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节 (第3/5页)
这是他同余云谈情说爱逛山路时走过的道,绝不会错。 矫楠信了他的话。 事实也确像他说的一样,费尽力气把两块预制块抬上山巅,只要顺着山巅滚落到山脚,离桥梁工地也就只有一里多地的平路了。 两人讲好,矫楠先下到山脚,去看好滚落下的预制块;郁强在山巅上,搬动预制块往下滚。 第一块沉重的预制块滚下了山坡,一只角深深地插进稀松的泥地之中。矫楠跑了过去,俯身想把预制块摇松之后推出来。 正在他使劲儿的时候,第二块预制块滚落下来了,矫楠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预制块的一只角撞了他的腿肚子,他只觉得一阵剧痛,哀叫了一声,身不由己地倒在地上。 郁强兴冲冲地从山路上跑下来,看到跌坐在地的矫楠脚下一大摊鲜血,吓得那张英俊的脸顿时变了色。 他顾不得两大块预制块了,背起脸色发白的矫楠就跑。跑出一截路,矫楠才察觉,他走的不是去营部卫生所的路,而是在往马哨街跑。 “马哨街上有医务室吗?”他忍着疼痛问。 “先去宗玉苏那儿包扎一下,止住血。”郁强背着矫楠这么个沉甸甸的汉子“呼哧呼哧”喘着说。 “不!不去她那儿!”矫楠喊着。 郁强连头也不回:“算了吧!矫楠,别记恨宗玉苏了,她给余云讲过,你写给她的信,是她父母从她那儿搜去,交给‘死猫儿’的。” 自从“死猫儿”整了郁强和余云,在他俩的嘴里,从来没叫过他一声老师。 矫楠没话讲了。他同宗玉苏有过几次接触,她从没给他解释过。而他,更没有要求她作什么解释。可她解释了。 郁强把矫楠背进了宗玉苏的小卖部,让他坐在一条板凳上。 宗玉苏二话没说,就打开卫生箱,找出了消毒药水、药棉、纱布,让他撩起裤管,半蹲着替他又是擦洗、又是包扎。 还好,只伤着皮rou,没撞碎骨头,没啥危险。但宗玉苏却给他包扎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还把起先抹满血迹的纱布包扎在最外头,顺手拿起一瓶红药水,倒在纱布上。 “你…你这是干啥?”矫楠惊异地问。 “你可以多休息几天。”她仰起脸来,坦率地望着他,眼里闪烁着带点儿调皮的光芒“你们连队的伙食多差啊!一天两顿饭,还没啥菜。‘上顿瓜,下顿瓜,发了工资跑回家。’这是不是那些小民工说的?” 呵,这些她全知道。矫楠定睛望着她,他不由得点了点头。 “可你们的活又那么重,那么耗体力。”她轻轻地补充了一句,转过身去洗手。 郁强这家伙,不知什么时候溜得无影无踪了。矫楠的伤口还在痛,腿脚使不得力,回不了连队去,只好呆在宗玉苏的小卖部里。 小卖部的柜台上,一刻不停地有人来买东西。针头线脑、牙刷牙膏、毛巾缸子、纽扣梳子、罐头瓶酒、糖果小吃,最多的是买烟的,差不多每隔两三分钟就有一个。即使在小卖部的柜台上,都能感觉到动工初期铁路工地上沸沸腾腾的热闹气氛。 宗玉苏几乎找不到空闲同矫楠搭话。直到午饭时,她去一连的食堂里打了饭来,端出两碗剩菜,在后屋的炉子上热了热,招呼矫楠吃饭。 矫楠真恨郁强,这家伙把他扔在小卖部不管了,害得他只好无聊地呆着,吃她的饭。但在心底深处呢,他又有点暗暗感激郁强,不是他,他怎么可能同宗玉苏相对守着两碗菜吃饭呢! 虽说是剩菜,但毕竟是小锅里油炒的,比起连队食堂吃了几十天的煮南瓜片要好吃多了。矫楠好久没吃油炒的菜了,吃半斤饭,把两碗剩菜全吃光了。 宗玉苏偶尔瞅他一眼,告诉他,她白天在马哨街上买点菜,豆腐啊豆芽啊,新鲜蔬菜啊,鱼啊,碰巧还能买到一点猪rou,只是很贵,新杀的瘦猪rou,卖到两块八一斤。买了菜,她在晚上把菜炒好,拨出一半来,留在第二天午饭吃。白天营业时间,实在太忙,抽不出空洗菜炒菜。 矫楠晓得她说的是实话,还听出她说这话有点抱歉的意思,拿剩菜请他吃。幸好他吃得津津有味,也不必解释了。就是在吃饭时,还是不断有人来买东西。 “你这里也不轻闲。”他由衷地对刚卖了两包烟退回吃饭的她说“真忙,没一分钟可坐。” 她点点头:“看不出吧,这小小的商店,每天营业额一千多块呢!下班之前,民兵团后勤处的财务人员,来同我结账,把现金带走。要不,太怕人。” “马哨街上这么热闹,怕啥?” 她苦笑一下:“白天是看不出的,街上人多,大家都是买了东西便走。” “你是说晚上…” “是啊,经常有人来敲门,打酒买烟,问这问那!”她的声音放得很低。矫楠看到她那双凝定般深思的眼睛里,有股莫名的忧郁,仿佛还闪着一点泪光。 谢天谢地,郁强在午饭后总算来接他了。背起他走的时候,宗玉苏送到门口,道: “有空来玩。我这里方便,可以改善一下伙食。” 这句话印在矫楠心上。但在他因腿伤休息的四五天时间里,尽管他很想撑着拐杖,到她的小卖部里去坐一坐,可他还是忍住了寂寞和无聊得发愁的心绪,没到她那里去。他想过,即使要去,也得等腿脚全好了,去向她道谢。 腿伤好了,连队卫生员再不肯开病假条,肯定地说矫楠又能像常人一样去抬预制块了。照高连长预计,全连的男民兵,至少还要赶运半个月的预制块,才够得上几个基坑护墙的急需。 这天傍晚,矫楠拿着两只搪瓷碗,走出工棚去食堂打饭吃。 捧着碗打回饭菜的人已在刨吃了;饭是包谷饭,颗粒包谷混着米煮的饭,山寨上来的农民都吃不惯,边吃边在发牢sao:也不把包谷磨一下。矫楠更不想吃,包谷饭、巴山豆汤,连续吃了半个月,胃口全倒了。巴山豆不易煮烂,炊事班的人偷懒,放了碱;为了驱碱味,又放了不少大蒜。那味儿更难吃。 不吃又怎么办呢? 人要活下去,要干工地上开挖土石方、扛预制块的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