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宗师_第十一章举一反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举一反三 (第4/5页)

为师还有些事没想明白。”

    袁氏道:“爷,黎知府第三次下请帖了,说这次是受范总督之命请你凤凰楼品茶。靖南王长史官又托人送来一些绸缎,说知道林大师不愿收亲家府上的钱,就扯点绸缎做几身衣裳。我原本也不想接的,但这长史官不比别人。当时你还在里面时,就是他帮我们娘儿俩销了通缉。”

    林山石抓着短发,道:“明儿去一趟吧。在别人的地界上,好歹女儿现在也是官夫人,免得她难做。另外,也让阮先生别编了,搞得朝廷没了面子,又不知会惹出什么事来。哎,老婆子,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了,名利真看得淡了,现在只想守着白鹤拳过点安逸的日子。”

    袁氏道:“你就是太谦让了。你那个少林十大高手的牌子又不是假的,早点说出来,朝廷可能早就放了你。这年头,只要是人都欺软怕硬,都只想捞钱不想摊麻烦。”

    第二天,林山石走上凤凰楼时,黎知府和周通判已经迎候在那里,周通判冲过来搂着他,就如失散多年的兄弟。茶自然是最好的云雾绿,甜点也非常精致,但林山石很不适应这种场合,总觉得很拘束。好在知府也似没有什么正事,是专程来找他聊天的,天南地北扯好几个笑话,又说了些为官的不容易,还望林兄体谅云云。见林山石呆呆地笑着,觉得该谈的都谈到了,彼此对一下眼神,就以公务缠身为由告辞。临行时硬塞了几包茶叶给他,这东西价格不贵也不菲,重要的是还真不好推脱。至于抓他放他之事,一个时辰里只字未提,宛若从没有发生一般。

    周通判搂着林山石道:“林公,你那个徒弟徐精不错,我要升他为捕头。感谢少林宗师为朝廷培养了个人才啊。”林山石接也不好,不接也不好,想起徐精这猴子,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又觉得师徒一场没必要坏人前途,只讪讪地笑着。周通判拍者胸口道:“你放心,一定提拔。”

    见林山石远走,周通判走回凤凰楼,道:“黎大人,范总督也太重视这个人了吧,我怎么看也觉得这武夫没啥本事。虽然他的女儿做了侧福晋,但是毕竟在十三衙门挂了号。而且就在这十几天里,广东、福建、台湾十余起暴动,都与天地会有关。我觉得按照大清律,跟此人走得近还是有风险。”

    黎知府冷笑道:“大清律,谁管得着这个东西?你记住,当官的没有犯律的时候,只有押错宝或抱错大腿的时候;老百姓也没有犯律的时候,只有钱不够多或关系不够硬的时候。我不管太师府还是天地会,也不管十三衙门还是靖南王府,我只管四处烧香,让他们都不恨我,自然也都不会动我。否则古往今来几个官员能经得住被人盯着找麻烦?只要这两年藩王之乱不到福建来,我就回扬州园林,找齐女奴,做个黎家大院。关起门来我就是神仙。这凡尘中事,岂是我们小官员cao心得来的。”

    周通判竖着大拇指道:“大人英明。”

    黎知府斜着眼睛道:“交代你做的事怎么样了?”

    周通判道:“回大人,那个劫狱的天地会徒,已经给他治好伤,走之前我故意给留了逃跑的钥匙,想他该是知道的;靖南王想修缮于山九仙观,已经从户部特批了专款;范总督那儿今年端午的节敬,比往年多给了一千两银子;十三衙门钱公公那,已经送去了几个懂事的奴婢,供公公对食;贵妃赫舍里氏喜欢福建的龙眼,已快马送进京去了;这古一粮仓的‘火耗’,也交代了送林山石一份;同知大人在县城,已经出了车祸…”

    黎知府打断道:“本官不是问这些事。”

    周通判道:“哦,已经在女监里找出二十多年轻貌美的姑娘,柳如烟正抓紧调教。大人放心,保管在你那扬州黎家大院内,有足够听话的女奴享用。”

    黎知府咽了口口水,道:“嗯——我们当官的不能只顾自己,还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下面县的水库也修一修,要是黎民吃不饱肚子,我们孔子门生心存不忍啊。”周通判点头称是,心道:滚你娘的球。

    林山石和阮如梅坐在酒桌上,一壶米酒,一盘花生米,四个油饼,觉得这才叫生活。林山石道:“先生救了我,又害苦了我,这盛名压得我好累。”

    阮如梅道:“盛名什么,本来就是我们吹出来的,你觉得累是因为你还没看透,没放下。你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就当捡了个钱包,就拿着。好歹你算是个有真功夫的。我见的世面多了,那些当世大侠,其实大半还不如你。不少都花着银子找我们编故事哩。”

    林山石道:“还有此事?我的故事还是停了吧。林某无能,但不愿做个骗子,再编下去都实在没谱了。”

    阮如梅道:“没谱才正好显出老夫的本事——说书的事你不懂,不假还有谁看?明儿最后一场,剧本都写好了,不讲太浪费。”

    林山石喝了一口酒笑道:“不会又是打东瀛人吧。还一人打败九大忍者——真不知道你们这群人的脑子是怎样长的。”

    阮如梅道:“这次不打倭寇,讲的是林山石勇斗荷兰鬼畜,跟着郑王爷手下大将万云龙,在海船上勇斗西洋武士、收复海岛失土的故事。”

    林山石:“前明国王爷?还是算了吧——我听着都胆战心惊。”

    阮如梅哈哈大笑道:“如今你是当朝一品的丈人,在这小小的漳州城里,不用这么胆战心惊。说实话你女婿不倒,靖南王不倒,就算犯点忌讳这小地方谁又能拿你怎么样?若是你女婿倒了,耿家倒了,你当你小心谨慎就没人找你麻烦了?实话同你讲吧,这出新戏是你朋友花了大价钱请我做的,我已经收了订金了,不讲是不成的。”

    林山石道:“我的朋友?听说阮先生包个场要三十两银子了,我没有这么有钱的朋友啊?”

    阮如梅哈哈一笑,拍拍手道:“出来吧。”

    只见两个汉子从屏风里走了出来,其中一位儒雅地一挥扇子道:“林兄,小庙一别甚是挂念,今日终于又见到。真是天佑炎黄,生生不息。”

    林山石见是此两人,脑袋剧烈疼痛起来。只好站起回了一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白栾、马季齐声大笑。白栾道:“这满清鞑子倒是送给林兄扬名立万的机会;如今大江以南,说起少林宗师林山石,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阮如梅也哈哈大笑:“世事如棋局局新,多少事机缘巧合看起来如同神话,可就偏偏发生了。”

    马季搂着他道:“林兄可知道,你能出来,一是阮先生大造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