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通房 (第2/3页)
服侍的。” 果然。 七娘子微微一笑“倒是好算计。” 立夏陪笑“却瞒不过您呢。” “死丫头,闲着没事,拍我马屁做什么。”七娘子忍不住笑,白了立夏一眼,顶了顶她的额角。 主仆俩相处已有六年有余,很多时候反而像是姐妹、好友,不像主从。 立夏就锁了装药材的小箱子,开解七娘子“四少爷也到了这个年纪了…府里的人家有所打算、盼望,也是难免的事,横竖这也不和咱们相干,您也别cao这份心了。权神医不是说了,您要少思少虑…” “好了好了。”七娘子却是一听立夏唠叨就头疼,忙捂住耳朵做投降状“我知道我知道,不cao心还不行吗?” 到底还是若有所思“九哥转过年才十四岁呢,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日里读书就够费脑子的了,若沾染起了这样的事,可怎么得了?万一把身子骨淘空了,该怎么办?” 过了几天,给大太太请了安,就没有随着五娘子、六娘子回百芳园。 两个jiejie也早惯了她贴心小棉袄的身份,见七娘子托词留下,都是心知肚明。 就连大太太都知道七娘子是有话要说。 “怎么?”她有些诧异“该不会是董家的那闺女不服管教——” 以董mama的体面,七娘子若管不住乞巧,要向大太太回了撵出去,也的确是要背了人来提。 七娘子顺水推舟“那倒是没有的事,这丫头一看就是被调/教出来的,为人处事都极得体…在玉雨轩,还有些屈才了呢。” 大太太就放松下来“有什么屈才不屈才的,能服侍你,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七娘子脾气又好,对下人管教虽不松弛,但却也常有打赏,能跟着她,倒是比跟着五娘子、六娘子都省心。 “娘…您这话说得。”七娘子就势坐到了大太太身边。“我是想,父亲巴巴地把她打发到玉雨轩来,肯定是有用意的…” 顺手再补一补垂阳斋一事的漏洞。 大老爷从来都很少插手内院的事,前几日却是连着出手,又把乞巧安排进了玉雨轩,又把那两户人家送到了庄子里。 大太太虽然在俗务上不大经心,但也难保心血来潮,会揪住这个疑点追查下去。 “哦?”大太太果然有了兴趣“小七心思到底细致——你倒说说看,你爹会有怎样的用意?” “董mama是父亲身边的老人了。”七娘子轻声细语,为大太太抽丝剥茧“想要把女儿送到百芳园内,也是她的忠心,父亲是断断不会拂了她的脸面的。只是,这乞巧面目清秀,性情柔和,行动间又袅袅娜娜的,女儿冷眼瞧着,倒觉得…竟是在及第居里出入的材料呢。” 这话虽然委婉,但大太太也不至于听不懂里头的涵义。 九哥转过年就十四岁了。 又打算早些说亲。 有的大户人家,在少爷十四五岁的时候,也就会着手给少爷安排通房大丫头了,免得将来新妇过门,少爷对洞房花烛之事一无所知,反倒尴尬。 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万一在外被勾引得学了坏,竟会踏上青楼楚馆,反倒丢了大户人家的脸面。倒不如预先安排下一两个眉清目秀、柔和老实的大丫头,待得少爷什么时候有了那方面的心思,也不愁没有人相就。避子汤喝着,也不愁未婚就先有子。 等正室过了门生了嫡子,再把这通房抬举成姨娘,断了避子汤…也都是不成文的规矩。当年杨家的二姨娘,就是这么被抬举的。 听七娘子这么一嘀咕,大太太心中就是一动。 以董家的体面,早不必把女儿送到园子里来服侍。 自己还犯着嘀咕,想着老爷怎么就插手进内务里来。亲手把董家的闺女安排进了玉雨轩。 又打发了自己的陪嫁去庄子上…还打算查一查里头的究竟。 这样看来,小七猜测得倒没有错,若董家想把闺女安排到及第居,别说老爷,自己都要费些掂量。 正妻还没过门,正是一心读书的时候,要是迷恋起了美色,九哥这一辈子可就全完了。 她看着七娘子的眼神顿时温存了起来。 还是小七最贴心。 “及第居的玉版今年是要出去嫁人不是?”就问七娘子。 “听说是。”七娘子也笑“九哥平时很少说及第居的事——他也管不了那么多,我们隔得又远,小七也不大清楚。” 大太太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事还真得和你父亲商议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