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拦路喊冤 (第4/5页)
让阿单卓关好门窗,守住门户,掀开了遮着他头脸的衣服。 “这是…”痴染在报恩寺住了那么多年,自然认得这个跟在慈苦大师身边一直学识字的孩子,当场就犹豫地开了口: “张斌?” 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张斌早就穿了破旧的衣服,又用锅灰和尘土将自己的脸抹得只剩眼睛,若不是他又哭又被贺穆兰连抓带抱,怕是就算是痴染,也认不出他的样子来。 张斌骨碌一下下了地,见到痴染也是瞪大了眼睛。 “痴染大师!若叶小师父!你们竟都在这里!” “叙旧等有空的时候再说。” 贺穆兰从阿单卓手上拿过在集市买的衣衫鞋履和布帽,将它们递给痴染。 “这是些冬衣,成衣难买,我们走遍集市,也只买了这么几件。好在这是冬天,一件衣服穿久点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无非就是难闻些。如今都扮演乞丐了,还怕什么气味难闻! “多些施主。这样便已经是大好了!”痴染念了句佛号,毕恭毕敬的接过衣服,又递于身后的爱染。 “贺施主,不知张斌为何会跟你一起过来?慈苦大师可好?” 慈苦大师和痴染是同时藏起来的,只是他藏在了浮屠里,慈苦大师藏在了市井之中。虽然他不太清楚慈苦大师的近况,却知道张斌的母亲一直在偷偷供养慈苦大师,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慈苦大师的结局此地的百姓都知道,只是爱染和贺穆兰不知,已经藏起好多个月,最近才被阴差阳错封死在浮屠里的痴染师徒也是不知,如今一问,贺穆兰脸中出现了一抹悲悯之色,那张斌更是将牙齿咬的嘎嘎直响,恨声道: “慈云大师…被江仇那狗官害死了!” 顿时间,三声佛号响起,若叶更是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痴染大师,这张斌确实是慈苦大师教导的孩子不假?”贺穆兰轻声问他。 “是。他跟随大师时间最长。许多孩子学写字无非是想转为需要识字的学徒,或是想要多个谋生的路子,只有他一直都跟着大师学习经文术数,不曾离开。是以我才这么熟悉他的样子。” 痴染心中也是悲凉,故人还在,师叔却已经圆寂,他虽逃出生天,也不由得生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我明白了。” 贺穆兰叹了口气,走出了房门。 待她再回来之时,手中已经多了纸笔。这些原本放在她的包裹里,她刚才去一趟自己的房间,便是为了取这个。 “张斌,我却是不是什么鲜卑大人,这事我不是骗你。”贺穆兰见张斌一脸心灰意冷的样子,继续说道:“不过我曾经替大魏征战十二年,如今虽解甲归田,也还算有几分面子…” 张斌猛地一抬头,满脸不可置信。 痴染和若叶更是“啊”了出来,只有爱染似乎毫无所动,只是站在一旁闭目替未见面的师叔念诵着经文。 “此地县官若却有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之处,朝廷一定不会轻饶。只是你如今一无人证物证,二也人微言轻,所以这案子,确实不太好办。再者你母亲与你供养慈苦大师,犯了陛下的禁令,这也是事实…” 贺穆兰见张斌面容从刚刚有了些神采又变回面如死灰,便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乱想什么呢。我没说丢开不管。” “这么说吧,若你告他贪赃枉法,或者将你母亲和慈苦大师屈打成招致死,这案子几乎是不可能告的赢的。除非你收集足够的人证物证,但我见你此时的情况,怕是熬不到人证物证具齐,就要被那江县令发现踪迹而抓走了。所以…” 贺穆兰狡黠地笑了笑。 “我们不能告他这个。” 贺穆兰坐在案前,铺开纸,将墨盒里的墨微微兑上一点水,开始写起字来。 痴染、爱染等人都识字,见贺穆兰奋笔疾书,立刻围上前。 “陛下在正月下了灭佛令,是为了改变佛门容纳大量壮丁躲避徭役的行为。国家征战多年,男丁数量锐减,佛门却一直在收留各种年轻人,对于眼睁睁看着田地荒芜却无人可种的朝廷来说,灭佛便是最快的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 贺穆兰一边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边手中笔杆不停。 痴染之前也曾听过这种言论,并觉得朝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因为他自己恰恰就是要被强劝回去种田的“僧人”所以心中即使有些认同,也还是认为这种残酷的法令并非仁君所为。 “既然陛下灭佛是为了稳定国家的局势、减少矛盾,那他就一定不希望有人借着他‘灭佛令’的幌子为自己敛财,甚至是败坏他的名声。这江仇动辄将人污做有‘收容沙门’嫌疑之人,名为‘搜查’,实为‘抄家’,迟早会激起民怨,引出大祸。”贺穆兰将笔在墨中蘸了蘸,继续写了下去。 “若不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惩,待日后灭佛令下达到各州县,各州县的父母官纷纷借着这灭佛令效仿与他,那天下动乱也就离得不远了。” 她沉下心来,将一路的见闻一一写入信里,前面佛寺的惨状只是一笔带过,着重写了平陆此地原本是如何安宁,却因为江仇拿了“灭佛令”借题发挥,四处抄家扰民,将此地弄的如何民不聊生。 陛下明明下令是“五十岁以下僧人还俗”如今却是连五十岁的僧人都无法在寺中养老,因为寺里已经毫无恒产,钱粮也被搜刮了干净。 这么多无家可归、无衣无食,对朝廷这一举措产生了“怨愤”的百姓聚集在一起,若不能处置好江仇,这股子怨愤就要从江仇的身上而转到其他方向去。 贺穆兰只是不喜欢政治,却不是不懂政治。她深知在大魏百官皆贪的时候去告别人贪污受贿、或者搜刮家财,能够严惩的希望都很渺茫,因为每个官都有这个毛病,官官相护,就算是为了自保,也要从轻发落。 但“官逼民反”这顶大帽子就不一样了。贺穆兰所写的事情大半都是事实,尤其是借着“灭佛令”四处搜寻富户之家,趁机卡油的事情更是千真万确,连这客店清晨都有食客会小声谈论。 只要这封信送达天听,哪怕送不到陛下面前,只是给哪个白鹭官得了,也会当做了不得的大事来办。 平城下达的“灭佛令”还没有彻底发布下去,只是已经送达了离平城最近的诸州郡。可如今下达才不足月余,就有人这般行事,那一旦发布到大魏各个州郡,会因为这个接机打击报复仇敌、或者为自己敛财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