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足够理智 (第3/4页)
(机构负责人、cao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即便老鼠仓这个大伙儿共同“遵守”的“潜规则”大家还是恪守“闷声大发财”的古训。但是唐建既不低调,又不狡猾。入主先锋基金之后他因豪宅、名车、女人搞得谣言四起;时不时带私募人士毫不避嫌地出入公共场合肆无忌惮地“畅谈”;不仅用父亲的账户建老鼠仓,而且明知基金公司都有座机通话录音,依然在电话里“指点江山”正是这种“一点情商和技术含量都没有”的作风将他送上了不归之路。 许淑华这段痴诚的话让他心里有种难言的快意,他紧紧搂住她,轻轻地说:“我听你的,都听你的!” 看着怀中这性感诱人的白净娇躯,何涣有了一种征服和成功的快感。何涣双手在她身体各个部位缓缓游移抚弄…很快,许淑华被他的柔情和欲望感染了。 何涣在性爱方面的高超技巧和强烈火热的情欲让她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满足,和他的每一次交欢都像是一场激烈而又疯狂的搏斗。何涣懂得女人的身体,懂得女人的需要,能让女人放弃自尊和矜持而得到彻底宣泄。何涣是那种能帮女人把rou欲和灵魂完美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充分展现出来的男人。许淑华感觉自己的体内涌起阵阵热潮,感觉他的坚韧强劲正缓缓有力地进入她的身体… 4真的疯了 完事之后,何涣歪着身子瘫在床上,许淑华则趴在他的耳边,轻轻抚摩他的后背:“阿涣,跟你谈个事情。” “说呗!夫妻之间,何必这么客气?” “我想开个药铺。” “哎哟!这才多大个事,要多少钱,我出就是。” “不是钱的问题。我还想把你jiejie接过来,给我帮忙。jiejie都四十出头的人了,如今孤苦伶仃,她搬过来,我们一家也好有个照应。” 突然听到这话,何涣不禁对许淑华心存感激,他使劲亲了她一口:“淑华,你能想得这么周全,实在难得!” 当晚何涣辗转反侧一夜难眠,15年前的那段辛酸往事,在他的意识里隐然再现。 何涣的父母亲早逝,他的jiejie何归妹充当母亲的角色,将何涣何蒙兄弟拉扯大。1992年夏,哥哥何蒙拿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何涣也很争气,考上省属重点高中,两人读书都需要钱。何归妹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收入有限,再怎么东挪西凑也没有把钱筹够。何归妹从同事那里知道炒股可以赚钱,而且是赚快钱,不由也动了心。 9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第一次股疯,股票狂飙猛升,涨了好几十倍。面值1元的深发展被炒到80多元,面值100元的豫园商场,1992年5月涨到10500元。 滨州街头人满为患,宣传车到处跑,高音喇叭特别刺耳。男女老少排成队伍浩浩荡荡,有如神龙不见首尾。走在街上的人看到队伍,便站进去,站着的人看见有人进来,赶紧宣布纪律,紧张的气氛弥漫在队伍上空。渴望一夜奔小康的人们哪还顾及脸面,不辞劳苦拼命追逐一种叫做“股票认购证”的新鲜玩意。那时证券交易还没有实现电子化cao作,全靠人工作业,据说每个交易窗台前都排有上万群众。场面蔚为壮观,可谓万人空巷,群情鼎沸,仿佛空气正在燃烧。 何归妹挤在人群中挣扎,那种痛苦难与人言,可是为了两个弟弟都能上学,她强迫自己撑下去。何蒙何涣送饭送水来了,何归妹却让他们把座椅和凉席也送来,当时兄弟两个相当错愕。莫非jiejie还打算在这里过夜?何归妹的眼神异常坚毅,分明是在告诉他们,确实如此。 夜幕降临,人们开始疲倦,开始饥饿,有人要去小便,有人希望就地休息片刻。有不少人开始虚脱,难受极了,但是为了“梦想”他们依然苦守“岗位”无怨无悔。这是出自人之本能的欲望、执著和坚忍不拔,而此时回应他们的,是午夜浑浊的空气。这个时候,离“抽签表”的发售还有四十个小时。 到第三天中午,街头聚众已超过数十万。疲倦和焦躁的人们终于不能支撑紧张气氛,纷纷瞄准前方位置发起攻击。蓝天下,骄阳中,卷过来,卷过去,像潮水一样翻滚着。何归妹已经二十个小时滴水不沾,粒米不进,她差点当场昏过去。后来总算老天开眼,她有幸挤到了前台,胜利的喜悦使她得以继续撑下去。此刻何归妹当即解开上衣的纽扣,解开胸罩,已被汗水侵湿透了的几沓钞票滚下来,她颤动的rutou让周围人口瞪目呆。 疯了,真的疯了! “事件”之后股市暴跌,谁曾想到,何归妹拼命买来的“认购证”让她赔了不少钱,何蒙因此彻底放弃了“大学梦”… 回想起来,真是命运弄人!15年后的今天,曾让一家人伤心欲绝的股市,竟成了何氏兄弟的安身立命之所。 5散户论股 有一部有名的证券投资著作《十年十倍》,该书传播的投资理念很简单,就是坚持。理论上讲:的10次方约等于10,如果在股市中每年能收益20%,十年就是十倍。实现这个收益并不算难(前提:足够理智),但十年十倍却很难做到。原因在于足够理智很难,十年足够理智简直不可想象。 股市确实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但是是否交易,如何交易,主动权终究还在你手上。只是人的心态变化太难琢磨,最终导致大部分投资者当了分母。佛曰:“不是风动,不是帆动,是心在动。” 有过一段痛苦经历的何归妹曾经发誓“这辈子再不碰股票”可是一轮牛市下来,她又重新点燃希望。年近四十的何归妹至今没有结婚,最近因健康缘故从单位上提前退下来,赋闲在家,如今火爆的行情正好给她找来了精神寄托。 周五下午,何涣开车去了何归妹家,由于事先没联系好,扑了个空。邻居对何涣说:“何姐近来炒股真上了瘾,每天准点到营业部上岗,不收盘不下场。即便股市收盘,她也未必回来,常往司马大师那跑,好不勤快。” “司马大师?” “嗨!就原先天桥下那算命的,后来开公司了,改‘算股’了,你姐经常找他谈股论金。要不我帮你问问何姐是不是在他那儿,要不在他那儿,肯定就在证券公司交易大厅。” 何涣在交易大厅里找到了何归妹,她正和一大群股友聊得火热。 一位被称为花姐的股嫂:“我过去是做火锅生意的,我就有个经验:做生意一定要区分好旺季和淡季。若在旺季,一定要把生意做足,把钱赚满,那样才能确保全年盈利。而在淡季,需要适当休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开销。炒股也是如此,我一般只做上半年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