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风云_第二十章再一次的辉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再一次的辉煌 (第2/3页)

以朋友的身份向保卢斯提出建议,那就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取胜利已经成为虚无缥缈的幻影,也许,如何保存实力,以便让更多的德意志士兵返回祖国,才是一名指挥官最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

    就在魏克斯兵败托尔莫辛的同一天,指挥南线战役的曼施坦因也同样在为解救第六集团军做着自己的努力,为此,他甚至违背了元首的命令,擅自将原定进攻高加索方向的第五十七装甲军撤了下来,并转而将他们投放到格卢博基、科尔尼科沃一线的战场上去。

    其实,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僵持不下地时候。曼施坦因便已经感觉到在那里所存在的危机了。很显然的,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中投入的兵力着实不多,而作为进攻一方,德军在进攻侧翼、后翼所布置的兵力又太少,两相对比之下,整场战役中所存在危机也就显而易见了。在这其中,一旦苏军部队强渡顿河、伏尔加河成功,那么,斯大林格勒方向上实施进攻的德军必然会遭到合围。

    作为一名能征惯战的将军,曼施坦因甚至能够想象到在苏军的最高统帅部里。那一个个金发碧眼的俄国人所正在策划的一场阴谋。他们向外抛出了斯大林格勒这个芳香四溢地诱饵,而在诱饵的背后。一条绳索始终牵动着它,使它同自己地猎物不及不离的保持着一段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格勒地战况总是显得那么岌岌可危,在德军的进攻部队看来,似乎只要再使上一把力气、再最后的发起一次进攻,就可以把这个美味可口的点心吞进腹中。

    这个诱饵是如此的香甜,如此的诱人,以至于令元首和他的参谋们垂涎欲滴,把全身心地精力都投放到了这一点上。与此同时,却对那诱饵上附着的钢钩视而不见。

    其实说到底,曼施坦因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元首已经疯了,他那脑袋里的某几根神经,已经被他那漏*点四射的演讲所催发的热血烧断了,他忘记了在那虚幻地承诺以及热血沸腾的漏*点背后。还有一个叫做现实的东西,那种东西是绝不会被他地演讲所打动的一场残酷的存在。

    夺取斯大林格勒,占领俄国人最前方的一个工业基地。并以此来摧垮俄军的抵抗士气,这是对的,是值得为之战斗的进取目标。但是如今的现实是,俄国人已经察觉到了自己一方的战略意图,并且为此他们还调集了足够优势的兵力陈列到了这一线,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将不现实的目标寄予在这一场更加不现实的战役中,那是只有疯子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随着战事的进一步推进,曼施坦因的担忧终于逐一实现。苏军在短时间内集结起来的两个方面军相继突破了顿河、伏尔加河防线,并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上迂回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区的后方,伴随着托尔莫辛与科捷尔尼科沃的相继失守,针对第六集团军的合围圈即将形成。可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个应该立刻命令第六集团军全线突围撤退的时候,那个脑子里明显进水的家伙,却仍旧固执己见,他不但坚持让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同时还命令自己的集团军群按原计划进攻高加索。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不但第六集团军可能被敌人包围歼灭,同时,自己的整个集团军群的后翼,也很可能在短期内被俄国人截断,曼施坦因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自己见过很多疯子,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比元首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疯子,他简直就是想要送东线这近百万部队进地狱。

    令曼施坦因怒不可遏的一幕终于出现,随着苏军在卡拉赫的会师,整个第六集团军全部落尽了他们的包围圈里,这一战役的最终结果将会如何他还不知道,但是他却知道,一旦第六集团军被全歼,那么德军所要面临的将会是一场悲剧性的灾难。第六集团军是德军中,至少是东线德军中最为精锐的一个集团军,这个集团军不但在兵力规模上是普通集团军的两倍,而且它所统辖的很多部队,都是老牌的、作战经验丰富的队伍。如果这一个集团军彻底溃灭,那对所有的德军士兵,乃至于所有德意志人民来说,都是一个沉重打击。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曼施坦因停止了在南线对高加索区域的进攻,他一方面向总参谋部提出请示,希望那个疯子能够让自己带领部队冲击斯大林格勒外围地区的苏军防线,另一方面,则紧急调动霍特所率领的第五十七装甲军回撤,并做好一切向斯大林格勒内围突进的准备。

    但是,总参谋部的一份回电再一次将曼施坦因地热情打进了冰池,那位自以为是。自认为军事才能无人能及的元首阁下否决了曼施坦因的主张,他固执并可笑的认为,第六集团军目前的困境只不过是一时的,有了戈林元帅的空军运输,他们的后勤补给应该不成问题,而作为南线的指挥官,曼施坦因目前的目标应该放在高加索,应该去夺取俄国人地油田区,至于斯大林格勒方向上战斗,根本不用他来cao心。

    当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