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共有一个母亲 (第4/5页)
没向我提过,这些年来她一直在设法寻找她的女儿们,”他轻声对姑婆说“自然,我也无法与她商量了。我想,多年来,这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她为遗弃她们而一直自责自怨。” “她是在哪儿扔下她们的?她们又是如何被找到的?”姑婆问。 “是日本人打进桂林时。”我爸说。 “日本人打进过桂林?”姑婆说“从没听说过日本人打进过桂林。” “有这么回事。那阵我正在重庆报馆做事。国民党支配我们,哪些消息该报导,哪些不该报导。当素云抱着孩子徒步出逃时,那对双胞胎还不满一岁。” “哎!她怎么可以丢弃这对双胞胎呢?”姑婆深深叹了口气“在我们家,从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 “她们叫什么名字?”她问,我也在一边竖起耳朵听着。我要记住她们的名字的拼写。 “她们随自己父亲姓王,分别叫春雨和春花。”父亲说。 “这名字有什么含义吗?”我问。 “呵,”父亲一边继续在玻璃窗上划着,一边用英语对我解释着:“因为她们都生在春天,当然,春天的雨总要比花先到。看,你母亲具有诗人的气质。” 我点点头,姑婆也在点头,但她的头往下一点就再也不抬起来了——她睡着了。 “那妈的名字有什么意思吗?” “素云——夙愿,长久持着某种希望的意思。一个相当文气的名字,不像那些花呀芳呀的…”爸的眼睛又湿润了。 “那我的名字,精美,又是什么意思呢?” “精美,不只是好,还是纯粹的好,好里加好。” 我想,长期来,mama一定对我很失望。 “可是,她为什么要把那对双胞胎扔在大路上?” “我也一直为此困惑不解,直到后来,读了你两个上海jiejie的来信后,我才明白,你妈根本一点不必为此责备自己,她是无辜的。我把这话,也对琳达姨她们说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妈逃出桂林后——”父亲开始说。 “不,请用汉语说吧,真的,我能听懂。”我插嘴打断他。 他依旧站在窗边,望着沉沉的夜色,开始用汉语说了。 四 逃出桂林后,你母亲徒步走了几天,本来想能搭上一辆车,搭尽可能多的路,她要去重庆找她的丈夫。 她把钱财和珠宝都缝在衣服里面,缝得密密麻麻的,她想一路上可以以此付车资。这些珠宝,都是你外婆给她的。 但直到第三天,她也没能搭上车。路上满是逃难的人群,人人都恳求着司机想要搭车,这些司机怕纠缠不清,根本连车都不停就驶过去了。因此你妈根本乘不上车,而且同时,她又开始厨痢疾了。 她双肩背着两个婴儿,双手提着两只皮箱,手上给磨起了血泡,后来血泡也破了,皮开rou绽的。她只得丢下一只箱子,又丢下一只,随身只带着维持生命的吃食和几件替换衣服。后来,她连干粮也扔了,她只有那对女儿。她一边走着,一边用歌声哄着她们,直到自己晕倒在路边。 她知道自己已支持不住了,她想她再也走不动了,而后边,日本人正在追上来。 她把孩子从围巾套上解下来。让她们坐在路边,她自己则躺在她们身边。 “带走我的孩子吧,请把她们带走吧!”当一辆载着三个年轻人的车驶过时,她向他们恳求着,但他们只是木然地瞟了她一眼就走过去了。 “把我的孩子带走吧,她们会和我一起死在路边的。”她苦苦地向路人哀求着。 大路上过路人渐渐稀少了,她撕开自己的衣服里子,把珠宝和钱财堆在两个孩子的襁褓里,再拿出两张照片,一张是她自己父母的照片,还有一张是她和前夫的结婚照。在每张照片后面,她都写上孩子的名字和下列几句:“请用留下的钱财和珠宝照顾好这两个孩子,待和平时,把孩子带到上海惠昌路九号李家,不胜感谢,定再重谢。李素云王福顿首。” 随后她摸了下孩子们的脸颊,骗她们说,她将去为她们找些吃食来,就这么一路哭着走了。她唯一的希望是,女儿会被某个好心人收养下来,对自己到底还能不能活下去,她已不存任何希望了。 她再也不记得,她是如何离开女儿们,她走着走着,终于跌倒在地,待她醒来,已置身一辆大卡车上,四周都是呻吟着的病人。她开始还以为自己是在阴曹地府,直到一个美国修女俯身安慰她,她才明白自己得救了,可是,她再也来不及回去搭救自己的孩子了。 待她抵达重庆,才知道丈夫已于两周前去世了。她当即发疯般地痴笑起来;她觉得自己那么傻,吃了那么多苦,走了那么远的路,结果,落得个空空然! 我是在一所医院里与你母亲相遇的。她躺在帆布床上,几乎不能动弹。她的痢疾令她虚弱到极点。我进医院,是因为一块弹片削去了我的脚趾。当时,她已神智不清,一个劲自言自语着: “看我这件衣服。”她说。确实,她穿着一件与战争年代很不相称的绸衣服,这件衣服已相当脏了,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很漂亮的衣服。 “看我的脸,”说着,她又侧过那瘦削肮脏的脸,但那双眼睛依旧明亮如星“你看得见,我脸上还有希望吗?” “我想,我已一无所有了,除了这两样:衣服和希望,”她继续自语着“我不知道,接下来我将失却的是什么,是希望还是衣服?” 后来才知道,是一个老农妇收养了她们。后来待这两姐妹长大了,那老农妇便对她们说了实情。“我怎能忍心丢下你们呢?” 这对农人夫妇梅清和梅函,就住在桂林附近的山洞里,那一带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山洞,很多人直至战争结束了,还住在山洞里。梅家夫妇每隔一阵,就出洞去大路上拾捡过路人遗下的食物,而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