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_卷一百零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零六 (第3/5页)

以简约自持。临机决策,动无遗悔,善将者多之。

    李质者,汴之牙将。李絺既为留后,倚质为心腹。及朝廷以絺为郡守,志邀节 钺,质劝喻不从。会絺疽发首,乃与监军姚文寿谋,斩絺传首京师。有诏以韩充镇 汴。充未至,质权知军州事。使衙牙兵二千人,皆日给酒食,物力为之损屈。充将 至,质曰:“若韩公始至,顿去二千人日膳,人情必大去;若不除之,后当无继。 不可留此弊以遗吾帅。”遂处分停日膳而后迎充。召为金吾将军,长庆三年四月卒。

    王智兴,字匡谏,怀州温县人也。曾祖靖,左武卫将军。祖瑰,右金吾卫将军。 父缙,太子詹事。

    智兴少骁锐,为徐州衙卒,事刺史李洧。及李纳谋叛,欲害洧。洧遂以徐州归 国。纳怒,以兵攻徐甚急。智兴健行,不四五日赍表京师求援。德宗发朔方军五千 人随智兴赴之,淄青围解。自是,智兴常以徐军抗纳,累历滕、丰、沛、狄四镇将。 自是二十余年为徐将。

    元和中,王师诛吴元济,李师道与蔡贼谋挠沮王师,频出军侵徐,徐帅李愿以 所部步骑悉委智兴以抗之。郓将王朝晏以兵攻沛,智兴击败之。贼又令姚海率劲兵 二万围丰,攻城甚急。智兴复击败之。于贼壁获美妾,智兴惧军士争之,乃曰: “军中有女子,安得不败?此虽无罪,违军法也。”即斩之以徇。累官至侍御史、 本军都押衙。

    十三年,王师诛李师道,智兴率徐军八千会诸道之师进击。与陈许之军大破贼 于金乡,拔鱼台,俘斩万计,以功迁御史中丞。贼平,授沂州刺史。

    长庆初,河朔复乱,征兵进讨。穆宗素知智兴善将,迁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 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副使、河北行营都知兵马使。

    初,召智兴以徐军三千渡河,徐之劲卒皆在部下。节度使崔群虑其旋军难制, 密表请追赴阙,授以他官。事未行,会赦王廷凑,诸道班师。智兴先期入境,群颇 忧疑,令府僚迎劳,且诫之曰:“兵士悉输甲仗于外,副使以十骑入城。”智兴既 首处,宾僚闻之心动,率归师斩关而入,杀军中异己者十余人。然后诣卫谢群曰: “此军情也。”群治装赴阙,智兴遣兵士援送群家属至埇桥。遂掠盐铁院缗币及汴 路进奉物,商旅赀货,率十取七八。逐濠州刺史侯弘度。弘度弃城走。朝廷以罢兵, 力不能加讨,遂授智兴检校工部尚书、徐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徐泗 濠观察使。自是智兴务积财贿,以赂权势,贾其声誉,用度不足,税泗口以裒益之。 累加至检校仆射、司空。

    太和初,李同捷据沧德叛,智兴上章,请躬督士卒讨贼。从之。乃出全军三万, 自备五月粮饷,朝廷嘉之。加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兼沧德行营招抚使。初,同捷 狂桀犯命,济之以王廷凑,王师经年无功。及智兴拔棣州,贼大惧,诸军稍务进取。 以智兴首功,加守太傅,封雁门郡王。贼平入朝,上赐宴麟德殿,赏赐珍玩名马, 进位侍中,改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陈许蔡等州观察使。

    太和七年,改授河中尹、河中节度、晋磁隰观察等使。智兴因入朝。九年五月, 改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宋亳汴颍观察等使。

    开成元年七月卒,年七十九。赠太尉,不视朝三日。葬于洛阳榆林之北原,四 镇将校会葬者千人。

    智兴九子:晏平、晏宰、晏皋、晏实、晏恭、晏逸、晏深、晏斌、晏韬,而晏 平、晏宰最知名。

    晏平幼从父征伐,以讨李同捷功,授检校右散骑常侍、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 方灵盐节度。丁父忧,奔归洛阳。晏平居官贪黩,去镇日,擅将征马四百余匹及兵 仗七千事自卫,为宪司所纠。减死,长流康州。以父丧,未赴流所,告于河北三镇。 三帅上表救解,请从昭雪,改授抚州司马。给事中韦温、薛廷老、卢弘宣封还制书, 改永州司户。韦温又执不下,文宗令中使宣谕方行。

    晏宰于昆仲间最称伟器,大中后,历上党、太原节度使。扞回鹘、党项,屡立 边功。

    晏皋仕至左威卫将军。

    史臣曰:于燕公以儒家子,逢时扰攘,不持士范,非义非侠,健者不为,末涂 沦踬,固其宜矣。韩、王二帅,乘险蹈利,犯上无君,豺狼噬人,鸺鹠幸夜,爵禄 过当,其可已乎?谓之功臣,恐多惭色。

    赞曰:于子清狂,轻犯彝章。韩虐王剽,专恣一方。元和赫斯,挥剑披攘。择 rou之伦,爪距摧藏。

    部分译文

    于頔字允元,河南人,周太师燕文公于谨的子孙。最初因先人而得官任千牛,调授华阴县尉,黜陟使刘湾召他做判官。又以栎阳主簿之职代理监察御史,担任蕃使判官。再度升任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赐紫服,担任西蕃计会使,传达诏令圣旨,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有出使域外交涉应对的才能。

    于頔历任长安县令、驾部郎中。后出任湖州刺史。因下县巡视,到了方城山,山下有水名西湖,南朝时开凿疏浚,灌溉农田三千顷,因年久堵塞废弃。于頔命修堤挖塘以恢复旧貌,每年能获稻谷蒲苇鱼类之利,百姓赖以为生。湖州境内陆地面积狭小,死了人往往无处掩埋棺木,于頔安排葬地共有十余处。后调任苏州刺史,疏浚沟渎,修整街衢,当地生民至今还仰赖他当初这些举措。吴地风俗喜敬鬼神,于頔痛恨滥行祭礼荒废正业,便将神庙都撤除,只吴太伯、伍员等几个庙宇留存。虽然他治政有功绩,但过于横暴,追恨湖州原任县尉,用计密施杖刑将其强行处决。观察使王纬将此事奏报朝廷,德宗不予查究。此后于頔一再升迁,便致书王纬声称:“承蒙你一次恶意上奏,我得以三度升官。”他由大理卿升任陕虢观察使,自以为得意,越发恣意逞威施虐。对官吏日日施加责罚,他们心中恐惧不安甚于被重重地踏上一只脚。属吏姚岘不堪忍受凌辱,同兄弟泛舟黄河时,投河而死。

    贞元十四年(798),于頔任襄州刺史,被委派为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所辖地域与蔡州毗邻,吴少诚反叛,于頔率兵赴唐州,收吴房、郎山县,又在濯神沟击溃贼人。这时便扩大军队编制,招募战士,兵器犀利甲胄精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