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节 (第2/4页)
极了,烦躁极了,他又没个人可以去叙说。他第一次发觉,他回上海探亲,对宗玉苏来说,他是多余的负担、是累赘,对家庭来说,他也是个负担,是个累赘。不是嘛,小玉住在家里,一切都得靠mama照料。他感到家人们虽然都对他很好,饭桌上好菜尽他吃,有了电影票尽他先去看,jiejie、弟弟、meimei每人都以个人名义送他东西,毛衣、衬衫、围巾,爸爸mama还塞给他零用钱。还像上回来探亲一样,他们总把他看成需要照顾、需要体谅、需要人资助的对象。在这个家庭里,在妻子和女儿面前,没有他的地位。因为他还在山乡插队,户口还在外地。 他受不了这一发现,受不了这样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他住上一个多月,就回歇凉寨来了。 玉苏送他上火车时,流着泪对他道,千万千万要设法回上海来。回到了上海,一切都好了。 他也知道这一点,他四处都探听了。是的,一九七四年,闹“批林批孔”运动;一九七五年,又搞什么“评法批儒”;到了这一九七六年,总理逝世了,黄浦江上的大轮船拉汽笛致哀,听说还被禁止和追查。人们都在纷纷议论,一九七六年又要搞更大的运动了,是什么“反击右倾翻案风”国家有那么大事,一个知识青年算啥呢,回到乡下去,好好接受再教育,就有广阔的前程。矫楠听说,随着回沪口子开大,不但独生子女能回,多子女可以照顾回一个。现在还有不少人千方百计想办法让自己生病,为啥呢,可以搞“病退”你有病,有病不能参加农村的“抓革命、促生产”不能成为贫下中农的负担,就可以退回上海。天生有病的,跛子啊、残缺啊,理所当然可以回来。原来去下乡时没病的,到了农村折腾出了病,胃下垂啊、低血压啊、心动过速啊,只要想得出名目,有医院公章,也能回。矫楠有什么病啊,他壮得像条牛,啥病也没有。杀人逃犯“黑鳗鱼”还不是他的对手呢。他要装病都无法装,他只有回歇凉寨继续接受再教育。 苦恼至极地回到山寨,大队主任吴大中又给了他迎头一棒,在群众会上宣布:矫楠经管的米面机房,每年必须向队里交两千块钱。愿干就干下去,不愿干队里另外安排人。 这不是欺负人嘛,吴大中他小舅子经管的时候,一分钱不交集体,队里还得给他开工分、开出差费、开电费。自从矫楠经管以后,两年里每年交队八百元,一分不少,一切杂支还自己承担。况且,队里原先只一台打米机,那台打面机是他去争来无息贷款买的,是他把钱还清的,这台打面机的所有权该属于他,凭啥要交二千。 吴大中才不管他呢,不错,打面机是你矫楠的,你扛走好了,我们照样能买回一台。再说,电线是谁拉的?贫下中农!电线杆子是谁安的?贫下中农!矫楠你赚尽便宜了,这两年让你赚够钱了。我们绝不允许在知识青年中培养“新富农”出现“暴发户” 矫楠有嘴,还占着理,可以争。但你争得过权吗?他不但争不过,还得瞅吴大中的脸色过日子呢,以后真有回上海的机会,比如说上海哪个大学招生的来了,他还得靠吴大中推荐呢! 不过一句话不说,那又显得太软弱了。矫楠冷静下来,权衡再三,平心静气表了态:既然是广大贫下中农的愿望,既然是生产队、大队两级领导作了决定,他服从,他赞成。他愿意负责干下去。这年麦子收成不如买面机那年了,为确保年终能交出二千块,他想请集体再花点钱,安装一台面条机。这样一来,米面机房三台机器,他一个人应付不过来,请增加两个强劳力,和他一起干。 老少社员都喊叫说矫楠讲得合道理,可以同意他的要求。吴大中倒也爽快,转身同歇凉寨的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一核计,马上答复道:可以,就让三个女知青协助你经管米面机房。 这又是jianian猾的一步棋。歇凉寨生产队里,挖煤、烧砖瓦、撵马车、打米等副业劳力,评工分的时候都是比照着同等劳动力算。而一个女劳力,在山寨上每年的工分,最多是一千多分,三个女劳力加起来,队里也只要支付三千多分,只相当一个男劳力的工分。名义上给他加了三个人,实则只付一个男劳力的酬劳,多精明的算计。 矫楠是晓得这点微妙的,但他不吭气了。只觉得一句话为三个女知青争来进米面机房干活的权利,该满足了。这样一来,丁萌萌、余云、聂洁三个人,至少能不去田土挥锄薅土、背灰背粪,干那些她们始终胜任不了的农活了,至少她们能在室内混混日子了。米面机房的活,再重也比日晒雨淋轻巧啊。 尽管如此,他的心头还是极不痛快,整天阴沉着脸,闷闷不乐的。只要一想到他的境遇,想到远在上海的妻子、女儿,他心头就不是个滋味儿。 今天罗兴善的老父亲罗幺公八十大寿办宴席,寨邻乡亲们如此抬举他、器重他,使他陡然察觉,原来众人心头还是雪亮的,大伙儿明知他个人吃了亏,资助了集体,人们是尊重他的。 一旦明了这点,他心头的愁云吹开不少,喝起酒来,也就无甚节制了。瞧,敬酒的又来了。 这回来的是宴席的主人,罗幺公的儿子罗兴善,一个歇凉寨上出名的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