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人鬼之间 (第2/3页)
棋子,贪生怕死是一种设定好的路数,谁都不是下棋的人。 渐渐地,洞里积水日多,自己的身体泡在水里边,就像具饿殍浮尸,耳边响起哀乐,像是丫头喜欢吹的埙。他觉得背后不光是痒,而是被蛆爬满了身子。顷刻,一种强烈的恐惧,如冰雪突至,身体刹那间每根汗毛都打起了冷颤。脑袋却莫名亢奋,他不想死,于是猛运一口气,把身上的虫子抖掉。等累得虚脱时,往事就如同皮影戏般一幕一幕的自动放映。 他出身在山里,自幼贫困,一个村的人都是一个祖宗却常常为一口井水打得头破血流。父亲告诉他若能学门本事混出村子,日子就好过了。于是他拜入白鹤门,比谁都用功,师父告诉他学成之后就江湖之大任他闯荡,于是他谨守门规,日夜苦练,根本感觉不到快乐。他曾经喜欢过一个姓黄的姑娘,一整年里天天梦见她,但少林规矩何等森严,未出师者严禁约会,等他出师时姑娘已经有主了。后来他娶了袁氏,在漳州城里站稳了脚跟,心心念念的仍是闯荡江湖,现实却只有柴米油盐。这种日子与其说是幸福,不如说是习惯。妻子跟他说再过几年,攒够了钱家里好过了就放他出去,可这钱好像什么时候都赚不够。他每天闻鸡起舞,别人都说他喜欢功夫,其实一开始他只是为了博一个前程,等他真的喜欢功夫的时候,妻子告诉他功夫已经没有用了。他也曾心满意足,望着耕牛晒太阳,没事数数徒弟,谁知道这一切有没有意义。他想生个儿子完成自己的江湖梦,结果生了个注定要嫁走的女儿,这个毁了自己梦的女儿多么可恨,偏偏又成了自己现在最大的牵挂。三十多年了,他好像一直活着,又好像从没真正活过,他只是一个泡影,打碎在“争取将来”的随波逐流里,到现在却发现没有多少个值得回想的过去。终于有一天,月下空明,他决定做一回自己,抛妻弃女,行走了几十天的江湖,结果被捕了。 黑木洞里黑洞洞,不知道杀死了多少时辰。原来最难忍受的不是痛苦,而是这样的“不存在”为了避免“不存在”林山石又想起了白鹤拳理,心里顿时有了片刻的安宁。他的脑袋里突然闪现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拳法拳理来,一些没想通的武学问题居然想通了,浑身弥漫着一种轻安式的喜悦。 当黑木洞门打开的一瞬,林山石终于想通了自己为什么不恨“好弟兄”白栾和马季了。因为自己有太多的时间并不存在,被消耗在无止境的听话与昏庸里。也就这几十天离家出走的时光:荒山古庙,早春夜雨,师门召唤,江湖子弟江湖老,狼迹天涯一壶酒——是为自己活着的,这又叫他怎么恨得起来? 从他真正喜欢白鹤那一刻起,哪怕饲料再精美,他已经无法安心做一只家畜了。 转眼正月十五,他被绑赴沙场,本来告诫自己绝不腿软,但事到临头腿还是软了。林山石心想:都快死了,老子就不勇敢了,怎么了? 法场杀人,就是每一个城镇的节日。全城老老少少早已经围了好几圈,伸长着脖子望着将死去的人,个个露出兴奋的光芒。看杀人本就是空虚生活最好的调剂,回到家都能回味好长一段时间,所以满城空巷。每当犯人上了刑台,边上就传来热切的期盼:“大侠说几句吧,反正要死了,就说几句吧!” 终于碰到一个哭着蹦出一句:“老子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全场雷鸣般的喝彩,连侩子手都看得如痴如狂。 林山石从黑木洞出来后,就没有心思表演了,觉得所有表演就如自己以前的生活一样透着一种无聊。他焦急地往四周张望,希望能最后见一眼婆姨、孩子或者弟子,但又有些不愿意这些人看见自己这个样子。扫视一周,没有看见亲人,一面失落,一面舒了一口气。 朝廷也希望来看的人多点,这才可以树威。有个白莲教的不知怎么吐出了嘴里的纱布,大喊了句:“这是汉人的土地,我们要反清复明!”狱卒懵了片刻,气急败坏地割破了教徒的喉管。其实是清还是明,狱卒根本不在乎。只是这一句话,可能弄得自己丢了饭碗,那就是大问题了。 百姓之中也传来震耳的怒吼,一个老者大叫:“这样无父无君的人还留着干嘛?”一群人点头称是,忿忿不平道:“这种话都敢说,该死!”几个小孩子立马捡起石头往死刑犯身上扔去。百姓们觉得好玩,也纷纷捡着石头扔犯人了,林山石也被连累砸了几个包。 前排坐着几十个配着黑袖章的人员,制止了扔石头。他们大声道:“我们是有大清律法的英明朝廷,这群人恶有恶报。百姓稍安勿躁,一切自有公理。”百姓迅速安静了下来,脸上露出正义的光。 林山石觉得好笑,就这一批被杀之人里,他就知道至少有两个犯人被用银子掉了包。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这一群黑袖章里他看见了一个人——肥猪康。他该是当地里正赏识的村勇,正目不转睛地维护杀师父时的秩序。林山石觉得心里像堵了一块巨石,怎么也放不下来。 那个白莲教徒终于被一刀砍下脑袋,迅速有人拿一篮子馒头接住流出的血。 林山石也被押着走上了刑台。他多盼着现在能来一场雪啊,结果四周风和日丽。林山石觉得这一辈子生得像场悲剧,活得像场闹剧,死得像场滑稽剧。 如果重新活过,自己就在十五岁时把那黄姑娘给办了,而且不要什么儿子了,就把白鹤拳还有刚在黑木洞里悟到的拳理,都教给希娣。林山石闭上眼睛,却明显觉得,现场诡异起来,侩子手有些不愿意上台。看客间也有些sao动,有不少人纷纷议论:“这就是外边传的林山石,这就是那个少林大侠…” 林芷彤在法场外的酒楼上,拉满了弓弩。木头痴披着紫色斗篷,已经带着斧头走下楼梯。 侩子手缓缓地走上台去,居然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含着一口酒喷在刀上,道:“大侠放心,绝对一刀斩,一线天。”刀还未举,远方突然传来了官差的声音:“刀下留人。林山石暂时收监。”一匹省府的快马,一边举着公文,一边飞速赶到。 法场诸人面面相觑,看客中不少人发出雷鸣般的叫好。酒楼上的袁氏抱着闾丘丹逸激动地掉下泪来。她搂过芷彤道:“你可以不用流亡,也不用杀人了。” 围观百姓也有几个意兴阑珊,一个刚过来的厨子一边搬走椅子,一边郁闷道:“搞什么搞?说好杀的又不杀了,我可是跟酒店掌柜请假扣钱过来看的。” 闾丘丹逸道:“这次刀下留人,阮先生记头功。幸亏了阮先生在客栈连续说了几十场的书,确定了师父少林大侠的地位。否则,知府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是不会放人的。” 阮如梅道:“闾丘老弟客气了,若不是你向京城、福州不断递状纸,单单靠一群江湖朋友在客栈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