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_第一百三十一章经营同心十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经营同心十七 (第2/3页)

约,天打五雷轰、万箭穿心、下阿鼻地狱。“说完,一饮而尽。侯大勇和达布在酒桌上结盟,钱向南就如一个隐身人一样,安静地坐在一边,他一会打量着达布,一会观察着侯大勇,两人都是聪明才智之士,一碗浊酒,一个盟誓,侯大勇稳住了一个悍勇的族群,而达布则找到了一个强盛的大树。

    达布走后,侯大勇也不想说话,倒了一碗老酒,就着几块干rou,慢慢地嚼着。

    联军打下同心城后,向西北进军的大军已经打开了,若集中力量打下西会州、靖远,那么兰州就处在联军的兵锋之下,目前西北无强敌,吐蕃帝国四分五裂,回鹘汗国也没有当初的强盛,而党项人的崛起因自己的到来而受到了严重挫折,正是收复大唐西北四镇的最佳时机。但是,大周朝最强大地敌人是北面的大辽国,由于有大辽国,大周国策就是“先南后北”至于向西部的发展,根本不在议事日程之上,侯大勇不过是一个边关节度使,他的所有行动必须符合国策,柴荣交给侯大勇的任务是稳定西部,而不是开疆扩土,收复同心城、固原城是联军抵抗党项人侵略而顺势采取的攻击行动,而攻打兰州这种涉及国策地大动作,必定过不了柴荣这一关。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隐忧,若侯大勇在西北扩张过快,过于招摇,必定会陷于树大招风的境地。晚唐以来,各节镇挟兵自重。中原政权在其眼中仅仅是一个洛州刺史而已,大周朝的太祖郭威,本身就是拥兵自重地将领,他篡汉称帝,看似出自偶然,实质上是郭威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水到渠成之事,柴荣亲眼看到自己义父称帝的全过程,他对掌握重兵的将领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柴荣称帝后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很多是围绕着增强中央实力、削弱节镇势力来开展,殿前司禁军、侍卫司禁军数目庞大、装备精良,远非一般节镇所能相比。

    想到这里,侯大勇心中暗叹:柴荣英明神武、聪明一世,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病逝不久,苦心经营的禁军就拥戴着赵匡胤黄袍加身。由于禁军实力过于强大,赵匡胤掌握了禁军,实质上就掌握了国家的核心武装力量,分布在大周朝各地的节镇,根本不能与之相抗。此时已是显德三年十月中旬,距离赵匡胤称帝不到三年,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收拢锋芒,苦练内功,以灵州和同心城为根据地。精心打造一支能与禁军抗衡的武装。但是,苦练内功的前提是柴荣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呆在灵州,若在灵州刚刚打开局面就被调到其他节镇,实力的形成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要想和禁军相抗衡则难上加难。

    侯大勇默默地喝了一口酒,他痛切地感剩了受制于人、披捆住手脚的滋味。

    在侯大勇离开粟末靺鞨部落的时候。只是想在柴荣手下谋个一官半职,好在这混乱地时代求得自保,随着地位的提高,特别是成为皇亲国戚之后,侯大勇主要的心思是应对显德六年赵匡胤的挑战,再随着地位的稳固、实力的提高,已经习惯于支配别人的侯大勇感到柴荣对他的控制实在是一件令人非常痛苦和遗憾的事情,侯大勇明知当前是经营西北、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却不得不服从于大局,命令联军停止对西北的攻击。此时,西北各民族混居在一起,形势异常复杂,战机是稍纵即逝的,若错过了这个群雄皆弱的好时机,三年过后,也不知会有哪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异军突起。

    钱向南原本以为侯大勇请达布来喝酒只是为了五十名吐蕃人,谁知侯大勇却来了一招歃血之盟,至少在短期内安定了松藩、若尔盖,获得了一个较为稳固的盟友。不过,侯大勇强调达布要听从他本人的命令,而不是听从大周朝的命令,这就颇值得玩味。

    钱向南见侯大勇满腹心事的喝酒,一点没有歃血为盟应有的兴奋,便默默地陪着侯大勇喝酒。

    良久,侯大勇才道:“这五十名吐蕃人都有汉家血脉,来到同心城后,你要好好调教,甘、沙十一州本是大唐河山,现在被胡人所占,我们迟早都耍从这些胡人手中夺回这些土地,战争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要趁这二、三年时间,细致地经营从兰州到沙州这一广大区域,至于唐西域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也要慢慢开始留意。”

    钱向南一双小眼睛滴溜溜转了数圈,道:“节度使放心,有了这数十名浑末人,军情营还不能在甘、沙十一州立足,我也只有回家抱小孩了。”

    “松藩、卓尼现在成为浑末部新的聚居区,浑末人千里迢迢不畏艰险纷纷南下,就凭这股凝聚力,我们也不要小视浑末人,你能否想办法安排军情营的人混到浑末人内部去。”

    钱向南用手扶了扶下巴上的短须,想了一会,才道:“此事有些难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