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_卷一百三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一百三十九 (第3/10页)

教,当为成就之。”及长,轨思授以《毛诗》、《周礼》,又从 熊安生及刘焯受《礼记》,皆精究大义。此后遍讲《五经》,尤攻《三礼》。仕隋 为余杭令,后以年老归乡里。

    贞观中,幽州都督、燕王灵夔备玄纁束帛之礼,就家迎聘,北面师之。庶人承 乾在东宫,又加旌命。及至洛阳宫谒见,太宗延之升殿,赐食,擢授朝散大夫、崇 贤馆学士。承乾见之,问以齐氏灭亡之由绪,对曰:“齐后主悖虐无度,昵近小人。 至如高阿那瑰、骆提婆、韩长鸾等,皆奴仆下才,凶险无赖,是信是使,以为心腹。 诛害忠良,疏忌骨rou。穷极奢靡,剥丧黎元。所以周师临郊,人莫为用,以至覆灭, 实此之由。”承乾又问曰:“布施营功德,有果报不?”对曰:“事佛在于清净无 欲,仁恕为心。如其贪婪无厌,骄虐是务,虽复倾财事佛,无救目前之祸。且善恶 之报,若影随形,此是儒书之言,岂徒佛经所说。是为人君父,当须仁慈;为人臣 子,宜尽忠孝。仁慈忠孝,则福祚攸永;如或反此,则殃祸斯及。此理昭然,愿殿 下勿为忧虑。”及承乾废黜,敕给乘传,令归本乡。十九年卒。

    士衡既礼学为优,当时受其业擅名于时者,唯贾公彦为最焉。

    贾公彦,洺州永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撰《周礼义疏》五十卷、《仪 礼义疏》四十卷。

    子大隐,官至礼部侍郎。

    时有赵州李玄植,又受《三礼》于公彦,撰《三礼音义》行于代。玄植兼习 《春秋左氏传》于王德韶,受《毛诗》于齐威,博涉汉史及老、庄诸子之说。贞观 中,累迁太子文学、弘文馆直学士。高宗时,屡被召见。与道士、沙门在御前讲说 经义,玄植辨论甚美,申规讽,帝深礼之。后坐事左迁汜水令,卒官。

    张后胤,苏州昆山人也。父中,有儒学,隋汉王谅出牧并州,引为博士。后胤 从父在并州,以学行见称。时高祖镇太原,引居宾馆。太宗就受《春秋左氏传》。 武德中,累除燕王谘议参军。

    贞观中,后胤上言:“陛下昔在太原,问臣:‘隋氏运终,何族当得天下?’ 臣奉对:‘李姓必得。公家德业,天下系心,若于此首谋,长驱关右,以图帝业, 孰不幸赖!’此实微臣早识天命。”太宗曰:“此事并记之耳。”因诏入赐宴,言 及平昔,从容谓曰:“今弟子何如?”后胤对曰:“昔孔子领徒三千,达者无子男 之位。臣翼赞一人,为万乘主,计臣功逾于先圣。”太宗甚悦,赐良马五匹,拜燕 王府司马。迁国子祭酒,转散骑常侍。

    永徽初,请致仕,加金紫光禄大夫,给赐并同职事。卒,赠礼部侍郎,陪葬昭 陵。

    盖文达,冀州信都人也。博涉经史,尤明《三传》。性方雅,美须貌,有士君 子之风。刺史窦抗尝广集儒生,令相问难,其大儒刘焯、刘轨思、孔颖达咸在坐, 文达亦参焉。既论难,皆出诸儒意表,抗大奇之,问曰:“盖生就谁受学?”刘焯 对曰:“此生岐嶷,出自天然。以多问寡,焯为师首。”抗曰:“可谓冰生于水而 寒于水也。”

    武德中,累授国子助教。太宗在籓,召为文学馆直学士。贞观十年,迁谏议大 夫,兼弘文馆学士。十三年,除国子司业。俄拜蜀王师,以王有罪,坐免。十八年, 授崇贤馆学士。寻卒。其宗人文懿,亦以儒业知名,当时称为“二盖”焉。

