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风云_第十五章共产主义的清教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共产主义的清教徒 (第2/3页)

平时期的军人,绝对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什么提升,幸好,他本人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半路出家进入军队的。而今,楚思南提到这个问题,那毫无疑问,也就意味着他有机会要干回本行了。如今国家战后百废待兴,对经济建设人才的渴求度相当高,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个时候从军队转出,进入政府部门,那想必应该会有一定的作为。

    “说来惭愧,属下出身贫困,自幼就没有接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苏斯洛夫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的说道“我的那些所谓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都是在后来在实践工作中取得地。老实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进入军队。成为一名军人,从十六岁进入贫农委员会工作的那一天起,我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愿望,就是如何加强自己的革命知识理论,如何用革命的理论武装自己,同一切苏维埃的敌人作斗争。”

    “恩,我听说你还在普列汉诺夫国民经济学院学习过?”楚思南微笑着说道。

    “啊,是,可以说我关于经济学的系统理论都是在那段学习中建立起来的。”苏斯洛夫愈发小心了,看得出来。面前这位领袖已经提前对他的档案做过了解了“后来在红色教授经济学院进修地时候。这些理论才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什么叫毛遂自荐,这就叫毛遂自荐。

    “嗯。很好,我听说当初赫鲁晓夫和娜杰日达都是你地学生?”楚思南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地,”尽管心里有些忐忑,但是苏斯洛夫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赫鲁晓夫是一个好学生,当初他给我的印象,是思想激进、很有头脑、锐意力行的。只是他过于的沉迷于权力,以至于迷失了自己,迷失自己的革命性。至于娜杰日达,哎,她只是一个牺牲品,一个独裁者的牺牲品。”

    赫鲁晓夫是谁自然不用说。他已经被打倒了,而娜杰日达呢,她则是斯大林地夫人。算是一个克里姆林宫的才女,只是嫁错了人,最后落得个自杀的惨淡下场。这两个人的身份都很特殊,如今的苏斯洛夫敢于坦诚他们是自己的学生,并且还对他们抱有一定地同情,从根本上来说,这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了。

    “好啦,这些人都不用去理会他们了,”楚思南显然对苏斯洛夫的这份坦诚很满意,他从座位上欠起身来,亲自为对方斟上一杯酒,然后才说道“不过我今天对你倒是有了一个全新地认识,真没想到,我们的苏斯洛夫同志,竟然还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嗯,你现在负责的是什么工作?我记得你应该是在主持斯塔罗夫波尔地方的党政工作吧?”

    “是的将军,”苏斯洛夫心说,正题来了“两个星期前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的调令,让我负责那边的地方工作,主要是驻军的各项事务。”

    “噢,”楚思南举起自己面前的酒杯,向对方做了个请的动作,然后轻抿杯中醇香的伏特加酒,继而笑眯眯的说道“那苏斯洛夫同志,你觉得地方工作与中央工作比起来,哪一个更加适合你才能的发挥呢?”

    那还用说,如果能够进入中央工作,接触国家权力的最高层,谁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啊?不过苏斯洛夫却又不能直说中央工作更加适合自己才能的发挥,毛遂自荐不等于不知天高地厚,否则的话,就会给人家留下一个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的印象。

    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苏斯洛夫抿抿嘴说道:“那要看组织上有什么需要了,我个人没有什么想法,主要是看组织的需要,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哪里需要我,我苏斯洛夫就去哪里。”

    “好啦好啦,不要跟我来这些虚虚飘飘的东西,”显然对苏斯洛夫这一番说辞不以为然,楚思南摆摆手笑骂道“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你没有必要在我面前遮遮掩掩的。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希望得到重用,希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很正常的。”

    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楚思南绕过办公桌,在大厅那华丽的地毯上随意的迈动了两圈,然后继续说道:“还记得前天我跟你提过的那件事吗?如今预算委员会同国防部的矛盾日渐激化,他们之间就裁军削减预算的问题,吵得是不可开交。你知道的,我这个人是念旧的,朱可夫同志算是我的老朋友了,包括他在内的那些将军们,我不能不多少卖上几分面子。但是话说回来,预算委员会的那些同志们所提出的问题也不能不建议考虑,如今战争即将结束,国家各个方面都是百废待兴,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抑或是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都需要拨付大量地资金重建。因此呢。裁撤一部分军队,以削减军费的开支,这也是势所必然的趋势。哎,这个矛盾让我很是苦恼啊,就为了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