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5/5页)
一碗粥让惜玉看清真相,值了…” 云儿先看了看散落在地上的碎片,又转向眼神中充满无奈的王爷,她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痛苦还是欢愉。 京城的冬天总是来得早,去得晚。到了三月,似乎春天才真正来临了。 王爷听闻云儿的身孕已趋安稳,举家到庙中上香祭拜。云儿的身孕已经接近四个月,但并没有身形笨拙。 仪心师父并没有像平时那样叫“云儿”只是双手合十,神情安然地说了简短的两个字: “施主。” 仪心的迎接只有这拒人千里之外的两个字,说完后悄无声息地走了进去。 云儿觉得自己这“高高在上”的身份让仪心与自己疏远了。因为即使是来庙中的王爷和陈王妃,仪心只会面无表情的统称他们为“施主。” 王爷在身边,又有丫鬟们伺候着,云儿与仪心谈话的确是颇有不便。 “云儿,”王爷似乎看出云儿的心思“你常来庙中祭拜,也和这里的师父熟稔吧!那位小师父,我就看上去很面善…” 云儿知道王爷是在说仪心: “这位仪心师父云儿早就认识,时常随她念念佛经…云儿想与仪心师父谈谈…” 王爷颔首: “小心身子,让风儿陪你。” 风儿过来搀扶云儿: “娘娘小心。” 云儿听这几个字十分不习惯,她任凭风儿搀扶着走出了王爷的视线。 “风儿,我要和仪心师父单独谈谈。” 云儿的话还没说完,善解人意的风儿已经明白。 “娘娘自己小心,风儿在门外等着。” 云儿见到仪心,刚想上前,却趔趄了一下险些摔倒。仪心马上扶住云儿: “云儿,小心!” 云儿并未对自己刚才的险境担忧,反而笑了: “以为仪心师父你再也不会叫我的名儿了…” 仪心扶着云儿坐下: “不能当着王爷的面儿叫王妃的闺名儿,那是大不敬。” “是侧妃…”云儿纠正道“陈王妃才是王爷的正室。如果没有这个孩子,恐怕还是以前那个丫鬟呢!” “佛曰:短短今生一照面,前世多少香火缘。”仪心微笑着“仪心和云儿也许前世就是有缘人吧!” “仪心师父,”一个约摸六七岁的小姑娘端着茶水进来。 仪心接过茶水: “怎么是你啊?” “仪安师父说有事,让我送进来。”小姑娘生得白净细致。 “这是小玉。”仪心给云儿介绍道“师父上个月才收的徒弟。但是她不叫仪玉,只是叫她原来的名字小玉,听说是师父的一个旧友托师父帮忙照料的。” “就是说寄宿在庙里,但不会削发为尼?”云儿问。 “是,”仪心似乎对小玉的来历也不甚了解“只听说也是个孤儿,前不久随她师父从南方来京城的…” “小玉!小玉!”小武闯了进来“我送你只小白兔!” 小武显然没有料到云儿会在这里,他倒退了几步,想要逃出门去。 “小武?”云儿见小武抱着一只小白兔“今儿个怎么没去上课?别告诉我先生又病了!” “jiejie…”小武走上前去,似乎还理直气壮“我怕小玉觉得闷,就给她找了只小兔子来玩。人家大老远从南方来的呀!都没有人陪她玩!” 云儿啼笑皆非,这是什么理由!根本就是小武为了逃课的借口!她感到有些疲倦,也无心再去理小武的事: “小武,回去和爹说jiejie一切都好,改日回去看他。” 云儿转向仪心: “我有些累了,想回去了。不知下次再见仪心师父是不是生产之后了…” 刚一入夏,天气就骤然热了起来。 莲花开了,在接天的莲叶中,那洁白的莲花像点缀在碧玉上的几点夺目的珍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爷看到眼前这幅美景,不由得吟出这首诗。 “就连诗中都说粉红的莲花,看来白色的莲花很少见的。”云儿遥望着那盛开在中心的白色莲花,似乎只是随意而说。 “粉红的莲花常见,但是粉红的首饰可不多见。”王爷拿出一件闪耀着粉红色光芒的水晶吊坠“这是前几日外国使节进贡的坠子,听说是十分罕有的粉色水晶,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儿叫蔷薇水晶…” 云儿神色惊异地看着那个坠子,见过陈王妃的首饰,见多了金银,见多了珍珠玛瑙翡翠,却还没见过这么晶莹通透、色泽圆润的饰物。 王爷示意云儿转过身去: “来,我给你戴上。” 王爷离得那么近,云儿能够感受到他的呼吸。 “听闻粉色水晶可以使人心情舒缓,不知是否真有此功用。最近天儿热,你身子又重,很不舒服,不知这个戴上能不能好些?”王爷帮云儿戴好了坠子。 那粉红的水晶坠子,透过薄薄衣衫像冰一样沁凉。 “谢王爷。”云儿含笑着,掩饰不住地欣喜。 云儿忽然感到背后一股寒意,但当云儿完全转过身去看的时候,看到的却是陈王妃微笑的脸庞。 “王爷万福”陈王妃屈膝行礼“臣妾听丫鬟们说莲花开得很好,忍不住想来赏花,没想到王爷和云meimei在此,不知是否扫了王爷雅兴,请王爷恕罪…” 王爷审视着陈王妃的脸庞,似乎想要找寻什么。他并没回答陈王妃,反而挽住云儿的胳膊: “人多何言‘赏’花?天儿热,我们回去歇息…” 陈王妃依然没有起身,就那样低头任凭王爷扶着云儿离开。 云儿不知王爷为何如此冷漠: “王爷…” 王爷不回答,神色更加凝重和严肃起来。 云儿缓步走着,每一步都比原来更为沉重,虽然增加的是腹中孩子的重量,更多的还是在心中积聚的那种莫名的不安。刚才得到粉色水晶的那种喜悦荡然无存,那种赏花时怡然的心境已经完全消失了。 深情备注: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