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者_第五章大争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大争论 (第4/7页)

停地摇动着,速度越来越快,当他的目光和祁明连相遇时,一股剑一样的光芒射向祁明连,不知为什么,祁明连感到一阵胆寒,全身颤抖着。

    “你在粮食系统不是很有威信吗?”裘耀和目不转睛地看着祁明连“恐怕是你的思想不通吧!”停了一会儿“粮食局正副局长有多少人?八仙桌要坐两桌?听说你自称是‘政治局’、‘书记处’!?”

    祁明连只觉得背上冒着汗,一时不知所措。这话他确实说过,而且不光是粮食系统,县直机关、乡镇谁不知道,谁能把祁主席巴结好了,想当副局长那只是一句话的事。有时想想,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笑,一个县粮食局居然有16个正副局长,来客作陪,光自家领导就满满两桌!有两个乡镇粮管所长通过关系找到他,很快如愿当上副局长,连他的小车驾驶员也当上副局长了。这不得不让许多人馋得只流口水。

    祁明连从深沉的思考当中回到现实中来,看到裘耀和那严肃的面孔,心中不仅有些寒战:“裘书记,这你就错怪我了,不管怎么说我也是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我怎么会不和县委主要领导保持一致呢?”

    “老祁,我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裘耀和说“石杨这样一个大县,穷县,150多万人口,不解决交通问题,何时才能富起来?要解决交通问题,让国家拿那么多钱出来,根本不可能。我动员大家,这主要指吃财政饭的人员,老百姓供养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点牺牲?我看一个工作人员每月800元钱工资,拿出80-100元,能影响他多少生活?大家动员起来,做了好事,石杨人民祖祖辈辈也不会忘记的。这也是为民造福吧!平时个个都会说在口头上,现在要拿出实际行动,就想不通了。”

    “道理大家也都懂,可是…”祁明连为难地低下头。

    “要做工作。”裘耀和说“思想工作要做,但工资还要扣,修公路必须如期进行。我对你说吧,我们的祁主席、祁局长,这叫想通了要执行,想不通也要执行。”

    电话响了,裘耀和拿起电话:“喂…”裘耀和的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必须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议,如果哪个单位执行不了,县委只能重新考虑主要领导还能不能再干了,我相信150多万人口的大县一定有这样支持县委工作的领导的…”

    裘耀和放下电话,看看祁明连说:“你回去想一想吧!想通了就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议办,实在想不通,再来找我,我们就考虑让能想通的人去办!”

    祁明连深知裘书记的意思,很知趣地退了出去。十九

    县委决定集资修路,不光是蒋开盛这样的县领导有抵触情绪,不少单位提出困难,有的教师、干部写信给裘耀和,有的离退休干部直接闯到县委办公室,质问裘耀和为什么要扣他们的钱去修路。对有关单位的领导,裘耀和都是严肃地批评了,但是对于这样的群众来信,还有老干部的质问,他只能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然而都丝毫动摇不了他强行从全县吃财政饭的人员头上扣工资修路的决心。在他看来要想把全县400公里柏油路,150公里水泥路,1400多公里沙石路修好,只有靠大家出钱,否则没有任何好办法。他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来石杨后不久的一天,天正下大雨,到处一片汪洋,车子无法进村,他们便在村口等雨停了再走。裘耀和看到路边一个老大娘在卖茶叶蛋,于是上前问:“你为什么不到县城去卖呀,那里价格会高一些呀。”大娘说:“去县城太不方便了,好鸡蛋到了县城就成坏鸡蛋了。”当时裘耀和深有感触,难怪人人都说“要想富,先修路”

    这天早上,裘耀和在上班的路上,手机响了,他接通电话:“喂…什么事…”原来是县委办公室主任刘也轩的电话:“裘书记,县政府大门口有人贴了一张漫画…”

    裘耀和说:“你们别动,我马上就到。”

    裘耀和赶到一看,是一整张白纸画的漫画,画上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穿着短裤,跨着大步,而裤裆开了一条缝。旁边写道:“裘耀和想搞政绩工程,把老百姓的钱掏出来,往自己脸上贴金。”

    周围观看的群众越来越多,有的人指指点点,有的人讥笑讽刺。刘也轩指挥人要把大字报撕下来,裘耀和却制止不让揭掉漫画。

    第二天上午,教育局长范义强打来电话:“裘书记,教育局已经来了两批教师上访…”“为什么事?”“都是因为扣工资的事!”

    “要向大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裘耀和想了想又说“你们局领导和中层干部都要下去做宣传解释工作。”

    “裘书记,没用,”范义强为难地说“现在教育局里里外外全是上访的教师,他们来到县里,连学生的课都停了,这样下去,影响就大了!”裘耀和说:“好吧!我马上过去。”

    裘耀和放下电话,赶到教育局。一下车,就接到市政府电话,原来石杨县有两个乡20多名中学教师集体跑到市信访局上访。坚决抵制扣他们工资的事。裘耀和当即打电话叫副县长许寿春带着县信访局负责人去市政府。

    好不容易把这些上访的教师动员回去了,中间只隔一天,南方最有影响的一家报纸《华南周报》对石杨县教师上访一事作了报道,还配发了照片。

    与此同时,石杨县的修路工作已经开始了。首先是改造铺设205国道,以及石杨至沂州的公路,205国道是贯穿石杨县的交通大动脉,而石沂路则是石杨县通往新建市区的交通干线。

    石杨县教师上访一事很快就反映到省市领导那里去了,《华南周报》是全国影响非常大的报纸,省市领导一看《华南周报》又刊登了石杨教师上访的报道,犹如火上浇油,迅速组织了省市联合调查组。随后以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韦彬为组长、副市长皇朴人为副组长的调查组组成了。在调查组即将出发时,省委有一个重要会议把韦彬留下,省市调查组决定由皇朴人副组长全权负责这次调查工作。

    省市调查组离开市区时,已经是下午5点钟,面包车开出不一会儿,天上下起绵绵细雨,临近石杨县城时,天色已经阴沉昏暗。当时市委主要负责人倒是说调查组就在市里过一夜,可是皇朴人一开完会,就坚决要到石杨去,谁也不知道他怎么对省市调查组调查石杨县扣干部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