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期许 (第1/2页)
第128章 期许 大太太神色一动。m ?# “哦?”“以权夫人的身份,她一到诸家,诸太太肯定是要亦步亦趋,不离左右的。”七娘子侃侃而谈。 小脸上自然而然,就流泻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光彩。 “就算是要等在外头招待母亲,那也必定要先把权夫人领到净房,稍事作陪,待得报信的人进来,才好脱身出来迎接。这才是大户人家待客的礼仪…以诸太太今天的圆桌布置来看,她只有比小七推测的更小心,并不会粗疏到让权夫人独个儿进净房更衣。” 大太太若有所思“就算是她自己要出来招待我们母女,也应该差遣媳妇在权夫人身边侍奉,才是待客的正道。” 可诸太太虽然在春酒席上下了一番功夫,让双方没有分出高下,但在更衣一事上,却反常的粗疏。权夫人是独个儿出的堂屋。 “万事都有个因由,虽说诸太太也可能是一时疏漏,但小七怎么想,都觉得还是因为…她和权夫人私下相当熟络,才在礼仪上有所疏失。” 就好像大太太到李家做客时,李太太就不会太讲究一样。 大太太的眸色渐渐地深沉了起来。 李家和杨家是什么关系? 诸家和权家,又是什么关系。 出了半日的神,才夸奖七娘子“还是小七心细,你父亲夸奖你,再没有错的…若不是你想到了这一层,我还真没看出不妥来。” 七娘子不骄不躁,抿唇提醒大太太“这也不过是小七的一点小小的想头罢了,没有凭据,终究是当不得真的…” 她还真怕因为自己的这一番话,杨家就和诸家交恶了。 “这娘当然知道。”大太太笑了“军界的事,我们家也不好插手,不过是向你表哥传一句话罢了。他自然有办法查证,若诸家真和权家有联系,那这颗钉子,还非得拔掉不可。” 七娘子一下就想到了许凤佳的话。 “诸总兵和我有些不对卯…” 又想到了他是为了回避诸总兵才进了白梅林。 就觉得许凤佳心里恐怕早已有了七八分的准了。 对大太太的话,她只是报以一笑,并没有再搭腔。 大太太也放下心事,握住七娘子的手腕,细细赏鉴权夫人赏给的这一对白玉镯子。 “啧啧,权夫人也实在是舍得。”不由和七娘子感慨“这样洁白无瑕的玉镯子,恐怕还是权二少从西域带回来的。自从北戎冒起,西域商路堵塞,京里已经有多年没见过这样好的玉了。” 七娘子有些吃惊“还以为就是三五百两…” 首饰而要三五百两,也不能说是便宜了。 大太太看了看七娘子,倒觉得七娘子要比往常可爱一些。 再玲珑剔透的人,也有无知的一面。 “黄金有价玉无价,你三姐多年来自你父亲那里得了多少名贵的首饰,有这样漂亮的玉镯没有?”就笑着点拨七娘子。“无非都是金啊银啊…不过是你父亲花钱哄她开心罢了。那些东西虽然也贵重,但到底透了暴发的意思,京里的人家,最看重的还是玉器。这对镯子要是放到市面上,能喊出上万两银子的价钱,都难说呢。” 七娘子也就明白过来。 古代开采玉器不易,玉器的价值本来就高。 又是这样纯净无暇的羊脂白玉…当然会引起豪门权贵之家的竞相开价,这样的玉镯,已经和钱没有多大关系,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娘手里不是有好几对…”她嗫嚅“我就没看得多珍稀,是小七眼浅了。” “也不怨你眼浅。”说大太太手里好东西多,大太太当然是高兴的,弯了眉眼笑着和七娘子话当年“这个品级的和田玉,我手里也不过是三对镯子,一对是当年我娘的陪嫁,还有一对是你三姐给我压箱的礼,第三对,是你父亲升任江苏布政使的时候,从商队手里淘换来送我的…别的都有少少的瑕疵,比不得这一对的无暇。” 说着说着,自己都皱起了眉头。 “权夫人的行事,也的确太出人意表了。”就咂摸起了权夫人的用意“这么名贵的镯子,就算是权家也没有几对,怎么忽剌巴儿就脱到你手上了?——这样看来,我给的那块红宝石,倒又压不住她的见面礼了,当时只是扫了一眼,没看出名贵来…” 七娘子也很不解。 权家和杨家一向谈不上有什么交情,这些年来,关系更是冷淡。 权夫人的这份礼,实在是重得不合情理了。 # 才回了府,第二天大老爷就把七娘子叫到外偏院侍奉。 既然开了衙,外偏院案头的信件就多了起来,大老爷身居要职,整个江南的政事,说起来他都要先过目了才能往上呈送,案头最少不了的就是各色公文。 七娘子一进小书房,就看着大老爷亲手整顿着案头的油纸封,她忙上前跟着打起了下手。 “噢,你来了。”大老爷似乎心情不错,见到七娘子,就把手中的纸张递到了女儿手里。“惯了有你打下手,身边的小厮儿总觉得毛手毛脚的,索性自己动手。” “父亲常年耗费心力,起身走动走动,活动身子,也是好事。”七娘子轻声细语,低头给公文分门别类,各自归拢预备稍后装订。索性就在书案前坐下,一边粗粗浏览公文的内容,一边给公文写提要的小签儿。 大老爷就在逍遥椅上坐了下来,呵呵笑“嗯,小七说的对,走一走,心头松散多了,没那么堵得慌。” 七娘子手下一顿,这才晓得大老爷今天不是心情不错,相反,而是刚才遇到了烦心事。 恐怕就是因为这样,才懒得叫人进来打下手收拾桌面吧。 只从这样的小处,就能看出这个封疆大吏的心思是何等深沉。 “什么事儿,让父亲都烦心起来。”她手下不停,格外放柔了声音和大老爷说笑“要我说啊,父亲该把这‘从容’的小条幅自留才是…免得烦心事挂在心里,反而更烦心了。” 大老爷不禁失笑“这个小七!” 也就和七娘子闲扯起来。 “想必你还不知道,你表哥一开年就…”添添减减,把大太太的话又说了一遍“刚才消息送上来了,就是今早,杭州一个粮行起火,火灭了才发现全行从上到下一个活口没有留,火场死了四十多个人,仵作验尸…” 七娘子的手也不禁一抖。 “这事你也暂且不要和你娘说,这四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