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弟”,乖乖上榻_19二殿下七皇弟,乖乖上榻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二殿下七皇弟,乖乖上榻漾 (第2/4页)

母所遗弃一事,却是不可能没有怨恨的。

    因而就算回到了皇宫,景王也没有再踏入昭德娘娘的寝殿半步…好倔!

    这种事儿本来就没有谁更对,谁更错,皇甫长安无意指责谁的过失,然而看着母子两人明明心系对方,却因为解不开的心结而横亘着无可跨越的鸿沟,这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皇甫长安来说,是非常不能释怀的一件事!欺负她从小没爹揍没娘掐是吧?!

    那啥…爱要大声说粗来啊蠢货!

    那种宁愿抱着遗憾滚进坟墓,却不愿开口的心态,到底是有多扭曲啊?!

    主动说一句“我很在乎你”会shi吗亲?!

    听到宫墙里头乱糟糟的声音,皇甫长安眯了眯眼睛,随即踩着银色的月光快步踏进了宫门。

    乱作一锅粥的宫人见到皇甫长安就跟见到亲爹似的,立刻围上来禀报求助:“唉!这可怎么是好啊…太子殿下!您去劝劝王爷吧!求您了!”

    “嗯…速去禀报昭德娘娘,就说景王正赶在来的路上!”

    皇甫长安眼睛不眨地掐着谎话,想着给太妃一个念想的话,好歹能拖久一点,至于能不能救活,那就要看他们母子的缘分了!

    “哎…好!奴才这就去禀报!”

    见有人主持大局,宫人的手脚瞬间恢复了灵便,一下子就有条不紊地听令行动起来。

    闯入内殿,太医正好走出来,皇甫长安上前询问:“情况怎么样了?”

    太医摇摇头,脸上满是遗憾:“老夫已经尽力了,太妃娘娘的身体一向就很虚弱,气血不足又加上久病未治,这一次病情来得凶猛,只怕会凶多吉少。更要紧的是…太妃娘娘似乎也没有活下去的**,现在就只吊着最后一口气了。”

    皇甫长安闻言点了点头,心下了然。

    风寒虽严重,但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太妃娘娘的症结应该就是跟景王一样的心病。

    命人扶起昏厥中的太妃,皇甫长安运功收气,聚起内力设法支撑她度过难关。至于死还是不死,全在她的一念之间,只要她对生的渴望足够强烈,就一定会激起人潜藏在体内的巨大能量!

    “太妃娘娘,皇叔其实一直都很渴望您的关爱,虽然他一直没有说出口,但本宫看得出来,皇叔他很希望太妃娘娘,能够主动对他伸出手呢…娘娘大概不知道吧,前些日子娘娘所需的一味名贵药材因着御药司不慎走水给烧毁了,是皇叔不远千里,快马加鞭的跑去西都为娘娘求药的…”

    皇甫长安信口编着善意的谎言,不知道太妃究竟有没有听进去,手背上,从太妃眼角滑落的泪水啪嗒坠下两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冰冷,却是带着丝丝的温热。

    咸阳宫的宫灯亮透了整个夜晚,所有的宫人忙忙碌碌一夜未睡,他们打心底为这位纯善和蔼的太妃祈福,不愿看见她过早离世。

    毕竟,在这纷争迭起的后宫之中,咸阳宫已是十分难得的一方净土了。

    见皇甫长安收功调息,太医立刻命人端过一碗汤汁让他补充体力,面上有庆幸也有讨好:“这次多亏了太子殿下,太妃娘娘才能脱险,老夫感激不尽,先行谢过殿下了!”

    “嗯。”把了把太妃的脉搏,皇甫长安稍稍松了一口气,拿帕子擦干了额上的细汗,起身吩咐“娘娘虽然渡过了最危险的关头,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多加照顾才行。”

    “是是!”自从太子殿下的城管大军成功的压制了水灾所带来的瘟疫之后,整个御药司的太医们都对太子殿下表达了刮目相看的敬佩“太子殿下cao劳了一夜,想必已经很累了,就请回宫早些歇息吧,剩下交给老夫就可以了。”

    皇甫长安点点头,看了一眼面容素雅的太妃,起身走出内殿。

    时间还很早,薄弱的晨光自遥远的东方遥射而来,看起来很微弱,却有股无法抗拒的力量,蓬勃着生命的血液,逐渐唤醒万物复苏。

    走出咸阳宫不远,皇甫长安终因消耗太多体力而支撑不住,腿一软险些栽倒了路边的草丛里,下一秒凉风拂过耳际,整个人落进了一双坚强有力的臂膀里…

    哟西!不是那个一把年纪了还在闹别扭的景王,又是谁?!

    扶着皇叔的手臂缓了一阵,皇甫长安没有说话,景王也没有吭声。

    等皇甫长安差不多恢复了一些精力,才松开手,轻声嗤了一句,难得说句大实话——

    “娘娘唤你的名儿唤了整整一夜了…皇叔啊,您就是有再大的脾气也该消了吧?啥事儿那么委屈,非要跟亲娘过不去?”

    景王闷头被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黄毛小子教训,动了动嘴唇,却讷讷地反驳不了,好一阵,才捏了捏袖子下的拳头…拔腿往咸阳宫奔了进去。

    迎着晨光,看着那抹略显迫切的背影,皇甫长安由衷地扬起嘴角,笑得灿烂。

    阳光打在她的脸颊上,反射出淡金色的光芒,灼热而耀眼,是一抹在这冰冷无情的宫墙里头…极为难得的温存。

    皇甫无桀藏身在竹林中,他本是听闻了太妃病危的消息才一大早匆忙赶过来的,没想到却遇上了这样的一幕…深沉的黑眸之中,皇甫长安一晃一晃吊儿郎当的身影逐渐远去,然而那一抹仿若能发光的灿烂笑意,却清晰地滞留在眼前,长久不曾散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