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神剑续_第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9/15页)

周天,睁开双眼,便见绿忆姑娘痴痴地傍身而坐,一双晶莹大眼,一动不动地望着肖小侠。

    肖承远不山地心里一阵愧疚,此刻他已灵智复明,心情平静。站起身来,紧握着绿忆的一双柔荑,低声说道:“绿忆!我真惭愧!”

    绿忆姑娘柔情似水地望着肖承远小侠,轻轻地叫了一声:“承哥哥!…”下面的话,便哽咽住了。肖承远轻轻地拍着绿忆的柔荑,转面向银髯叟说道:“老师兄!小弟一时激动,深感愧疚。”

    银髯叟点点头说道:“小师弟!如今你已经灵智复明了。”

    肖承远点点头,脸上仍然止不住一阵飞红。

    银髯叟低沉着声音说道:“有为有守之人,当不以任何一种挫折与打击,便激动得六神无主,灵智尽失。小师弟!你来日正是任重而道远,此去风险重重,如果如此不能经得起打击。叫老朽如何能放心让你担负起这次扫荡群魔,安定武林的重任?恩师若是知道这种情形,岂不为小师弟感到失望吗?”

    肖承远垂下双手,谨声应道:“小弟敬聆老师兄的金言玉律,并以此次行为为终身诫。”

    银髯叟说道:“小师弟你知道么,你方才那一阵急血攻心,已经引起元济大师仆仆风尘之心,他要以数月时间,遍走中原一十三省,联络各大门派,共同起而为小师弟后援。”

    肖承远小侠闻言,立即躬身拱手,向元济大师谢道:“大师一番盛意,衷心感激。”

    元济大师抢着喧了-声佛号,合掌说道:“老衲深知肖小侠神功无敌,毋庸老衲多事。老衲此举即为酬答小侠昔日为中原武林之事,远走嵩山之劳。再则老衲要借此机会,唤醒武林各大门派,不能明哲保身,要明白善恶到头,难逃天报,要他亲睹这些狂妄魔头,到头来都伏诛在小侠神剑之下。老衲意已说明,即刻就要告辞上道。”

    肖承远抢前一步,拦住元济大师,说道:“大师用心之良苦,令人感动,只是尚请大师稍留佛驾,晚辈尚有一事相托。”

    元济大师自然停下脚步,他不知道肖小侠尚有何事要相托于他。

    肖承远转身向银髯叟同道;“恩师不在当面,老师兄如同师临,小弟尚有一事,要请求于老师兄台前。”

    银髯叟一时也为肖承远这种严重的神情,为之愕然,当时便点点头说道:“小师弟有何意见,尽可言之当面,老朽虽然不敢担当时命,当尽力而为。”

    肖承远口称谢意,说道:“小弟身旁一柄碧雪神剑,一把描金玉扇,均为恩师颁赐。

    此二物如有毁损,该当何罪?老师兄可否教我?”

    银髯叟沉吟了一会,他显然为肖承远这个突然问题,而感到迷惘。当时他只说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孝也。师尊赐赠之物,自然也不能损伤,否则当有不敬之罪。不过…”银髯叟一双老眼在肖小侠身上转了一圈之后,接着说道:“若有不得已之意外,那就当然又当别论了。”

    肖承远躬身行礼,道谢过银髯叟的指示。转而向元济大师说道:“晚辈昔日仗思师恩赐神剑五扇,幸而降伏群魔。今日事隔三年,有人指我徒仗神剑不足为论。晚辈个人声誉何足轻重?恩师威播武林,垂百年不朽,岂能有如此不肖弟子,玷辱他老人家清誉。使长空栈为之蒙羞。”

    说着话,探手腰际,呛当一声,碧雪神剑霍然出鞘。神物利器,果然不凡。顿时映起一股寒光,令人寒意顿生。

    绿忆姑娘站在身旁为之一惊,玉手攀住承哥哥的右臂,低声问道:“承哥哥!你要做什么?”

    肖承远回头笑顾绿忆,说道:“绿忆!你以为我会自裁谢罪吗?我恩师门下,岂有这等懦夫?”转脸向元济大师说道:“请大师面见各大门派之时,便中告知他们,就说武林后进肖承远,不仗神物利器,但凭师傅武功,愿为各位驱使,为武林安宁,而稍尽绵薄。”

    说着话,左手微抬,碧雪神剑宛如一泓秋水,横在胸前。右手扣指掌心,突然中指疾出猛弹。霎时间只听得一阵秋水龙吟,历久不歇。再看时,肖承远手上的碧雪神剑,已经缺了一块,分明是他运用无坚不摧的“弹指神通”最上乘的功夫,将-柄神剑,弹缺一块。

    在场众人,都为之遽然变色。

    肖承远小侠转身又手捧着这柄已经残缺的碧雪神剑,恭恭敬敬地递到银髯叟面前,谨声说道:“小弟弹指损剑用心业已说明,小弟不求老师兄宽恕,但求老师兄能代小弟保留此剑,等到群魔平定之日,小弟再赴君山,在老师兄面前,请求应得之罪。”

    银髯叟怔然看了半晌,才伸手接过碧雪神剑,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师弟用心如此,老朽岂有不明,虽然损坏师门宝物,但是维护师门令誉豪气可嘉。此事老朽虽然担当不起,留待他日,老朽陪同小师弟,再往长空栈,在恩师面前,同领应得之罪便了。只是小师弟如今…”

    肖承远连忙接着说道:“小弟尚有一双rou掌,一把玉扇,弹剑之日,矢志仗以扫荡群魔,以不负恩师五载授艺,四川境内开顶全功之恩。”

    银髯叟点头说道:“一把玉扇,矢志荡魔。小师弟豪气干云,胆色无双,者朽钦佩无地。”突然,坐在一旁的清昙押尼,低低地说道:“太湖庄上,只有珍儿一人,势堪忧虑。肖小侠应即启程返回太湖,以免遭受括苍山之覆辙。”

    肖承远和绿忆闻言,心里一惊,顿时心头沉重万分,连忙对银髯叟及在座众人行礼说道;“多谢清昙老前辈提醒,晚辈不克多留。就此告辞。”

    老化子立即应声说道:“小兄弟!从现在起,我老化子这个跟班可当定了,要走老化子带路。”

    肖承远还没有说话,那边渔礁翁也站起来说道:“老渔寿也拜过了,留在此地也无事可做。洞庭湖上八百顷,还是让老渔稍尽绵薄,送小师弟和绿忆姑娘一程,以表心意。”

    肖承远知道这些老前辈,都是言出法随,当下也不辞谢。匆匆拜别了银髯叟和清昙神尼,以及元济大师。便和渔礁翁,老化子,绿忆姑娘一行,离开君山,登上舟船,扬帆启缆,奔向归程。

    这只船,在渔礁翁的cao帆掌舵之下,趁着下午潮涨风急,竟然平稳如恒,去势如飞。

    肖承远觉得这武功一道,真是无穷无尽。就凭这水上功夫,肖承远又是一窍不通了。

    湖上落日,别饶风光,红日如盘如汤,镶在湖水粼粼起伏的边缘,烧红一湖水色,照亮天际晚霞。景色无边,令人陶醉。只可惜舟上的人,都没有这一份欣赏自然美景的心情。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