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手推拿师_第六百六十一章霸道凌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一章霸道凌飞 (第2/5页)

  超市的商品摆放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调查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处。其中,前者是超市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70%销量。

    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间,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请记住:你只要踮踮脚或弯下腰,就可能选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26、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

    超市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超市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款台和出口。超市还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顾客经过时,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

    一般来说,体积较大的商品常放在入口处附近,这样消费者会用手推车购买大件商品,并在行进中增加购买。所以逛超市不妨多用左手拿货。

    27、薄利多销品“守住”入口

    走进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价商品,但你要保持冷静,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越是超市利润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一般来说,挨近入口的地方,放的多是薄利多销、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超市中间偏后区。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说,逛超市时,人们总认为前面的货物一般,里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往往越到最后买的越多。

    28、新鲜商品摆最里面

    超市总是希望“把先进的货物先卖出去”所以,摆放牛奶、酸奶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如果你想买出厂日期最近的,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来。

    29、蔬菜水果利润最高

    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xue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第二,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超市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也能卖出去。另外,很多蔬果宣称是“绿色有机”产品,其实未必是真的。

    30、价格“拆东墙补西墙”

    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5公里范围内最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

    然后超市再将别的物品较高定价,把损失弥补回来。像可口可乐这样价格透明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很低,甚至比别的超市便宜,但像不知名品牌的毛巾、衣服、鞋、杯子等,价格就可能比外面高。

    31、现烤现卖以“味”诱人

    超市面包房中飘出的浓郁香味总让人无法抗拒。一般人认为现场烤面包、做熟食是为了“新鲜”,其实,这是超市的“嗅觉营销”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调动与*相关的情感中枢,即使你不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食品的购买量。

    有些超市不具备现场制作食品的条件,就会用特制的食品气雾剂喷在空气中。同理,超市里免费品尝的食品、饮料也会增加你购买的可能性,即使你不买他们推荐的牌子,也会不自觉地买些别的。

    32、儿童的钱最好赚

    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谁?孩子。儿童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并且占有欲很强,可以在情绪上cao纵父母。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超市里有一套赚孩子钱的销售策略:第一种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玩具、食品等)展柜;第二则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比如在中心过道展示,在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两侧放上诱人的食品,既吸引孩子,也吸引了那些抵抗力差的成年人。第三种方法最隐蔽,由于孩子通常是mama带着,所以有些超市会把儿童产品摆在女性必需品附近。

    33、特价区“混水摸鱼”

    超市里常常会搞促销,但有些促销却未必真便宜。比如在特价区会混有一些原价的东西;在大大的价格表下用不起眼的小字写了该商品的生产厂家,同时混放其他品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在服装区,把颜色、款式相近的不同牌子的衣服混放,只标便宜的价格,把高价的价签藏到不显眼的地方。很多特价商品也并不“超值”

    比如,1瓶1。2升橙汁27。4元,3瓶放在一起“特价”81。3元,许多消费者乍一看以为能省很多,其实,算清这笔账之后发现,每瓶还是卖到了27。1元。

    34、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

    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逛超市时,你可以算一算,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

    35、被切开的水果“来历可疑”

    包装分切的水果可以吃多少买多少,这种销售方式表面看很方便消费者,其实来历可疑。超市每天都有大量水果因外观或变质等问题无法销售,一般的做法是化整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