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骗捕 (第1/3页)
第94章 骗捕 进了十一月,纠缠了苏州近半年的军粮风波,似乎终于渐渐地平息了下来。∑。 ! 浙江布政使刘徵从上京到倒台,不过是小半年的时间,抛掉路上行走的两三个月,实则相当于才到京城,皇上就开始部署处置这个地方大员。江南的众位官属渐渐地回过味来,这才明白了大老爷的过人之处:在这一场纷争中,他又是一开始就站到了皇上希望他在的位置。 于是江南三省也没有谁敢和军粮作对,今年的收成总算还不错,各地稻谷收缴归仓、转运上路…都没有遇到什么烦难阻碍。 大老爷却没有因此而空闲下来。 他总督三省,事务本来就繁多,如今又要亲自监理浙江省大小事务,越发是忙得脚不沾地,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拉拢,若明若暗的使坏…又是忙得很难进内院。 大太太也没有空闲到哪里去。 大老爷受的这个左柱国的封赏,虽然荣耀,但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好处。 只不过是证明了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而已。 随之而来的麻烦,却可以用无穷无尽来形容… 大皇子似乎并没有因为刘徵的倒台对大老爷生出怨怼,手底下的几个封疆大吏,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对大老爷示好。 太子却是想要抓住这个机会,把大老爷拉到自己身边来,更是频频透过许家、秦家的关系拉拢大老爷。 大老爷和大太太都很头痛。 秦家和许家毕竟是亲戚,怎么都不好撕破脸。 但大老爷又俨然是不打算在夺嫡之争中站队…该怎么技巧地回绝两方,又不至于把两方都得罪死了,也就成了大老爷和大太太近期最常议论的话题了。 “你外祖父、三姨家也是无奈。”大太太不免向七娘子倒苦水“只是谁能想想咱们家的无奈?这要是一有亲近哪边的意思,恐怕皇上就要变脸发作了!” 七娘子也只好陪笑。 不过,进了十一月下旬,大太太到底还是把两家亲戚敷衍了过去,开始专心料理张家和杨家的婚事。 两家虽然亲密,但并不像李家、王家一样,和杨家有职务上的上下属关系,可以先拿过张家少爷的庚帖来让女方合八字。 一应都是走的制式文章,李大人和李太太两人权充大媒,正等着张家预备了六色大礼,就上门来行纳采礼。 三娘子越发是羞得不肯出七里香了,四姨娘也闭门不出,很少在百芳园里露面,倒叫大太太cao办起这些事来格外的有劲。 就连五娘子闹着要到寒山寺去礼佛上香,都难得地被她否决了“阖府上下都在忙着你三姐的婚事,这时候还去上香,还嫌不够闹腾?” 五娘子就怏怏地来西偏院找七娘子说话。 七娘子好声好气地陪五娘子说着斑斓虎生的几只小猫渐渐地大了,自己檐下的百灵鸟叫得越发清脆,五娘子前儿打的一局双陆精彩… 五娘子却都回得漫不经心,有一搭没一搭地漫应几声,只顾着出神。 七娘子又哪里不知道她的心事? 到底是女儿家,平时在百芳园里,都要受到重重的拘束。 更不要说外面的事了。 五娘子知道的又有多少? 还比不上七娘子,有个周叔和封家也算是来往过的,上半年就晓得了封锦今年要下场应试的消息。 七娘子却一点都不敢勾起五娘子的心思。 就算知道五娘子来西偏院盘桓另有心事,也要装着不知道。 五娘子过年就十三岁了。 前些年大秦国力衰弱的时候,十三岁的姑娘若是还没有嫁人生子了,就要由官府安排强行配对了。 也就是这些年人口富足起来,婚律的这一条才渐渐的松弛了下去。 以古人的早熟,十三岁的少女,多已有了思春的念头。 要是五娘子一直不知道封锦的消息,多半这丝丝缕缕的恋慕也会随着时间渐渐淡化。 可若她能时不时地从自己这边接收到封家的近况,事儿说不准就闹大了。 以封家的门第,就算封锦中了状元,恐怕都没有资格求取杨家的女儿。 这份旖思,断得是越早越好。 五娘子到底也面嫩,来了几次,见七娘子都是一无所觉的样子,也就渐渐地收起了魂不守舍的姿态。 不过,待到放榜的那一日,到底还是坐立不安,来回踱步,连先生讲的唐诗选注都听不进去了。 才出了家学,就迫不及待地问七娘子。 “晓不晓得今天乡试放榜?” 七娘子心中暗叹。 却也不是没有微微的紧张,也说不清是被五娘子感染,还是出于对封锦的关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