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说项 (第1/3页)
第91章 说项 很快就又进了十月。~m 。 边境捷报频传,让朝野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北戎近些年来渐渐壮大,大秦却是眼见着有些衰弱,连年年成又不好。 这时候要是被北戎破关而入,说不定天下就真要乱了… 平国公能守得住边关,那自然是最好。 皇上却没有收回成命,还是让大皇子在京郊练兵,以备不时之需。 京城又不断有信过来,这几个月,大老爷每日里都要和师爷在外偏院议论许久,连浣纱坞都去得少了,每日里只是进正院坐坐,就一脸疲惫地出外院去了。 大太太倒是有几分心疼,请了欧阳家的良医来为大老爷开了几贴补药,又细细地吩咐张总管,让他好生照料外头的清客、师爷们。 “这些人虽然看似无权无势,只是攀附我们家过活,实则个个不是有谋略,就是有人脉,或是有一张利口。”大太太教导五娘子、七娘子“平日里万万不能怠慢了,否则恩反成仇,那可是甩不掉的麻烦。” 五娘子和七娘子都点头受教。 七娘子不免有几分好奇。 “京里只怕是又来信了吧?” 这几个月,从京里往苏州写信的人家,前所未有的多。 就连秦帝师都破天荒亲自写了信快马送到了杨家。 大太太面上就难免现出了一点愁容。 “刘徵的案子马上就要开审了。”她长出了一口气。 五娘子还只是面露不解,七娘子却也跟着大太太倒抽了一口凉气。 官场上的事,虽说女眷们并不需要太明白,但这里面的道理七娘子也不是不懂。 现在正是太子一派得意的时候,在这时候审刘徵的军粮案,刘家是怎么都不会有好果子吃了,至少这个浙江布政使的位置,是再也保不住了。 继王家之后,又一个重要干将倒下——皇长子和大老爷之间也就结下了解不开的深仇。 “也不知道浙江会是谁上位继任布政使!”七娘子就拉扯开了话题。 大太太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又沉思了半晌,才慢悠悠地道“你父亲也在奔着这个位置使劲呢。虽说江苏富庶,但浙江也是鱼米之乡,这个位置,最好还是安排咱们自己人来坐。” 五娘子也已经明白过来,就陪着大太太唏嘘了一会人事变迁。 刘家虽然和大老爷不卯,但毕竟多年同僚,刘家的太太奶奶,几个小娘子也都是见过的。 只是一招行错,如今就从云端跌到泥里,如果刘徵被议定了要株连的大罪,更是转眼就成了罪属… 谁没有一点感慨? 或许就是借着这一点感慨,大太太唏嘘了一阵,又透露了大老爷眼下面临的困局。 “皇后是借了太子长史郑长春的名字写了三封信来,要咱们以运粮的大功出面,挑头再请太子出阁。”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恍然大悟。 这才是大老爷最烦心的事吧? 也难怪秦帝师都要亲身写信来做说客了。 这几年来大老爷一直挺着不肯在夺嫡之争中站队,家里人也都是清楚的。 可现在得罪了皇长子,又间接帮了太子一把,皇后就想乘势把这个封疆大吏招安进麾下了。 刘徵案既然开审,肯定是要议定一个罪名出来的,他既然有罪,擒他的大老爷也就有功了,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只怕又要水涨船高。 这时候他再出面为太子说话…恐怕就算是皇上,都不得不给大老爷与平国公这个面子! 五娘子就寻思着问大太太“父亲又是怎么想的?” 大太太反问五娘子“你又是怎么想的?” 五娘子一愕。 七娘子却是心中有数:以五娘子的身份,将来是肯定要嫁进权贵之家,做当家少奶奶的。 眼看着就要十三岁了,怎么都要开始教她这些事了。 “女儿想着…”五娘子似乎也明白了过来,咬着唇就慢慢地分析“父亲如果要站到太子这边,早几年就表态了,恐怕…是一直担心被皇上猜忌吧?” 大太太眼中闪过了一丝喜悦,却没有说话。 五娘子又哪里会捕捉不到大太太的这一点情绪? 当下也是越说越自信“眼下又才立了大功,于情于理,皇上都不好不赏,但我们却也要更谨慎起来,免得犯了皇上的忌讳,反而失了圣心。” 大太太不禁轻声喝彩“倒没想到小五在这上头很有几分眼光。” 七娘子也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直以来,她只知道大老爷不肯站队,却没有深思过里头的因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