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血关怪梦 (第3/5页)
完全陌生的紫袍老人,这是什么道理? 这一夜,左冰没有再睡,清晨他就离开这个乡村了,他经过了两个风景幽丽之极的小村落,垂柳和野花使人心怡神醉,于是,那三夜奇梦的事渐渐被左冰忽略而忘怀了。 这一日,他来到一个镇集,找了一家酒楼,坐到楼上当街的座位,叫了酒菜独酌。 左冰向楼下一看,街心行人中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正在东张西望,那一头银发,阳光下闪闪发亮,正是上次在无锡船上认识的银发婆婆。 左冰大喜,也顾不得酒楼上别人注意,临窗叫道:“婆婆!银发婆婆,我在这里。” 那银发婆婆看到左冰也甚是高兴,连忙走上楼来,左冰上前迎接,这时整个酒楼上的人目光都射了过来,只见那银发婆婆和蔼可亲,面上自然流露一种典雅高贵之气,都不禁暗暗称奇,不知是那家候门的老太太,但想到那少年称她为“银发婆婆”又不禁会心一笑,均觉这名字甚是贴切。 银发婆婆坐定,堂馆加了一付筷箸,左冰道:“婆婆,又见着您,真是好!”银发婆婆微微一笑道:“婆婆也想念你得紧,怎么,你有没碰到武当小道士,那姓马的小道士?” 左冰摇头,银发婆婆脸上一片失望之色,叹口气道:“我那小孙女到那去了?难道离开了江南?” 左冰替“婆婆”夹了一块鸡rou,口中安慰道:“婆婆别担心,他们武当派人多势众,马道长又是武当七子中杰出人物,好歹也要将婆婆孙女找回。” 银发婆婆默然,左冰瞧着她忽然心念一动,更觉女扮男装的黑衣少年,稀依间和婆婆有几分相似,当下将此事连起来一想,不觉恍然大悟,喜欢地道; “婆婆的孙女儿可是喜爱穿黑衣,脸色很白很白,身体瘦俏很标致的么?” 银发婆婆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婆婆的孙女儿自然是很标致的,那还差得了么?但…但她从来就只喜欢穿白衣的哪!” 左冰一怔,随即恍然忖道:“她多半是怕家里追来了,所以扮成一个黑衣少年。” 当下十分把握地道; “婆婆!您孙女我见过了?” 银发婆婆惊奇道:“她那里,快告诉婆婆!” 左冰道:“她此刻到太湖去作上宾了?” 银发婆婆奇道:“太湖?我们可不认识太湖的人哪!” 她见左冰一脸诚恳之色,又对左冰印象极好,心中不由得相信了几分,左冰又道:“婆婆孙女儿这几个月不但没有受苦,反而在江南道上成了大名,人人提起黑衣人,都是心寒不已。” 银发婆婆道:“好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快讲给婆婆听。” 左冰将“黑衣少年”大闹杭城方老爷子寿宴的事,详详细细说给婆婆听了,银发婆婆愈听愈是相信,对于这个宝贝女儿,要知之甚深。 左冰接着又将遇着矮胖少年及白铁军的事也说了,银发婆婆再也忍不住,拖着左冰便走,口中道:“咱们这便就到太湖去,一个大闺女在外面抛头露面已是不该,还跑去找萍水相逢的男孩子,更够惹人闲言的了,只怪她娘早死,唉!” 左冰忙道:“婆婆孙女人聪明得紧,她武功又好,只有别人吃她的苦头,那陆公子人品极好,俊雅正派,婆婆担什么心?” 银发婆婆沉吟半刻道:“你那知道女子名节重要,一生只要作错一件事,一切都完了,快。我们赶快去雇船去。” 左冰和银发婆婆赶到江边,搭了一艘大船,直往无锡,银发婆婆不住问太湖陆公子和自己孙女儿相识的经过,十分焦急,左冰知道得有限,他口才虽佳,言谈之间,自己加了几分,但却不能满足银发婆婆的关心。 银发婆婆自言自语道:“人岂可貌相?如果外表是至诚君子,心里却是伪诈小人,我…我…但愿我来得不要太迟了。” 她知孙女自视极高,如此不顾身份来找一个少年男子,定是对斯人情根深种,自己这个孙女平日异想天开,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她想的是什么,但如她自己认为对的事,便是天老爷也不能改变她了。 左冰忙道:“陆公子文武俱佳,江南人只要一提起太湖陆家,没有不伸出拇指夸一声公子。” 左冰上次泛舟西湖,听那船娘说的一点江南事,这时也搬了出来,银发婆婆道:“如果不是如此,我那孙女怎能看得上眼?从来聪明的人都是靠不住,华而不实倒不如实而拙,如果他敢欺侮我小敏敏,婆婆不把太湖翻天覆地也就不用活了。” 她边说鼻子上耸,一脸唬人的样子,但她形容可亲,倒并没有她心中预期的效果。 左冰道:“婆婆孙女儿武功高强,陆公子怎能欺负她?” 银发婆婆摇摇头道:“你不懂,自古以来,女子名节一坏,便是淘尽三江五湖水,也是洗不清的,像婆婆有个侄儿,唉,为了娶一个风尘女子,结果被他爹爹关了十年,他后来逃出家门,一去二十多年无音息信,现在他爹爹也后悔了,后悔有什么用?有些事,错了便无法挽救的。” 左冰似懂非懂,他天生洒脱,只觉世间并无滞而不通,聚而不解之事,一时之间,不能深切领悟。 左冰想到又和银发婆婆共舟,心中暗忖实在有缘,这银发婆婆亲切得真像自己的婆婆一般,在她面前,连心底的话都可以说出。 江上微风吹起,大船走得又平又稳,左冰道:“婆婆,您家住在海上?” 银发婆婆道:“小敏敏告诉你了?” 左冰摇头道:“我见她熟悉天上星辰,所以猜想是来自海上。” 这话原来是那“黑衣少年”问左冰的,他依样葫芦说给银发婆婆听,果然博得婆婆一声称赞,左冰自幼丧母,这时和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