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经营同心十八 (第3/3页)
事情发生了十几起了。” 听到沈怀镜这么一说,凌实倒信进去了九分,他脸上已微微变色。。嘴上却道:“我是天朝上臣,难道怕了党项人不成。”沈怀镜笑道:“诏讨使派出人马,正在全力围剿这些党项人,相信等到钦差大人走到同心城的时候,党项人早被杀得干干净净了。” 凌实听了此语,心道:既然这样,我这一路还是慢慢地走吧,最好是在灵州和侯大勇见面。 沈怀镜脸上堆着笑,又道:“钦差大人一路上鞍马劳顿,我在这里带了一些高山上的特产,最能解乏,请大人笑纳。”凌实这一段时间收红包收多了,心里承受能力变得极强,根本没有推辞,笑道:“沈郎想得太周到了,这一路上,把骨架都要坐散了。”沈怀镜暗骂一句:连一句假意推辞的话都没有,害得老子准备了好大一篇说辞,站起身道:“今天晚上,在下在翠红楼为钦差大人接风,请大人赏脸。”沈怀镜告退后,凌实把沉沉地一盒子土特产打开,不禁瞪大了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盒子里面全是爱煞人的银两。 就在沈怀镜在京兆府拖住凌实的时候,郭炯正在凤州执行侯大勇的命令,进行着全方位的乾坤大挪移。 郭炯因为白霜华之事,比梁守恒晚出发一天。郭炯带着十几个亲卫,一路快马加鞭,春风得意马蹄轻,他们很快就追上了梁守恒,郭炯和粱守恒两人紧赶慢赶,于十一月初到达了凤州。 粱守恒对于侯大勇散尽家财支撑西北战事的作法有是意见地,西北战事固然重要,可是西北战事毕竟是一场需要由朝廷主要承担费用的战事,为了守住同心城,抽空凤州三年来辛苦积蓄的财力是十分不明智的,侯大勇顾头不顾尾的做法。和以前深谋远虑的思路迥然相异。 粱守恒在郑州时,只是录事参军事,他在朝中没有什么后台,估计要想进一步发展难上加难,当上刺史,全靠着侯大勇大力提拔。梁守恒对于侯大勇存在着深深的知遇之情,因此,梁守恒左思右想,在出了同心城不久,下定了决心写了一封劝谏信,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节度使三思而后行。 军士送走此信后,梁守恒这才解除了思想负担,自己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若节度使能接受意见固然好,若不能接受意见,自己执行起来也就少了一些心理负担。 侯大勇接到梁守恒的劝谏信后,在心里对梁守恒的人品大大的赞扬了一番,西北节度使互调的事情现在还属于机密,在黑雕军中只有石虎、郭炯和钱向南三人知道。粱守恒不知道此事,有这种想法极为正常,能够给自己写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梁守恒担当地方官是合格的,他能够看得出问题,并敢于指出问题;二是这说明梁守恒为人方正,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也因为他的方正,所以涉及阴谋诡计的机密事情不能让他接触。 凡是成就大业的帝王中,身边总有两类,一类属阴,专门站在帝王身后玩弄阴谋诡计;另一类则属阳,代表着帝王正大光明地治理百姓,为百姓造福,让百姓沐浴在帝王的皇恩浩荡之中。在创业的时候,帝王们更加倚重属阴的谋士,而在守业地时候,属阳地官员更受重用。在侯大勇身边,钱向南属阴,而梁守恒属阳。侯大勇下达了一个命令:在凤州,粱守恒听从郭炯的命令。粱守恒接到这个命令之后,无奈地长叹一声,郭炯明知其中缘由,却不能说破,只能不咸不淡地相劝几句。 郭炯和梁守恒两人回到凤州后,郭炯在四州守军之中挑选精壮之士,而梁守恒则在开始动用凤州税银,派人到若尔盖去购买战马,同时派对人到京兆府购买精铁、弓弦以及弩弓的配件。 侯大勇节制三州的时候,为了提高三州铁匠营的水平,把成、阶两州的铁匠营全部集中到凤州,经过两年的经营,官营和私营铁匠营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铁制品生产、销售中心。侯大勇最初只是要求梁守恒把官办铁匠铺里的存货和几位掌火地师傅带到同心城,但是,梁守恒出发之后,侯大勇便最改变了主意,他命令把官办铁匠铺的所有财产及人员全部带到同心城,这样做,虽说有些对不起继任的雄胜军节度使冯继业,但是,为了同心城能够快速发展,这种釜底抽薪之事也不得不为。 而凤州城内不少人在铁匠营做工,铁匠营效益很好,工匠及小工们的工钱也颇为丰厚,每月十发工钱的时候,就成为凤州大开rou戒的时间。听到铁匠营要迁往同心城地时候,铁匠铺的小工们开始慌乱起来,他们舍不得铁匠铺丰厚的收入,可是听说同心城是座胡城,他们对于迁到同心城又很有些疑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