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斯大林格勒战役终结 (第1/3页)
第二十四章 斯大林格勒战役终结 这段时间里,楚思南一直在关注着远东地区局势的进展,他现在的心情非常矛盾,对日作战的开展,他是既希望尽快开始,又不愿意让它那么快开始,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现在还在指挥着斯大林格勒战役,而对日作战,他则认为必须由他来指挥,为此,他甚至可以放弃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即将到手的浩大功绩。 从远东地区的局势转为紧张的那一刻起,楚思南就先后向克里姆林宫递交了四次报告,希望图哈切夫斯基能够允许他前往东线,去那里指挥对日作战。但是对于他的要求,图哈切夫斯基毫不犹豫的予以了驳回,按照他的说法,那就是目前对日作战的时机尚未成熟,至少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对德作战的前景彻底明朗之前,苏军不会对日本关东军展开大规模进攻。与此同时,图哈切夫斯基似乎也能体会到楚思南的心思,他甚至向楚思南做出保证,一旦对日战争正式发起,那么远东指挥官的名单里,肯定会有他的名字。 在得到了图哈切夫斯基的承诺之后,楚思南总算是安下心来,他再一次将全副精力投入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前线的对德作战上。 斯大林格勒方面的战事,绝不可能因为远东地区的风云变换而产生任何停滞,在八月份里,也就是楚思南对整个斯大林格勒参战部队完成整编之后,苏军三大兵团立刻开始按照前总指挥部的安排,展开了其各自的作战。而在各个兵团地进击行动中。最早动手的便是朱可夫兵团。 八月四日,在从卡拉赫到托尔莫欣之间,近二百公里的战线上,朱可夫兵团调动十二个师、两千余门火炮迫击炮、五百余辆坦克,对顿河、伏尔加河曲地域的德军防线发动了规模庞大的攻势。在近乎是地毯式轰炸的炮兵火力配合下,坦克、骑兵、步兵部队仅用半天时间,便突破了德军第六集团军下属五十二步兵军以及两个独立野战师组构的四道阵地。这是一场绝对不对称的战斗,五十二步兵军的火炮阵地,在仅仅做出了不到五分钟的炮火还击之后,便被如雨般砸落下来地各式炮弹整个掀翻。五十二步兵军的指挥部官们。显然是打算以装甲部队地快速进击作战打一次针对苏军进攻的反突击,但是。他们地这一打算被朱可夫看破。在卡德尔斯克,这个距离卡拉赫五十余公里的小镇。第五十二步兵军的两个装甲旅遭遇了灭顶之灾,他们在发起进攻之初,便遭遇到了苏军喀秋莎火箭炮的洗劫,那地毯式的集束火箭弹轰炸,有力的证明了喀秋莎火箭炮在反坦克突击作战中近乎完美的表现。大量地德军坦克在这一场炮击被彻底摧毁,残存下来的一部分装甲部队,不得不在苏军的反击之前撤出了战斗。 八月七日。德军第五十二步兵军奉命撤出战斗,转而向作为伏尔加河支流的卡尔拉夫卡河沿岸靠拢,在那里的苏维埃茨基一带,德军拥有两个装甲师的驻防兵力,作为第六集团军地司令,保卢斯希望自己的部队。能够在那里重新组织起一道防线,阻挡苏军部队向斯大林格勒近郊地区的进攻。随着德军地撤退,朱可夫兵团迅速进占了卡拉赫到斯大林格勒之间的两河狭窄走廊。五月十日,其兵团的前锋部队前出至佐尔敦克茨一线,随即,不作丝毫的停留修整,便再次向正在组建中的德军防线发动攻势。 由于朱可夫兵团的快速进击,第五十二步兵军以及两个附属坦克师的右翼防线仅仅抵抗了不到三天就被攻克,随后,大批的苏军部队从撕破的缺口上涌入,并沿卡尔拉夫卡河向该部德军的后方猛插,毫无疑问,他们是想将整个第五十二步兵军围歼在卡尔拉夫卡河西岸。 其时,由于部队的大量伤亡,以及补给的大量消耗,第五十二步兵军陷入绝境,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再次舍弃了阵地,向卡尔拉夫卡河东岸撤退,而在他们那放弃的阵地上,还留存着相当数量被炸毁的坦克 ̄ ̄燃油的缺乏,使这些往日里不可一世的强兵利器成为了废铁,为了不使它们落入苏联人的手里,德军部队在撤退之前,炸毁了它们。 “德国人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们的补给严重匮乏,尤其是燃油,我坚信,他们的装甲部队已经支撑不起一场成规模的战斗了。”当抵达卡尔拉夫卡河沿岸德军阵地的时候,朱可夫看着遗弃在战场上的一辆辆颓败坦克,喜不自胜的向楚思南回报道“如果你能再调拨给我四个集团军兵力,那么,我将在半个月时间内进入斯大林格勒。” 对于朱可夫的要求,楚思南并没有给予肯定的答复,尽管他知道朱可夫所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