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5/5页)
起来,不待刘太太讲完,便说:“你放心,刘太太,惠言君与我,不过是普通朋友,绝不会有什么发展,你若不安,我可以从此与他断绝来往。” 刘伯母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容易,不禁怔住,随即又庆幸不已。 “谢谢你,英小姐。”她好比皇恩大赦。 “不必客气。” 这时一个少女气喘喘赶近,英记得她是刘惠心。 “妈,你说些什么?”她顿足。 刘太太一把拉起女儿“我们走吧。” 惠心被母亲拉着走了几步,忽然甩掉母亲的手又向英走来。 “英,对不起。” 英心平气和“没关系。” “家母蛮不讲理…” 英微笑“或许,但她是你母亲:十月怀胎、眠干睡湿,我只是一个陌生人,记住,帮亲别帮理,去,你mama等你。” 刘惠心怔住,过片刻她明白了,她说:“谢谢你,英。” 她跑过去,与母亲一起离去。 英沉默。 同刘惠言那样的人绝交有什么损失呢,乐得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女孩。 英想站起来,忽然觉得双腿颤抖乏力,又跌坐在长凳上,她不服输,摇摇摆摆又再站起来。 这时有一双强壮的手臂扶住她“当心。” 那人背着光,英一时看不清他的容颜,只见他头顶上一圈光,像下凡的天使。 英眼前有金星,那人取饼身边水壶“来,喝一口。” 英就着他手喝两口,原来是香甜的冰冻柠檬茶。 “我载你去校医处。” 英点点头。 他有一辆脚踏车,把英放在座位上,他坐她身后,飞快把她送到校医室。 看护出来“英安德信,你没事吧。”关注之情毕露。 英微笑“我肚饿而已。” 奇怪,朋友要与她决绝,陌生人却接载她。 一转头,那陌生人已经离去。 “他是谁?” “不知道是哪位好心同学,多大有数千名同学呢。” “他是华裔?” “我没留意,肯定是亚裔,但亚细亚那么庞大。” 看护替她量脉搏。 “你没事,英,喝杯可可,吃两块饼干,躺一会。” 幼时,林茜妈教她看地图:“英,看,世界多大,我们眼光放远些,这是亚细亚洲,中国有著名的黄河与扬子江,这是印度,恒河与印度河,注意文明起源地都有河流平原,为什么?人们要吃要喝呀,没有温饱,何来文化…” 一只手放到她额角上。 “扬,你来了。” “我来接你回家。” “为了我,你们都不用做别的事了。”英歉意。 扬愉快的说:“是呀,我们乘机躲懒。” 他背起她就走。 赫辛在停车场等他。 “今早出门还好好地,此刻可是怎么了?” “我受了刺激。” “有人向你求婚?” “不是王子身份,故大感失望。” “你选错大学,这是民主国家,没有贵族。” 扬让meimei先上车。 赫辛漆黑忧虑的脸上总算露出一丝安慰。 英说:“赫辛,我只是肚饿。” 像璜妮达一样,赫辛不知在安宅做了多久。 那天晚上,英拾起笔记这样写… “我已不能过正常生活,很容易疲倦,全身乏力,像七八十岁老人。 “这一套葯,叫做红魔鬼,形容它的霸道。 “自发病至今,感觉像是好端端在路上走,忽然有一吨砖块自天上落下,掷中我头顶,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掟死我。 “忽然依恋身边每个人每件事,特别是扬,我们心灵相通,自幼一起长大,无话不说,虽然,小时候一生气,会叫他滚回非洲去,而他,曾经在后园掘地洞,妈问他干什么挖一个深坑,他答…‘送小英回中国。’ “害怕吗,我已累得不去思想。” 李医生在傍晚来过。 她说:“上次点算红血球数字是三百,那算不错。” 林茜静静看着医生。 “我即刻安排小英入院。” 英已入睡,没有听到。 他们一家三口走进书房。 彼得问:“到孤儿院打听过没有?” 林茜答:“孤儿院已被政府接收,改为危机儿童宿舍,记录全部电脑化,但是十年前的文字档案,仍锁在地库。” 扬说:“我去翻阅。” “那是颇为艰巨的工作,我想聘请私家侦探,他们工作有个程序,比我们快捷。” “先让我去。” 林茜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扬与负责人联络。 那位女士这样说:“一切记录保密,并非公开资料。” “我想查阅本身资料。” “你是领养儿?” 扬点头。 负责人给他一大叠表格“你填妥了交还,我们会回复你,此刻政府对领养资料已经放宽,你不会失望。” 扬着急“我不能到地库亲手翻阅?” “年轻人,图书馆在隔壁。” 扬只得把表格带回家。 下午,林茜说:“我已托人查过,小英是名弃婴,完全没有记录:凌晨,警察发现路边有一可疑包裹发出呜咽之声,过去一看,发觉是一幼婴。” 扬大惊“一只野狗便可以吞噬她!” 林茜出示剪报影印本“这是当天新闻。” 彼得轻轻读出:“弃婴已被医院护理人员命名五月,多人意图领养…” 扬抬起头,不知说什么好。“扬,你可想知道你的身世?” “不。” 林茜答:“好,我不勉强你。” “我有点事出去。” 他高大身型走向门口。 林茜叫住他:“儿子。” 扬转过头来“mama。” 林茜拥抱他“喂你,不得沮丧。” “是mama。” 林茜摸了摸他满头俗称裸麦田的小辫子“我是家中唯一获准放肆的人。” “是,太太。” 彼得也笑了“我约了人去安大略湖飞线钓鱼,你也来吧,到湖畔冥思静心。” “是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