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添花 (第3/3页)
忙了起来:上门道贺的车马,几乎是要把二杨街都塞得过不了人了。 好在也都是有分寸的大员,没有露出见不得人的馋相,客客气气地送了贺升迁的礼单上门,又和主人道了几句喜,也就都告辞离去。饶是如此,大太太和二太太也是忙了好半个月才闲下来,纵使有二太太相帮的,大太太也是累得又吃了几贴补药,才勉强恢复了精神。 四姨娘就在此时进了正院。 # 正院堂屋里里外外,都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喜气。 堂屋的条案上也多添了几件新鲜的名贵器具,还有未拆封的表礼随手堆在墙角,几个小丫鬟里外穿梭,正一边拆看,一边将绸缎金银归拢搬运。 进进出出,是一派大户人家才逢喜事的热闹。 东次间里也隐隐有大太太的笑声传来。 四姨娘眼神微黯,在台阶下立定了,垂首仔细地掸了掸裙角,深吸了一口气,才笑着跨过了门槛,招呼东次间门口的立冬“——来给太太请安!” 立冬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转身进屋通报。 就算有讶异,也都没有露出来。 四姨娘是有多久没有单独进正院请安了? 她就站在堂屋里,环视着这熟悉又陌生的陈设,怔怔地出起了神。 曾几何时,这堂屋里是一片让人窒息的寂静,又是一片让人窒息的灰暗。 那时她虽然也日日进来请安,但又何尝把堂屋里蛰伏着的大太太放在眼里… 她的天地在东偏院,那里才是内宅的中心,千头万绪的家务,那几年是全汇总到了她手里。 ——怎么就不晓得在那时候给两个女儿说上亲事! 啊,是了,那时候正院的初娘子和二娘子,都还没有说亲。 到底是小看了这个心胸狭窄行事偏激的正妻… 正妻就是正妻,只要位份还在,时机一到,就能翻云覆雨。 妾,不论是良妾还是贱妾,也终究只是见不得人的小星。 就连想给亲生女儿说亲,都要遮遮掩掩,绕无数的弯子… 轻巧的足音慢慢地自东次间响了出来。 四姨娘连忙抬起头。 已是又换上了一脸的盈盈的笑。 立冬就对四姨娘点了点头,默不做声地撩起了水晶帘,目送着她袅袅娜娜地进了东次间。 “给太太请安。”四姨娘礼数周全,跪下就要行礼。 “起来吧。”大太太却是满面的笑。 四姨娘又要给陪坐的二太太行礼,二太太也忙学了大太太的样子“就别客气了。” “四姨娘。”大太太身侧的七娘子,也起身向四姨娘问好。 扰攘了一番,大太太到底是赏了四姨娘的坐。 “怎么在这个时点进来请安?”倒是开门见山“有什么事儿,就直说吧。” 看来,大太太的心情并不差。 四姨娘也就缓缓地长出了一口气。 “是想向太太求个体面,到慧庆寺去上一炷香。”她低下头,玩弄着裙摆上的玉佩。“为三娘子、四娘子祈福许愿…” 话里到底是透出了一股淡淡的怨恨。 大太太赏鉴着四姨娘面上丝丝缕缕的不甘,险些又要笑出了声。 世事真是瞬息万变。 小半个月前,四姨娘还巴不得立刻就敲砖钉脚把亲事说回来。 现在却又巴不得立刻悔了婚,给三娘子说一门更好的亲事! 又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让她去一次慧庆寺,想必也不会闹出多大的篓子。 大太太就要松口答应。 正妻对妾,天然就有这样猫戏老鼠的优越感——就算去了慧庆寺,又能折腾出什么幺蛾子呢? 七娘子却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四姨娘和慧庆寺的高僧相熟吧?”她和颜悦色,脸上还带了一丝好奇“听说慧庆寺的通光大师道行最是深厚,还兼能合八字…” 如果通光大师合出了三娘子和张家少爷相克,四姨娘就有了借口向大老爷进谗言了… “眼下我们家和张家正在说亲。”大太太就有些不悦“你这个生母怎么好擅自离开?等到亲事定了,再去烧香吧!” 四姨娘不由得看了看二太太。 二太太也正看着四姨娘。 她动了动嘴,又叹了一口气。 四姨娘和大太太之间的往事,二太太又怎么会不清楚。大太太要卡四姨娘,那就是谁也说不了情的。 四姨娘就又瞥了七娘子一眼。 眼底的怨毒,依稀可见。 二太太长出了一口气。 “七娘子过了年就十一岁了吧?”她扯开了话题,和颜悦色地问七娘子。 七娘子对二太太粲然一笑“是,二婶忘了,我和八妹是一天生的。” 几个人就拉起了家常。 不约而同,都似乎遗忘了坐在小几子上的四姨娘。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 四姨娘出手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