕认真地看了看“沈家的二少爷不是待你很好吗?以前难为你,田里的那些果蔬都要你去忙,但现在你待在我们苏州最出名、最阔气的人家,日子过得轻松。所以你看,你不喜欢针线,老天爷从小到大便都不曾给你安排过。” 流火吃惊地瞪大眼,呆了半晌,才怔怔地道:“大姐…这些难懂的道理是穆秀才教你的吧?”她难为情地摇摇头“换了我可想不出来。” 明月立即羞涩地红了脸“你胡说什么?不关他的事,都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这时,芙蓉正帮着孟大嫂在厨房里煮鸡蛋,她在灶后烧火,孟大嫂等一锅水冒了泡,十几个鸡蛋都熟透了以后,便急急忙忙把蛋都捞出来,又浸进了冷水里。 芙蓉小心翼翼地把一盆浸了蛋的冷水端到厅堂里“大姐、流火,蛋已经煮熟了。”她边说边拿起两个已经浸凉的蛋,用布抹干,放在桌上的一只盘子里。 “要做如意蛋吗?我先来做几个!”流火一听就兴致高昂,立刻从火炉边跑过来。 孟大嫂又拿来一些早已准备好的,红红绿绿的染料和几根小树枝,因为她们一家人都不会娴熟地用笔,所以就用树枝来代替。流火和芙蓉各拿起一根,蘸了染料就开始在蛋壳上涂涂画画。 这是江南快过年时的习俗,家家户户都会煮几个鸡蛋,然后在蛋壳上画上一些人物山水,或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谓之“吉祥如意蛋”,大街上也会有人叫卖。 流火一口气画了三个,一个画了一朵花,一个画了一头牛,还有一个画了个黑抹抹的东西,看上去像石头,又像一个地瓜。 芙蓉猜了半天都猜不到,央求着meimei告诉她,但流火不理她,径自拿了蛋又走回火炉边,笑眯眯地坐下。 哼,我画的是二少爷的脸,二姐又没见过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她得意地想。 不过沈颐要是知道,他的脸被画成了这样一个像石头又像地瓜的东西,估计是不会高兴的。 一直炖在炉子上的萝卜骨头汤开始飘出阵阵香味,流火忍不住凑近使劲地嗅啊嗅。也不知为什么,她这半年在沈府跟着尝了好多山珍海味,但每次回家来,总还是觉得家里的饭菜香。 “娘,汤好了——”她高声叫唤又回厨房里忙着的娘亲。 于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欢迎喜喜地喝骨头汤。 一股冷风从墙缝里溜了进来,直扑芙蓉的后背,她立刻打了个大喷嚏,结果她老娘也立刻请她吃丁一记暴栗,火辣、干脆。 “娘…”芙蓉一手端着汤碗,一手可怜地摸上自己的头。呜…又被娘打得好痛! 明月忧心地扫了一眼屋子四壁“娘,不如等午后吃完饭,我们就找些干稻草和烂泥,把墙上和门上的那些缝隙都填一填吧,大寒天的总有风灌进来,太冷了!” 孟大嫂也朝四周看看“好吧,只好先这么将就着。” 芙蓉又傻呵呵地笑着,插进来说:“娘,沈家的二少爷不是待我们家流火很好吗?”她又转向meimei“流火,要不你和二少爷说说,他们家钱多,送给我们一间新的大瓦房吧。” 流火一怔“二姐,你胡说什么呐?” “让他送你一间屋子啊,他有好多银子,不会在乎的。”芙蓉犹自天真地盘算着。这回娘都没有“及时”给她苦头吃,自己说的一定没错。 “绝对不可以,我怎么能这么厚脸皮?!”她一听有些生气“我只是一个当丫头的,二少爷待我已经够好了,还向他要大瓦房?二姐你想都别想!”她虽然平常伺候少东家不够卖力,却从来不曾想过要向他讨要什么东西,只除了有时三小姐会送给她一些小玩意儿之外。 “啊呀!”芙蓉惨叫了起来。老娘果然对她的耳朵送来了迟到的“祝福” “死丫头,一天到晚睡不饱,让你喝几口骨头汤就跑出一个馊主意来啦!”孟大嫂又开始骂“你想害老三在二少爷面前抬不起头吗?人家给吃的、给穿的,每月还给一两银子的月钱已经是大恩大德了,你还不知足!也不想想自己成天都干些什么?叫你割草喂猪,就把猪喂成了皮包骨,活该你过年时吃不上rou,只能喝几口猪骨头汤!” 芙蓉被娘亲骂得再也不敢多说话了。 等一家人喝完了汤,流火看看时辰也差不多了,便准备回东院去,孟大嫂赶紧去蒸笼里拿了七八个新蒸好、火烫香软的灰汁团,细心地包裹好,让女儿带去给二少爷尝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