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第1/5页)
第十六章 院宇深沉,黄昏。 深冬无雪。 帘外疏雨滴梧桐,点点滴滴,都到愁人心上。 卧室内温暖如春。 燻炉中刚刚添了几把红罗香炭,炭火燃烧,发出欢快的毕剥之声。 洪叔静悄悄地坐在床外的一把椅子上,愁容满面地看着绛纱帐中半躺着那个纯白衣影。 荷衣去世之后,少爷变得比往日更加沉默。 每个夜晚,做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他都会喝一点酒,然后斜倚在床头,远远凝视天香小几上的一枝闪动的银烛,独坐至夜半,方才就枕。 以前,他独自一人住在这院子里的时候,没人知道他究竟是如何度过这些漫漫长夜。 他只是一动不动地坐着,发呆。 好象自己只是房子里的一件家俱。 那瓶从波斯人手里买来的药还一动不动地放在药房里,盒上封漆如故。 这样阴寒的冬季,他照例老病复发,终日卧床。 “哪个病人需要这盒药,你们只管拿去用。”有一天,他对所有的大夫道。 都明白这药来之不易,所以无人敢用。 行动不便,他每日能做的事情只能是阅读医案,然后叫一个学生将他的意见写下来。 遇到特别棘手的病人,他也会让洪叔送他去蔡大夫的诊室,不能动手,便在一旁指点。 实际上,整个冬季,这样的情况也只出现过三次。 看着他行动如此困难,还要硬撑局面,大夫们的心中都颇觉不忍。 那可笑的幻觉还是经常发生,渐渐地,似乎越来越严重。有所察觉之后,他终日愈发沉默,却时时情不自禁地恍惚起来。 大家都知道,他在内心里喃喃自语,好象荷衣还在他身边时的样子。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是那只放着荷衣所有遗物的箱子。 每到夜深人静,烂醉如泥的时候,他都会拉响绳铃,叫人将箱子撬开。 一遍又一遍地翻检箱中之物。 第二日醒来,他又会叫来木匠把箱子重新钉牢,而且叮嘱他“再加上一把锁” 接着,好象生怕自己忍不住,他冲到湖边,将钥匙全部扔掉。 过不了多久,又是某个醉酒之日,他会将以上举动重复一遍。 第二日,箱子上的锁变成三把,四把…六把。 渐渐地,到最后一次的时候,木匠老刘发现箱盖的木头已全是洞眼,再钉新锁已不可能,只好吞吞吐吐地建议: “谷主,这锁没法换,木头全松了。” “那就换个箱子。”慕容无风淡淡地道。 老刘鼓起勇气,又加了一句: “俺看不如找个铁匠把这箱子做成铁的,然后想法子将盖子封死。这样,您就再也没法子打开它了。” “嗯,说得有理。”慕容无风看了他一眼,双眉一抬:“不过,我还是喜欢木头箱子。” 老刘无可奈何地看着他,心中暗叹,这人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 已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象这样喝酒是什么时候。 只记得那是某个黄昏。 夕阳绚烂,湖面上荷花盛开。 他坐在亭中,只觉得眼前的美景不堪忍受。 只好飞快地逃回屋中,迫不及待地打开酒瓶,仰头狂灌。 现在,黄昏又到了。 他支开身边所有的人。 忍着入骨的疼痛,咬着牙给自己倒满了一杯。 他喝得并不快,只为享受那一份微醺的酒意。 现在无论他干什么,都不想让旁人看见。 一大口灌下去,脑子开始发热,整个身子,飘飘欲仙了起来。 他闭上眼,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自由。 哪怕只是幻觉。 独坐良久,几上烛影微微一晃。仿佛一缕风从窗外漏了进来。 与此同时,他听见了敲门声。 很客气,很斯文的敲门声。 只有懂礼的陌生人,才会这样敲门。 他眨眨眼,努力想把自己从幻觉中拉出来。 两个高大的身影一声不响地来到了他的床边。 他勉强支起身子,靠着枕头,一面醉眼朦胧地看着来人,一面暗忖:为什么谷里雇了那么多高手,唐门的人还是可以自由出入。 唐潜彬彬有礼地道:“深夜来访,并非故意打扰,实是有急事请教。” “有何贵干?” “有位病人命在垂危,想请先生施手一治。” “阁下只怕要等一天。谷里的规矩,重病者以入谷先后为序医治。今天所有的大夫都很忙。”慕容无风缓缓地道。 ——虽并不参诊,每天的医务却是由他一手安排的。谁的手上有什么病人,他都一清二楚。 “所以我们只好来找你。”唐潜一句话压过去:“你好象不忙。” ——岂止不忙,他居然还有闲心喝酒。 屋子里飘着一股酒气。 慕容无风,想了想,道:“人在哪里?” 唐芃道:“我们已将他放进了你的诊室。” 他冷笑:“两位对竹梧院真是了如指掌。” 唐潜脸不改色:“过奖。” 他咬着牙想把自己挪到轮椅上,双臂微一用力,手腕与肘部的关节顿时痛如针挑,只移了几寸,冷汗便已涔涔而下。 听到他呼吸急促,唐潜微微一愣随即对唐芃道:“你把他的轮椅拿到隔壁,我送他过去。” 慕容无风马上道:“你洗过澡了么?” “没有。”唐潜眉头一抬:““恰恰相反,我刚流了一身臭汗,希望你不要介意。” 说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