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造假大王 (第3/3页)
是张大千所造的。 眼下,在这幅画花鸟图的纸墨上,周夏并没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如果这幅画是张大千所造的话,断然是不会在这些地方露出马脚来的。以周夏这点本领,如果不用系统做鉴定,根本就分辨不出真伪来。 最后,还是要看这幅花鸟图本身的艺术表现如何,才能做出最后的鉴定结果来。 这幅花鸟图,怎么说,给周夏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好。 他感觉,这幅画缺少了八大山人那种神韵。 想要鉴定一幅画,就得弄清楚,画家当时是怎么想的,处于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 众所周知的,八大山人朱耷一生颠沛流离,心怀故国,心中时常愤懑。他丰富的人生经历,饱经沧桑的心态,是仿作者无法模仿的。 即便是最顶尖的作伪者,张大千和万个,他们所做的仿八大山人作品,也不可能和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迹完全一模一样。 这样说起来,可能有些主观唯心,但事实确实如此。 这幅画吧! 周夏觉得,不管是用笔还是用墨,都有些飘的感觉,并不像是八大山人朱耷那种沉厚凝重的感觉。而且,这花鸟虽然和朱耷的作品形似,但其中的气韵,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幅花鸟图,其中这只作为承载精神主题的鸟,就少了那种遗世独立,孤高傲然的气势。 尤其是在仔细欣赏过八大山人的《杜鹃啼血图》,周夏对八大山人那种用笔墨,沁入人心灵,神乎其神的艺术感染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八大山人朱耷,一直被誉为东方的“梵高”但周夏却觉得,八大山人朱耷,比梵高更高一层。最起码,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周夏都能理解他其中所要表达的心境,那种傲然天地间,冷峻,冷逸的风格,也不是其他人所能模仿出来的。 至于这幅花鸟图的题跋,国画大师黄宾虹的题跋,周夏自然不会错过。 他虽然对黄宾虹并不算特别深入研究,但也看得出来,这题跋,的确是真的。 但张大千的伪作上,从来就少不了名人的题跋。 所以,周夏根本就不把这个题跋,当成是鉴定真伪的唯一标准。也不会像一些小白一样,看到有名人题跋,而且确认为真之后,就觉得这幅画肯定是真的。要知道,即便是收藏大家,也会有打眼的时候。当然,他们更多的时候,也会被人情所困扰,至交好友来找你帮忙,总不好不给面子,那就题一个呗。 他们抛不开面子,但给后人的鉴定,就带来相当大的困扰,这可能是他们当初所能料想到的。 经过这样一闹腾,周夏越发觉得,他有必要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这在书画书法作品的鉴定中,实在太过重要了。即便大部分要靠天赋,但后天的努力,也是可以进行改变的。 至此,周夏基本可以断定,这幅画,应该就是张大千这位作伪大师所做的了。 至于结果正不正确,得让系统来做出判定。 系统很快就给出结论“该作品创作于公元1936年。” 毫无疑问,这幅署名为八大山人的《花鸟图》,不可能是真迹,也不会是八大山人的弟子万个所做。其作者,可能性最大的,就要数造假专家张大千了。 做完这幅画的鉴定,周夏感觉精力消耗巨大。 张大千的造假的水平,确实能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但只要多练习,提高自己的眼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还是能够分辨出真伪来的。 方如建看他又做完了鉴定,也过来验收结果。 周夏也没那么多精力绕弯子,也就直接给出结果说“我仔细看过这幅画,纸墨都很到代的样子,从这方面,找不出什么特别的毛病来。但是,我又仔细欣赏过这幅画,总觉得,这幅画,还是少了些东西。不是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少了一些八大山人朱耷所特有的气韵。尤其是这只鸟,感觉精神有些萎靡,和八大山人笔下高傲独立的形象可不大符合。所以,我还是觉得,这幅画是仿品。但这幅画仿制的水平,比刚刚的《孤松图》,要高明出一个境界。” 方如建笑着提醒他“周夏,你不觉得这上面黄宾虹的题跋,确实是真的吗?” 周夏则回答说“题跋是真的,也不能说明这幅画就一定是真品不是?” “那你觉得这幅画,最有可能是谁作的。”方如建知道他还是会坚持己见的,但他还是要问个清楚。 周夏就说“能有这份造假功力的,我能想到的,就只有张大千一个、其他人的话,想要作伪到这样的境地,还是差了些火候。” “我说周夏啊,你不学书画鉴定,真是浪费你的天赋了。怎么样,有没有意向报考这方面的研究生。”方如建哈哈笑道,他这也算是默认了,这幅作品,就是造假大王张大千的作品。(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