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0一章小小收获 (第2/3页)
” 郑建秋夫妇今天干活,出了不少汗,身上粘粘的,很不好受。热水洗个澡是必要的,郑建秋很是高兴道:“丫头,你也累了,不要太劳碌。”哪个当爹的会不接受儿女的孝心呢? 陈晚荣对他们的帮助很是感激,主动请缨:“伯父伯母,你们歇着,我去帮忙。” 郑建秋忙拉住:“贤侄,不可,千万不可。” 陈晚荣笑着解释道:“伯父,府里的年青人都在酒坊里忙着呢。我不去帮着提水。还能谁去呢?” 这话有道理,郑周氏已经听出陈晚荣话里地意思。那就是说不能让郑晴太劳累了,他这个夫君应该为郑晴分担点。还没有正式确立名份。陈晚荣就如此疼郑晴,将来指不定如何疼呢。笑得特别开心:“那就有劳贤侄了。宛如,你跟着去。”都知道丈母娘疼女婿。这不把亲儿子也派去了。 郑宛如应一声,跟着陈晚荣他们去了。望着陈晚荣地背影,郑建秋呵呵直乐,摸着胡须,不住点头。$君$子$堂$首$发$ “看把你乐的!”郑周氏白了郑建秋一眼,笑道:“晚荣这么早就疼丫头了,丫头跟了他,我也放心。只是,他能什么时间来提亲呢?” 唐朝地律法规定。女子十五以上就可以成亲。郑晴已经快二十的人了。算得上是唐朝地大龄青年了,郑建秋夫妇就没少为她的终身大事cao心。现在亲事快成了,自然是开心了。 苞着郑晴来到灶间,只见郑府地灶间不小,好多的锅灶。 郑晴于陈晚荣地用心最是清楚,笑逐颜开的道:“陈大哥,我们烧一口大锅就行了。” 陈晚荣一瞧,灶间有三口大锅,烧一锅水都够几个人洗澡了:“行。我来提水。” 郑宛如不等郑晴吩咐,提着水桶道:“我来打水。”径直去了井边。陈晚荣拎着水桶,跟着去了。两人来到井边,郑宛如打起井水,陈晚荣拎着去灶间。 一进灶间,就见郑晴和青萼两人打闹成一团,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看见陈晚荣进来,两人很有默契,不再打闹,绷着脸,强忍着笑,开始升火。 这些女人间的笑闹事,陈晚荣没必要参与进去,当没看见处理,把水倒在锅里,拎着水桶出屋而去。 一趟又一趟,走了十几趟,陈晚荣才拎满一锅水。 “看着火!”郑晴冲青萼吩咐一句,走到陈晚荣身边道:“陈大哥,你歇着。” 青萼多嘴道:“聪明人,还不去看小姐泡茶呢。茶百戏,你不亲眼看看,有什么意思呢?”末了,还来一句:“小姐专门为你泡的茶哦。” 郑晴羞了个大红脸,轻斥道:“去,不许胡说!” 陈晚荣第一次来郑府听郑晴说起过茶百戏,就是没有见到过,一听青萼的话,开玩笑道:“谢啦了,聪明人。”换来青萼一个鬼脸。 心上人已经发话了,郑晴还能说什么呢?只得道:“陈大哥,这边请。”走在头里,陈晚荣忙跟上去。 郑宛如本想跟上去,想了想还是聪明的选择了不去打扰二人,挪过椅子坐在上面歇着了。 离了灶间,往左行,过了三间房,郑晴推开房门,一股喷香的茶味扑面而来,陈晚荣**起鼻子,赞道:“好香!” “陈大哥,这是茶房。”郑晴笑着跨进去,陈晚荣跟着进去一瞧,只见屋里摆满了煮茶的用具,竹器、茶杯、茶壶、茶釜,煮茶用具应有尽有。 扁看这煮茶的用具,就知道此屋地主人是一个懂茶艺地雅人,陈晚荣多次喝过郑晴煮的茶,自然知道这都是郑晴地杰作,笑道:“晴,真有你的。不要说喝你煮的茶,光看这些用具就知道你的技艺不凡了。” “陈大哥,你又夸人了。”郑晴笑吟吟的。 陈晚荣眨着眼睛不说话,郑晴脸一红:“相公,你不要怪人家哦”现在没有人了,自然该叫相公了。 认错了就行,陈晚荣不会过份为难她道:“快煮茶,我跟你学学。” 心上人有所求,郑晴必有所应,笑道:“相公别急,这就煮。”一边说,一边把火升起来,把釜器放在炉子上。从架子取下一个坛子,拍开封泥,再用布片把泥屑清理干净,把水倒在釜里。一边倒一边解释道:“相公,这是扬子江南零水,最好的煮茶用水。我们家只剩最后一坛了。” 扬子江水运到长安,这得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还能理解,在唐朝就让人震惊了。有钱人地生活还真是奢侈。他们真懂得享受。 郑晴从架子上拿下一个罐子。揭开盖子,拿出一个茶饼。笑道:“这是蒙顶石芽,最好地茶叶。” 陈晚荣帮忙把罐子盖好。放回到架子上。郑晴把一个银制茶盘放在下面,这才轻揉茶饼。茶饼松脆。一揉之下茶末纷落,跌在茶盘里。发出清脆的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