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世事多诡谲 (第3/3页)
个老革命就对部队首长说了一句话,让他们关注桂南侠。说“关注”其实就是重用。于是,时隔不久桂南侠就提干了,先是排级,不久又晋升到连级。但桂南侠毕竟年轻,当人生道路稍稍走顺一些以后就免不了会翘一下尾巴。他先是对美貌的小林琳动心,接着又看上副军长的女儿王琛,应该说就是翘尾巴的表现。面对来自农村的朴实的刘二菊的时候,像面对一面质地良好的镜子,让他照见了本真的自己,并疾速地检省了自己在恋爱问题上的表现。他感觉梦想拥有小林琳完全是一种奢侈,那么美貌的姑娘怎么会属于自己呢?自己何德何能啊?而梦想与王琛携手,则完全是梦想钻进王琛父亲的保护伞,寻求事业上的更大支撑和背景。老革命虽然对自己的父亲感恩帮过自己,但凡事适可而止,自己不能永远指望老革命帮忙,而寻一个级别高的岳父却是聪明之举。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问题按照当时的话说就是“私字一闪念”做革命军人就应该“狠斗私字一闪念” 于是,桂南侠在做了一系列权衡之后,决定和刘二菊交往一下试试,如果两个人说得上来,他就真娶刘二菊。 刘二菊得到明确信息后,就又到师一号的办公室,她羞红着脸说:“首长,桂参谋同意和我搞对象了。” 师一号脸上露出笑容,说:“好啊,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面的事情就要你们俩好好沟通、交流,好好相处,我祝你们成功!”师一号也向刘二菊伸出手来。刘二菊突然低垂下头,用手玩弄着花衣衫的衣角,想说什么却又绷着。师一号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刘二菊嗫嗫嚅嚅地说:“我想去公社工作,不然,我和桂参谋配不上。” 师一号一听这话便哈哈大笑,说:“你个刘二菊啊,还学会要条件了!好吧,我就努下力试试。不过呢,话说回来,事情成了,你就好好工作,千万不能翘尾巴;事情没成呢,也不要气馁,在村里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革命工作嘛,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你说是不是?” 刘二菊连连点头说:“是,是,首长的话我记住了!”她向师一号鞠了一躬就急忙退出了屋子。她是个聪明人,她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如果做不了公社干部、吃不上商品粮,就没有和桂南侠平起平坐的资格,就算桂南侠一时爱上自己,冷静下来以后也会厌烦自己。 刘二菊回到村里以后,就按照师一号的指示,安心工作,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心静候佳音。还别说,师一号还真给公社书记打电话了。他向公社书记推荐了刘二菊,当然,他首先请公社书记好好了解一下刘二菊,如果认为她是个人才,就帮忙安排一下,如果不是人才,那就随意了。那时候,在村里当干部不算正式国家干部,因此不吃商品粮,而且,也基本不脱离田间劳动。而到了公社当干部,那就真正进入干部系列了,就是后来的“公务员”了。这种情况延续至今。现在只有在乡、镇以上的机关做干部,才能算干部,算公务员,村官根本不能算。 事情非常顺利,公社书记立马派人了解了刘二菊,认为刘二菊确实是个人才。于是,时间不长,刘二菊就调到公社妇联工作了。接着,刘二菊就给师一号写信表示感谢,同时,和桂南侠建立了通讯关系。隔三岔五就给桂南侠写一封信。两个人郑重其事地开始了书面交流。 那时候人们思想都很保守,要走完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建立默契的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有师一号暗中保驾和帮衬,刘二菊与桂南侠组成家庭应该没有问题。但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一下子让事情僵住了。 王琛在星期天去军部看望父亲,结果父亲向她说了这么一件事:王副军长在军人服务社买了一条“金玫瑰”烟(当时算比较好的烟了),回到宿舍打开以后,在一盒烟里发现一张纸条和一张一寸照片。纸条上写着:“我叫马玲,是烟厂技术员,今年27岁,未婚。期望遇到条件相当的对象。附一寸近照。”再看那种照片,柳叶眉、杏核眼、直鼻梁、薄嘴唇,留着很时兴的“卓娅头”还真是个容貌姣好的姑娘。 王副军长就想,这马玲来这一手,自然是期望碰到条件好的男人,身份应该是技术员以上,长相也不能次于她。否则就算不上“条件相当”男人比女人条件优越,是应该的,也算“条件相当”;而男人条件不如女人,那婚姻十有八九就成不了。除非两个人长相厮守首先建立了深厚感情。王副军长还想,马玲肯定不止在一盒烟里塞了纸条,10盒、20盒甚至上百盒都说不定。而马玲不找媒人却通过这种方式撒大网,不就是想找个条件好的男人吗?但这种事在那个年月显然过于浪漫了。王副军长几乎对马玲没有好感:敢于如此独出心裁的女人能靠得住吗? 王副军长没有把这盒烟转给未婚的下属,把这盒烟就扔在书架上,而且,还在心里对马玲十分鄙视。只是一时手懒没有扔进垃圾桶。按照他的性格,这样的东西是必须进垃圾桶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