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第1/3页)
第十一章 第三十五集第十一章 我军在向五星山脉行进。 五星山脉是累斯顿河东岸的一条小山脉,位于中央郡东岸地区的正中心位置。 山脉由中星、南星、北星、东星、西星五座小山连接构成,形成一种很独特的中心环状的地势。而中星山,恰恰落于最中心的位置,被其他四星包围起来。 当我军抵达五星山脉的时候,震惊性的消息不断传入我的耳膜,而且,基本上都出自丹西领主的帅帐! 除正在作战的草原战区外,不仅自治领中央政府的朝臣,而且分布于各处的地方军政要员,全都赶来了中星山。 康坦诺夫大主教作为教皇的代表,圣瓦尔尼宰相鲁伊作为狄龙的代表,与我国结盟的塞尔国王拉夫诺、詹鲁王室旁支中势力最大的巴图家族、海亚尔大将军武索、失去国家的千湖独立领李察领主、两盟半岛诸城的议会代表,尽皆抵达这里。 来自中央走廊的中立国家和城主、来自东方的摩里王国、来自走廊以西的东教廷各国,都派出了使者参加。 如此多的重要人物汇聚一起,赶到这凶险的战地,显然是因为一件由丹西领主授意放出风声的大事…猛虎帝国正式建国,丹西领主登基庆典! 这些各国朝贺使者中,当然大部分都是我国的重要盟友,但抱着看热闹、瞧笑话的念头赶来的,亦不乏其人。即将升任外交大臣的外交总长安德鲁先生,来者不拒,对任何国家的使者都欢迎接纳。 战时登基,而且是在首都之外的山上军营里举行,故而一切从简,厉行节约,谢绝奢华。 与其他大国君王的登基大典往往举行几周甚至一月时间相比,丹西领主确定,登基仅举行半天时间,地点则选在山头的一道悬崖旁边,以示皇位艰险,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其实,最具轰动效应的,不是登基大典当天,而是之前一日宣布的一系列内政外交举措。 自治领宣布,成立金杖贤智大会,分别由纳入帝国的王室、贵族,以及被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 第一次金杖贤智大会成员的席位分配如下: 中央郡自由民,二十五席,全部由自由民长老会内部推举产生;闪特十席,纽卡尔和坎塔家族,各自永久拥有一个席位,余下八席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塞尔十席,拉夫诺王室永久拥有两个席位,齐诺亚家族永久拥有一个席位,余下七席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詹鲁十席,巴图王室永久拥有两席,甘斯特家族永久拥有一个席位,余下七席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两盟半岛辖区十席,由各城议会推举确定;大荒原行政区五席,皆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胡玛、熊族、蒂奇斯三个藩属国各五席,其中首领永久拥有一席,余者由推举的民众代表组成;千湖独立领一席,由李察领主所在家族永久担任;海亚尔五席,武索家族永久拥有一席,余者由跟随我军一同避难的民众代表组成;总计九十一个席位,也就是由九十一名金杖贤人组成第一次大会。 当然,说是推举,第一次大会基本上还是由丹西领主钦定,拟好名单后交由自由军团军士们、随行的自由民长老会表决通过。如席尔瓦、昆达、凯鲁、查理、巴维尔、别亚、马特总督等人都作为中央郡自由民代表,李维将军、贝叶等作为闪特代表,拉夫诺推荐的一些忠于我方的塞尔贵族、詹鲁巴图亲王和甘斯特大将军推荐的一些詹鲁贵族等等,都成为金杖贤人。 第一届金杖贤智大会,通过了《金杖法案》,主要内容如下: 全体金杖贤人一致同意,中央郡、闪特、詹鲁、塞尔、两盟半岛我方辖区、大荒原、海亚尔、千湖独立领、胡玛、熊族、蒂奇斯三个藩属国,合并为猛虎帝国。 全体金杖贤人一致推举丹西为帝国皇帝。 帝国皇帝拥有行政和军事大权,但征税法案须提交金杖贤智大会通过,否则无效。 拉夫诺为塞尔世袭国王,巴图为詹鲁世袭国王,拥有皇帝亦不能褫夺的尊崇地位,但无军队指挥权,且必须服从猛虎帝国皇帝的军事调遣。其卫队由帝国皇帝指派,行政管理权也仅限于首都,其余地方由帝国中央政府委派官员进行管理。 金杖贤智大会还获得一项极其重要的功能──选立新君。 皇位继任问题非常重要,有时甚至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因争夺皇位而产生的手足相残、兄弟反目、国家内战,更是时常发生。 为避免这种悲剧的产生,本次大会规定,皇帝无权决定继任人,而是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