    文懿者,贝州宋城人也。武德初,历国子助教。时高祖别于秘书省置学,教授 王公之子,时以文懿为博士。文懿尝开讲《毛诗》,发题,公卿咸萃,更相问难, 文懿发扬风雅,甚得诗人之致。贞观中,卒于国子博士。

    谷那律,魏州昌乐人也。贞观中,累补国子博士。黄门侍郎褚遂良称为“九经 库”寻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尝从太宗出猎,在途遇雨,因问:“油衣若 为得不漏?”那律曰:“能以瓦为之,必不漏矣。”意欲太宗不为畋猎。太宗悦, 赐帛二百段。永徽初,卒官。

    萧德言,雍州长安人,齐尚书左仆射思话玄孙也。本兰陵人,陈亡,徙关中。 祖介,梁侍中、都官尚书。父引,陈吏部侍郎。并有名于时。德言博涉经史,尤精 《春秋左氏传》,好属文。贞观中,除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

    德言晚年尤笃志于学,自昼达夜,略无休倦。每欲开《五经》,必束带盥濯, 危坐对之。妻子候间请曰:“终日如是,无乃劳乎?”德言曰:“敬先圣之言,岂 惮如此!”时高宗为晋王,诏德言授经讲业。及升春宫,仍兼侍读。寻以年老,请 致仕,太宗不许。又遗之书曰:

    朕历观前代,详览儒林,至于颜、闵之才,不终其寿;游、夏之德,不逮其学。 惟卿幼挺珪璋,早标美誉。下帷闭户,包括《六经》;映雪聚萤,牢笼百氏。自隋 季版荡,阇序无闻,儒道坠泥涂,《诗书》填坑穽。眷言坟典,每用伤怀。顷年已 来,天下无事,方欲建礼作乐,偃武修文。卿年齿已衰,教将何恃!所冀才德犹茂, 卧振高风,使济南伏生,重在于兹日;关西孔子,故显于当今。令问令望,何其美 也!念卿疲朽,何以可言!

    寻赐爵封阳县侯。十七年,拜秘书少监。两宫礼赐甚厚。二十三年,累表请致 仕,许之。高宗嗣位,以师傅恩,加银青光禄大夫。永徽五年,卒于家,年九十七。 高宗为之辍朝,赠太常卿。文集三十卷。

    曾孙至忠,自有传。

    许叔牙,润州句容人。少精于《毛诗》、《礼记》,尤善讽咏。贞观初,累授 晋王文学兼侍读,寻迁太常博士。升春宫,加朝散大夫,迁太子洗马,兼崇贤馆学 士,仍兼侍读。尝撰《毛诗纂义》十卷,以进皇太子。太子赐帛百段,兼令写本付 司经局。御史大夫高智周尝谓人曰:“凡欲言《诗》者,必须先读此书。”贞观二 十三年卒。子子儒。

    子儒,亦以学艺称。长寿中,官至天官侍郎、弘文馆学士。子儒居选部,不以 藻鉴为意,委令史句直,以为腹心。注官之次,子儒但高枕而卧,时云“句直平配” 由是补授失序,无复纲纪,道路以为口实。其所注《史记》,竟未就而终。

    敬播,蒲州河东人也。贞观初,举进士。俄有诏诣秘书内省佐颜师古、孔颖达 修《隋史》,寻授太子校书。史成,迁著作郎,兼修国史。与给事中许敬宗撰《高 祖》、《太宗实录》,自创业至于贞观十四年,凡四十卷。奏之,赐物五百段。太 宗之破高丽,名所战六山为驻跸,播谓人曰:“圣人者,与天地合德,山名驻跸, 此盖以銮舆不复更东矣。”卒如所言。

    时梁国公房玄龄深称播有良史之才,曰:“陈寿之流也。”玄龄以颜师古所注 《汉书》,文繁难省,令播撮其机要,撰成四十卷,传于代。寻以撰实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