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生存手册_第106章初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初成 (第3/3页)

不要小气,也常常叫纤秀坊来家给她们裁些新衣。”大老爷就来了兴致,随意交代大太太“我们杨家也就这几个女儿,不要亏待了她们。”

    这三个女儿倒有两个是正院的嫡女,还有一个,也是大太太素来喜爱的庶女。

    大太太又怎么不肯。

    就笑“老爷这样说,倒是显得我日常苛刻,不肯给她们做新衣了。”

    几个人都笑“娘若是苛刻,天下就没有不苛刻的主母了。”

    大太太在钱财上也的确大方。

    自从三娘子、四娘子出嫁,几个姨娘搬到了小花园,二太太回了西北老家,这两年来,杨家内部就再没有出过什么幺蛾子。

    兄弟姐妹彼此和睦,大太太面上又做得公充,就连大老爷,得了闲也都爱往正院跑,叫了儿女绕膝围坐,享一享天伦之乐。

    却是一扫几年前的乌烟瘴气,把日子过得越来越清明,越来越舒坦。

    连带了大太太的身子骨,也一日好似一日,许久都没有犯过哮喘。

    大家请过安,就又都进了东次间,大老爷和大太太在榻上歪着,五娘子、六娘子轮流说笑话逗乐,大老爷又叫七娘子背几首诗来听。

    天伦之乐,不言而喻。

    到了向晚时分,伴着辚辚车声,九哥就进了正院。

    “爹、娘!”

    九哥今年也十三岁了。

    身量就较之七娘子抽高了好些,饭量更是大得像无底洞,连说话的声音都嘶哑了起来。

    有个少年的样子了。

    大老爷看着儿子一脸的宁洽庄重,心下就止不住的喜欢。

    却故意板起脸“你的那篇时文,张先生怎么说?”

    今年春天,九哥也考了秀才的名分,他自从开蒙,就屡受名师教诲,平时相与的无不是饱学之士,一个秀才功名,自然是手到擒来。

    十三岁的小秀才,却也是可以夸耀一番的了,当年大老爷中秀才时,亦不过十三岁。

    却偏偏越是出息,大老爷就越怕他骄傲轻狂,对了九哥,总没有好脸色,就是鸡蛋里都要挑出骨头来。

    九哥新写的时文,大老爷公务就算再繁忙,也是篇篇都看,看了还要挑出毛病,让九哥改了再给张先生挑一遍。一篇时文就要这样轮流改上三四次,才能令他满意。

    几个姐妹也都惯见大老爷训子,就彼此使眼色,又对九哥做鬼脸,笑他的这篇文改了三次,大老爷看着像是还不满意。

    九哥却是一脸的庄重。

    “关陇有信到,张先生的父亲去世,先生很伤心,正预备举家奔丧,就没有给我们上课。”

    全家人都吃了一惊。

    张先生老家在关陇一带,他多年来孤身在外游学,在江南扎根,也不过是近十多年的事。

    如今遇到父丧,举家奔丧,也是理所应当。

    “那三娘子岂不是也要跟着动身?”大老爷不禁叮问了一句。

    九哥就点了点头“听先生的意思,已是送信往江西命三姐夫丁忧,直接和三姐从江西回老家守制读书。”

    张家二少爷很争气,昭明十一年就考上了进士,眼下在江西做了官。三娘子自然是随到了任上。

    “江南这么大的家业,也就丢在这不理了?”大太太关心的却是别的事儿。“他们张家的田土可也不少啊。”

    像这样在外安家立户的人家,遇有丧事,往往不是举家奔丧。

    张先生如果只是带着大儿子回家奔丧,吩咐家人在江南闭门守孝,也还算合乎情理。毕竟张家的家业也不能算小。

    这一门都撤回老家去守制读书,就让人有点回不过味来了。

    大老爷和大太太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古怪。

    “唯亭这是…”大老爷若有所思。

    七娘子欲言又止,露出了沉吟之色。

    大老爷就问七娘子“怎么,你想到什么了?”

    和两三年前相比,他对七娘子说话的态度,已随意多了。

    “女儿是想,”七娘子就犹豫着开了口“张先生虽然没有出仕,几个兄弟,却都或多或少和官道有所牵连。他们人在京城左近,或许,也是收到了什么风声…”

    这句话,就道破了大老爷的猜疑。

    大老爷和大太太都泛起了沉思之色。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又犯2了,无力捶地

    来欢庆新一卷的开始和本文第一次大规模跳跃时间哈哈。

    ps 谢谢阳砚、lm2c2kr、君的地雷和mlm198711君、风筝君、vera酱、宝宝同学、朱朱同学的长评,逐个逐个ma一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