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私会 (第1/3页)
第110章 私会 鸳鸯厅后堂一下就静了下来。(。 。# 许凤佳直进大太太跟前,环视一周,方才双膝点地,向大太太行礼。 “见过四姨。”他低哑醇厚的嗓音,就在后堂内响了起来。 几个女儿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许凤佳的人品。 说实话,许凤佳的五官并不像封锦,天生就有一种美到极致的失真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和封锦相较。 到底是上过战场的少年郎,他与桂含春一样,都带有一种难言的铁血气质。 较之几年前,身上那股隐约的纨绔味道,已不复见。 一举一动,都带有斩钉截铁的味道,就连下跪行礼,都是干脆利落,绝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 只是比起桂含春,许凤佳究竟是多了几分贵气,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唯有长安子弟才有的风流。 就是进屋后那环视的一眼,已看得出他的气势:走到哪里,这少年郎都把自己放在了主人的位置上。 七娘子就专注地低垂着眼,去看许凤佳的右臂。 或许因为今日有公务要办,他穿的是四品飞鱼服,身前缀着猛虎补子,使许凤佳更多了几分勃勃英姿。 给大太太行过礼,他就起身转向李太太、诸太太并随行的萧总兵太太,逐一见礼。 右手行动自若,几乎看不出什么不对… 七娘子就又去望许凤佳的脸。 几年的军旅生涯,倒是没有给他留下多少伤痕。 大致轮廓,也都是随了小时候的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不过是多了一份沉稳,一份英武。 只是上挑的丹凤眼,终究是多了年轻人特有的风流。 合着说话时低沉的嗓音,多多少少,就有些藏不住的勾人。 他和权仲白一样,都是京里的权贵子弟。 就都有长安少年所特有的漫不经心。 纵使是神色端肃地和几个长辈说话,声音里弥漫出的韵味,却依然是收敛不去。 这人一进来,好像就带来了一个磁场一样,合着神态、声音…分明说美,也不是美得惊心动魄,说果断,也有慵懒的地方,说潇洒,他行为又端庄。 却偏偏,就把几个女儿家的眼神全吸引了过去。 李家的几个小姐,有几个已经红了双颊。 从来两家在一起饮宴,也时常有亲戚家的当龄少年进来拜见。 这几个李家小姐素来也都是自重身份,相当的端庄。 在屏风后偷窥得脸红,倒还是头一遭。 倒是本家的几个女儿,表现得都还得体。 五娘子不过看了看许凤佳身上脸上没有伤痕,就满意地轻笑起来,转开眼和六娘子说话。 六娘子更是对许凤佳犹有惧意,只看了表哥一眼,待许凤佳锐眼无意间扫过屏风,就吓得别开眼,和五娘子叽叽喳喳,说起诸太太身上的时新首饰。 七娘子再深深看了许凤佳几眼,又忍不住去看他的右手。 她的眼神始终无法从许凤佳身上挪开。 这个人身上,太多谜团了。 为什么练左手刀法,为什么包庇自己… 无数的问题,在心底闷出了千百个泡泡。 许凤佳却是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给几个太太请过安,又听了几句夸奖,他就告退出去,到前厅与男客们饮宴。 身影才一消失,女儿家悉悉索索的议论声,就陡然响了起来。 诸太太家的两个女儿,也跟着李家的女儿们轻声细语,议论着许凤佳的做派。 “不愧是少年英雄!真是龙行虎步…” 好在也都是得体的夸奖。 几个太太对视了一眼,都会心微笑。 谁没有年轻的时候? 这些花样少女,乍然得见许凤佳这样的人物,就算现在不议论,私底下也都要议论的。 也是人之常情。 就又岔开了话题,议论起今日请到家的南班。 大老爷又遣人进来送了戏本,请萧太太点戏。 萧太太就谦让“不懂这些,在京里,上好的南班架子太大,不过听过一两次昆曲。” 由诸太太做主,点了一出《莲花宝筏》。 袅袅娜娜的南音,就从前厅传进了后厅里。 厅前厅后,丫鬟往来穿梭,上菜斟酒…自然是一派的富贵逍遥。 吃过酒,男眷们进百雨金品茶赏秋,大太太就请女眷们到答春风说话。 男眷先行,女眷落后,虽为一处饮宴,但却是前导后引,秋毫无犯。 萧太太就夸大太太“整肃得好严明…也是地方上屋宇大,京城屋舍狭小,就是想做规矩,都做不起来。” 大太太就和萧太太说起了京城的事“…不是万贯家财,谁有闲钱在京城置屋,真真是寸土寸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