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十六 (第7/7页)
无不惊骇叹息。玄宗每年冬十月幸驾华清宫,常常经过冬天再还宫。国忠山邸在宫东门的南部,与虢国夫人相对,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的官邸彼此相接,天子幸驾这里,必访问五家,赏赐宴乐。每次驾扈到骊山,五家合队,国忠以剑南仪仗旗在前引路,出去设酒宴饯行,回来则舒适侍候,远近敬献贡物,珍玩狗马,太监歌妓,夹道迎送。加封卫国公,又实封三百户,不久又迁司空。 这时安禄山颇受宠幸,总握兵权,国忠知道他骄横,始终不在其下,准备图谋他,多次在皇上面前说他悖逆之处,皇上不相信。此时禄山已控制河北,汇聚幽、并的精锐骑兵,阴谋反叛,行动还没有借口,伺机等待皇上千秋万岁之后,才图谋叛乱。等到看见国忠把握政事、担心不利于自己,禄山在外统领闲厩使,于是让兵部侍郎吉温知留后,兼任御史中丞、京畿采访史,伺探朝廷动静。国忠派门客蹇昂、何盈探寻禄山阴谋,围捕了其住宅,抓获了李超、安岱等人,将侍御史郑昂吊死在御史台。又上奏将吉温贬谪到合浦,以激怒禄山,希望其地位有所摇动,又在朝廷内取信于皇上,但皇上竟不领悟。因此禄山惊恐畏惧,于是以杀国忠为名举兵。玄宗听说河朔叛乱,想让皇太子主管国事,自己亲自出征,以谋划国忠。国忠极为害怕,回来时对姊妹说:“我将死于旦夕,现在东宫主管国事,应当与娘子等人归命了。”姊妹向贵妃哭诉,贵妃含土请命,此事于是了结,到哥舒翰驻守潼关,诸将认为函谷关距京师三百里,地势有利驻守,不利外出攻击。国忠认为翰拥兵不战,是图谋自蓟,要他赶快战斗,遣使督责他。翰迫不得已出关,在桃林作战,王师大败,哥舒翰被擒,既败国又损失军队,都是因国忠的错误所造成。 自从禄山起兵,国忠以身居剑南节制,于是布置心腹在梁、益之间,以图保全自己之计。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二日凌晨,皇上率领龙武将军陈玄礼、左相韦见素、京兆尹魏方进、国忠与贵妃及亲属,簇拥皇上出延秋门,各王妃主跟随不及,担心贼军即将赶到,令内侍曹大仙在春明门外击鼓,又焚烧堆积的稻草,烟火冲天。已渡过渭水,即命令拆断便桥。辰时,到咸阳望贤驿,官吏都恐惧躲藏,不分贵贱,坐在宫门大树下。正午,皇上还没有吃东西,有老父献上麦子,皇上令做饭,才吃上饭。第二天到马嵬,军士因饥饿愤怒,龙武将军陈玄礼害怕叛乱,先对军士说:“现在天下崩难,万乘震荡,都不是因为杨国忠残虐百姓,朝野怨恨才至于此吗?若不杀掉他以谢天下,又怎么能遏止四海的怨愤?”众士说:“早就这样想了。事成,虽死也心甘。”此时吐蕃和好使在驿门与杨国忠正在议事,军士大声喊:“杨国忠与蕃人叛乱。”各军于是包围驿站抓获国忠,斩首示众。这天,贵妃已自缢,韩国、虢国二夫人也被乱军所杀,御史大夫魏方进死,左相韦见素伤。许久以后兵乱结束,陈玄礼等人拜见皇上谢罪说:“国忠扰败国经,构成祸乱,使百姓涂炭,乘漂流失,此人不杀,患难无穷。臣等人为社稷大计,请矫制之罪。”皇帝说:“我认他不明,任寄失所。近来也觉悟,明白其诈佞,竟欲到蜀,肆诸市朝。今神明启发我,合我夙志,将奖赏你们,为什么说这些。” 这时,禄山虽据河洛,其先头部队在东止于梁,在南不超过许、郑。李光弼、郭子仪统领河朔大军,连接收回恒、定,如果崤、函固守,不轻易出兵,则叛军之势,不战自灭。等到哥舒翰出师,不过几天,皇室迁徙,朝廷陷没,百官系颈,妃主被杀,兵满天下,毒流四海,都是国忠召致的祸害。 国忠的儿子:暄、日出、晓、。。暄为太常卿兼户部侍郎,娶延和郡主为妻;日出为鸿胪卿,娶万春公主为妻。兄弟各人在亲仁里修筑房屋穷极奢侈。国忠娶蜀倡女裴氏的女儿裴柔为妻,国忠已死,柔与虢国夫人皆自刎身亡。暄死于马嵬;日出被叛军所杀;晓到汉中郡,被汉中王王禹张榜所杀;。。走到陈仓,被追兵所杀。 国忠之党翰林学士张渐、宝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人,凭借国忠势力,收取贿赂,车马盈门,财货如山,等到国忠败倒,都被诛灭,其削丧王室,全都是一时的恶灾之气。 张暐,汝州襄城人。祖父名德政,武德年中(618)为郓州刺史。暐在景龙初年(710)为铜革是令,家境豪富,喜爱结交宾客,以射猎自娱。适逢临淄王为潞州的别驾,暐暗记其英姿,全身心供奉,每天侍奉游玩。直到乐人赵元礼从山东来,带有美丽的女子,善于歌舞,帝王宠爱她,居住在暐的宅第。生废太子瑛。唐隆元年六月,王清内乱,升为皇太子,晋升为宫门大夫,常常与诸王、姜皎、崔涤、李令问、王守一、薛伯阳在太子左右博求欢颜。这年,张暐被提升为左台侍御史,数月后升为御史台中丞。 先天元年(712),太子即位,居住在武德殿。太平公主欲意图谋,广树朋党,张暐与仆射刘幽求恳请皇上早做防备。太平公主听说后,到睿宗面前陈叙,于是将张暐流放到岭南峰州,将刘幽求贬谪到岭外。直到太平公主阴谋败露后,刘幽求被追拜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张暐为大理卿,被封为郑国公,实封三百户,一个月后又加封兼雍州长史。这年十二月,改元为开元,以雍州为京兆府,长史为尹。张暐是第一个迁往京兆的官员,在朝廷内常常出席高官的私宴,出外每每主持国家政事,倍受皇上恩宠。张暐也有应付事务的才干,不久升迁为太子詹事,又升为尚书左右丞,再拜为左羽林大将军,多次为左金吾大将军,又为殿中监、太仆卿。 二十年(732),由于张暐年事已高,赠特进之职。张暐的儿子履冰、季良,弟弟张晤都排此行列。天宝初年(742),张暐还乡拜扫,皇上特赐予锦袍缯彩,还赐以诗以示特别恩宠,传令的车马往来穿梭,命令各郡县供奉准备。张暐鬓发华皓,坐在车中,其儿子弟弟的车马首尾相连长达数里,衣冠华丽。中使在路途中不断追赐药物。到达襄城一个多月,皇帝下诏书还京。五年(746)死去,享年九十多岁,赠授开府仪同三司。其后,张暐的儿子履冰为金吾将军,季良为殿中监,都官居高位,受到人们赞扬。张暐年高命寿,始终善保品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