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不能人道 (第3/5页)
卑人。” 贺穆兰点了点头。 “如果老汉没看错的话,是军户出身。”那老人家看了看两个人的马,又了看他们的佩剑“能用这样的武器,至少家中有做到郎将的家人哇。” 军户能有自己固定用的武器,除了是家传的武器,像陈节那样,就只有军中的郎将才能调动军中的铁匠为其修理兵器,或是量身打造合适趁手的兵器,所以这老者才有这么一提。 “不,我父亲只是个普通的火长,而且去世许多年了。家中也没有人做到郎将。”阿单卓实诚地摇了摇头。 “咦,这重剑一般军户可不会选了做兵器啊…”那老人家看到贺穆兰的磐石,不由得笑了:“难怪难怪,名师出高徒,才用一样的兵器。” 贺穆兰与阿单卓和他才是初见,当然不可能交浅言深,听到老人家的话,贺穆兰只是微微一笑,但笑不语。 “两位来我们壶关,是路过还是走亲访友?” “虽是路过,不过怕是要盘桓两天…” 那老人一听,笑的更慈祥了。 “老汉和两位有缘,若是两位不嫌弃,可去我家暂住,我那儿子在外办差,常不在家,招待两位还是可以的。” “还是不用了老人家,我们去找个客店便是…” “客店哪里有我家方便?你们这么多东西,放在客店也不安全吧?况且两位要了解壶关的情况,还是找个本地人做向导比较好啊。老汉什么没有,时间却有大把,陪两位到处走走还是行的。” 贺穆兰并不是多疑的人,而且本性也趋于“人性本善”这一面,可即使如此,碰到一见面就直呼“有缘”的陌生人,而且被邀请到别人家住还是很少见的。 所以贺穆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问这位老人家: “这位老人家,还未知您如何称呼?” “我姓盖楼,名侯。不过此地人大多喊我‘楼老’。” 贺穆兰听到这姓氏的第一反应,就是想问他和花家的弟媳“屋引”有啥关系。一个姓“盖楼”被人称“楼老”一个姓“屋引”被称作“房氏” 第二个想法,就是“盖楼”和“盖吴”好像。 “盖楼?老人家是我们鲜卑盖楼氏族之后?天啊,那是我祖上的主家。”阿单卓慌慌张张地对他行礼:“小子叫阿单卓,出身武川阿单氏族。” 贺穆兰这才猛然想起来,盖楼也好,屋引也好,都不是汉人的姓氏。 搞半天这个一身汉人打扮,一直在城门边晃悠的老人家竟不是汉人? “阿单,啊,那是个能征善战的家族。”楼老笑着点了点头。“我们这番也算是认识了,我刚才说的话,两位意下如何?” “楼老,不知道您为何非要邀请我们去您家呢?”贺穆兰苦笑“既然已经到了城中,我们就没想过还要借宿了。” “都说了是有缘啊。”楼老热情地说道:“我也是鲜卑人,自然会对同族看重一些。你说话风趣又颇有道理,我想多和你说说话,你就看在我一个老汉离乡多年,好不容易找到合眼缘的同族,就和我结交一二吧。” 贺穆兰注意到这位老人用了好几个“缘分”、“合眼缘”之类的话,心里有些确定他是信佛的。 鲜卑人和不少胡人信佛,因为佛祖便是胡人。“缘分”这种说法佛教徒最爱用,这可不是后世“有缘”是口头禅,司空见惯的言辞“缘法”此时还是专业术语,并没有传播开来。 “既然楼老都这般盛情邀请了,那我们也就不推辞了。在下先谢过楼老的招待之情…”贺穆兰弯了弯腰行了一礼“我叫木兰,楼老喊我木兰就行。” 木兰是富饶的意思,类似于汉话的“富贵”鲜卑族中叫这个的实在太多,所以盖楼侯也没多想,答应了一声就引着他们往自己家而去。 *** “花姨,我们还是走吧。”阿单卓看着眼前两排迎接上来的家奴,感觉腿肚子有些发抖“我我我在这里会睡不着觉的。” “你别说你,我都不敢进去。”贺穆兰啧着舌看着面前的排场,再看着面前宽广的府宅,心中七上八下。 这可和袁家邬壁不一样,袁家邬壁里住着几千人,所以才做的亭台楼阁、角房仓房齐备,还有田地在其中开垦耕种。 可是这间大宅占了壶关城地势最高的中心位置,而且看占地绝对不小。虽然知道盖楼家是个大族,这老人在这里也一定不是什么白身,土鳖花木兰和土鳖阿单卓还是吓了一跳。 “两位不要紧张,这房子原本是汉代一位贵人的府邸,后来荒弃于此,我家到了此地后,就将它整理了出来居住,实际上没耗费什么功夫。”楼老看了阿单卓和贺穆兰的样子也是好笑。 “我先领两位去客院休息,等晚上接风洗尘的宴席好了,我再去派下人请二位赴宴。”楼老吩咐几个力士牵着贺穆兰等人的马去马厩喂料洗刷,然后指引贺穆兰和阿单卓去中院。 一路上,无论是长廊还是庭院,是池塘还是花园,贺穆兰和阿单卓都不敢乱看。他们就像是无意间闯进了富贵人家的穷小子,连路都有些不会走了。 他们被安排在两间相邻的屋子里,同住一个院子,这个安排让他们松了口气,好歹住在一起,有个照应。 到了住处,放下东西,贺穆兰请院子里伺候的人送了洗浴的木桶和热水来,要在卧房相邻的浴房中沐浴。阿单卓估计也是有了一样的请求,整个院子里下人快速而无声地来去,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 贺穆兰从正月离家奔波了快一个月,几乎没有怎么好好的休息过。在客店的时候,洗热水澡特别麻烦,而且澡桶也不干净。真赶路的时候,鞋袜都无法保持干净,就算再洗脚,也不可能马上没有味道。 在这个进屋就要脱鞋、睡觉没有床,说话是跪坐的年代,脚臭是一件非常没有礼貌的事,可是你都长途跋涉了,不脚臭的可能几乎是没有。 现在贺穆兰一想,她一直觉得独孤诺穿铁靴,所以那天屋子里才会散发出那般气味的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