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神老乡 (第4/8页)
样,所以才吃毒药。桌上人一听讲的是毒药,个个惊讶,以为听错了。谢荣光即补充说,是药三分毒,猛药尤其毒。治病就得服毒,没有办法啊。 其语音表情竟有些惆怅,与常人无异,显出点人情味了。 他居然主动向陈捷发问,非厉声追问,是比较亲切的询问。 “说一说,你这个陈老乡哪来的?” 说他一个三座大山,他记住了此间的一个陈老乡。这人似开玩笑,脸上却无笑意,依旧十分严肃。陈捷怕他再拉下脸训斥,不敢多说,只讲自己农家出身,读的农科,干的农业,春耕秋收知道一点,大政方针领会不够,土话怪话讲起来顺溜,开会念讲稿说正经话嘴角漏风,姓陈说成了姓“神”所以自称老乡,即乡下人。 谢荣光没轻易放过他,还追着问:“什么陈啊神啊的,你这是哪的口音?” 夏玉龙替他解释,说陈捷老家在本市连山山区一带,那边的人真是这么讲话的“芝吃丝”分不清楚,姓陈的就变成姓神了,陈捷刚上大学那会口音可重了,如今好多了,已经没有那么“神”了。 陈捷说这归功于领导的批评教育,还有个人的努力学习。 谢荣光脸上有笑容了,这时候的样子比较和蔼。他感叹,说他早几年到过连山。记得那儿有一条小河,流到镇子旁边,形成一个小湖,狭长形状,湖边长着树,植被不错。陈捷赶紧套近乎,说自己的家乡真是有幸,大领导亲自深入视察过,还记得这么清楚。但是领导有一点小错误,就是该地不把湖叫湖,当地人口音重,管那叫“水蚕”意思是“水潭”他的村子就在水潭边,早年潭水清澈,最深处达数十米。 “他们告诉我湖里有大鱼。”谢荣光说。 陈捷即笑,说当地镇村干部罕见大领导,一朝撞见不免手脚发麻,心里发憷,畏惧不已,所以没敢说老实话。他们家那个狭长深“蚕”里真有一些土特产,但是最著名的土特产不是大鱼,是阿三。村中大人们总拿它吓唬小孩,说阿三藏在潭中,小孩不听话下潭玩水被阿三看见了,顺手就拉下水去。所谓“阿三”其实就是水鬼。当地民间传说,水鬼都是些溺水而亡的冤魂,它们不得超脱投生,必须捉住一个替身溺死,自己才能转生为人。所以阿三们总是潜伏在潭里窥视,随时准备把个活人拉下水去。捉住替死鬼后阿三得以转生,替死鬼就变成阿三,再去捉拿下一个活人。 谢荣光说:“这都是鬼话。” 陈捷赶紧检讨。这时服务员端一盘清蒸桂花鱼上桌,陈捷说不好意思,干扰了领导们的胃口。领导说得对,什么阿三阿四那都是胡说八道,鬼话,大家吃鱼,这鱼不错。 黄江河对谢荣光说,陈捷这张嘴在机关里是出了名的,怪。这干部就是嘴怪,其实办事挺认真。说他陈老乡,真是有点老乡模样。个头小,身材瘦,经常在乡下跑,晒得黑,给他把锄头往地里一站,跟乡亲们确实也差不多,搞搞农办挺合适。这人曾经在乡镇干过多年,农村农业农民都很熟悉。 谢荣光说:“在哪里干过?连山?” 陈捷说他在连山当过副镇长,后来还在邻近的旧城乡当过一届乡长。陈捷特意提一下谢荣光的秘书,说这一次谢副省长来视察,事前省里曾传来一份名单,他一看名单上有王处长,非常高兴。因为当年他在旧城乡工作时曾经见过王处长,有幸认识,当时王处长也是随领导下来视察的。不想这一次王处长最终没有光临,很遗憾。 谢荣光不吭不声,紧盯着陈捷看。陈捷不禁心里发紧,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又说错话,领导是不是准备忽然拉下脸来。大领导神妙莫测,真是说不准。夏玉龙及时在一旁插嘴,把话接了过去。夏玉龙说当年他也在县里。曾经有省里一伙电视记者到旧城乡搞随访,看到路旁几个农民兄弟在聊天,记者叫住其中一个,问这位老乡知道省里发布的某项农业政策新规定吗?该老乡即表示他知道并坚决拥护。记者细细一问,不得了,虽然嘴角漏风,但讲得头头是道。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什么老乡啊,原来就是本乡乡长“神”捷。 大家都笑,于是就议起了记者。谢荣光问这次调研活动通知记者参加了吗?陈捷说通知了。谢荣光问通知了几家?陈捷说本市报纸、电视、电台都通知了。谢荣光说只有市里的?陈捷说省里各主要新闻单位在本市都有记者站,他们也都会派记者来。谢荣光点点头,不再询问。 那时陈捷正喝蘑菇汤,他大汗淋漓,说这汤真是烫嘴。席间他跑出门去,声称是要落实一下下午的安排,其实哪有什么安排,他是去救火,喊人,紧急调度。做什么呢?通知记者到场。 这一次谢荣光所率调研组到本市,内容是“农业产业政策调整”调研组成员来自省里各涉农部门。类似调研活动不属于特别重要的公务活动,媒体可报可不报,视情况而定。此前夏玉龙交代调研事项时,从未跟陈捷提起需要通知记者随同。加上谢荣光强调不让接不让迎,不摆酒不要陪,让陈捷觉得该领导这一次搞的不只是农业调研,还有些像是廉洁从政优良作风标兵示范了。所以他压根儿就没跟媒体打招呼。哪想人家大领导不喜欢官员迎来送往,却很欢迎媒体参与活动,看起来还多多益善。陈捷在饭桌上一听其言,知道大事不好。当着谢荣光的面很畏惧,不敢承认全无计划,唯恐他当场发作,只好硬着头皮无中生有,回头才赶紧安排。 午餐后走出餐厅,夏玉龙给陈捷使眼色,让他还要保持警惕。夏玉龙提醒了一句,说话适可而止,怪话不要太多。阿三阿四什么的,不要讲了。 陈捷说明白。 他也问了夏玉龙一句,说王处长呢?怎么这回没跟来? 夏玉龙说本来要来的,名单都打上去了,临时有点事。 “干吗老问他?”夏玉龙问。 陈捷说知道大领导不好对付,指望他帮点忙。也算故人了,当年有幸热烈欢迎,共同战斗过一个晚上,留下了一些伤痕。从那以后再没见过面,本来也未曾想念,事到临头才忽然想念起来。 “这些年他一直跟着谢吗?” 夏玉龙说是的。这个王不简单,谢特别欣赏,带过来带过去,总在身边。秘书就像鞋子,对脚的好走路,总穿着。不对脚的哪会再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