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大雨落幽燕 (第3/5页)
起:“只有靠自己!秘密行动…”便是一番低声吩咐。 王陵一拍双掌:“妙极!我打头!” 暮色四合,蓟城倏忽陷入了无边暗夜之中。虽说已经复甦,但蓟城毕竟商旅萧瑟,还远远没有如临淄大梁咸阳那般繁华的夜市,加之春寒料峭,国人还未从窝冬期回转过来,天一黑便关门闭户歇息了。寻常人家要节省灯油,甚至连偶然的夜间劳作也是摸黑,更不用说睡觉不点灯了。如此一来,白日闹哄哄人流四溢的蓟城一入夜便是万籁俱寂一片茫茫昏黑,惟有王宫的点点灯火点缀出星星暖意了。 在王宫的星星灯火中,王宫边墙的一点灯火闪烁着昏黄的微光,在远处宫殿明亮的大灯与游动内侍飘忽的风灯下,这点昏黄的微光几乎是难以觉察。就在这昏黄的微光里,一个身影倏忽一闪便飞进了高墙。片刻之间,又是一个身影闪过,墙内便响起了两声短促的旱蛙鸣声,墙外也跟着响了两声,一切便归于沉寂。 借着远处的隐隐亮色,可见四面大约一人高的土墙在高大的砖石宫墙下围成了一座小庭院,墙边一座低矮的茅屋窗户摇曳着那盏豆大的昏黄灯光。白布窗上映出一个细瘦身影、一把短剑与正在擦拭短剑的细长手臂。 院中响起轻盈的脚步声,一个女子身影走到茅屋前,高挑丰满却又婀娜窈窕。 茅屋内传来沉稳清亮的声音:“母亲么?进来便是了。” 门无声地开了,女子飘然进屋,清晰的秦音便传到了庭院中。 “稷儿天天拭剑么?父王赠你这把剑,硬是让你磨拭得薄了三分呢。” “母亲,好剑当磨砺,锋刃方可出。” “稷儿,你已磨了六年,娘都替你忧急了。” “母亲莫急,总会回到咸阳的。嬴稷杀敌立功,给母亲在渭水边建一座大庭院。” “稷儿,娘不想你建功立业,唯愿不要老死燕国…能回咸阳,此生足矣!” “母亲。我明日请准乐毅,给你猎一头狼回来!” 正在此时,一支袖箭从墙根茅草中飞出“嘭”地扎到茅屋门额正中! 那个细瘦身影开门而出,不慌不忙立于门外向院中打量着:“为质于燕,嬴稷母子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何方客人?不妨请显身了。”虽然少年音色,却是稳健冷静。 庭院中却无人应声。细瘦身形微微冷笑,回身拔出门额袖箭,便反身掩门进了茅屋。片刻之间,细瘦身形开门走到廊下向院中一拱手:“既是故人光临,请了!” 一个声音却在他身后:“王子请了。” 细瘦身形回身,却见一个威猛凌厉身穿翻毛羊皮短装的胡商站在眼前,目光一亮,脸上却是淡淡一笑:“无论你是谁,都是我消遣长夜之高朋,请入茅舍一叙。”便将客人让进了茅屋。 翻毛羊皮者进屋四面一瞄,拱手低声问:“敢问王子,此间说话透风否?” 细瘦少年依旧一脸淡然微笑:“买卖通天下,何怕透风?” 翻毛羊皮者一抖手腕,羊皮大袖口中滑出一物突然一亮:“王子可识得这面令牌?” 灯光摇曳,一面比手掌略大的青铜镶黑玉牌赫然在目,黑汪汪玉牌中一只白色纹路的展翅苍鹰分外夺目!细瘦少年目光骤然锐利,眼盯着玉牌,一只右手却熟练地捞起腰间板带上的一串佩玉,摘下了一片青铜镶边、白玉黑鹰的玉具举在手中伸了过来。翻毛羊皮者的黑玉牌与伸过来的白玉具一碰,只听“叮嗒!”一声轻响,玉牌玉具便合成了一方白底铜边镶黑玉白鹰的令牌。 翻毛羊皮者:“山河既倒!” 细瘦少年应声答道:“老秦砥柱!” 翻毛羊皮者肃然深深一躬:“在下千夫长王陵,参见王子!” “千夫长?”细瘦少年目光一闪,正要说话,却闻高大书架后女子声音冷冰冰道:“足下不是胡商么?要开甚价?”随着话音走出一个高挑婀娜的布衣女子,竟是一脸冰霜。 王陵肃然拱手:“王妃无得起疑,秦王特使便在你身后。” 女子蓦然回身,却见书架后走出一个身形敦实散发无冠的布衣后生,竟是大吃一惊!方才她也在书架之后,何以却毫无觉察?正在惊疑未定,便见布衣后生深深一躬:“前将军兼领蓝田大营暂掌秦王兵符并北上特使白起,参见王子王妃。” “多方执掌,倒是难得也。”细瘦少年揶揄地笑了。 “王妃王子疑心千夫长之职与王命无法匹配,白起故而禀报全职,无得有他。” 细瘦少年一怔,常挂嘴角的那丝揶揄微笑竟倏忽散去,不禁便肃然拱手道:“特使正气凛然,嬴稷多有唐突,尚请见谅。这是嬴稷母亲芈王妃。”自申两人身份,显得分外郑重,竟全然不象一个少年王子。白起正要说话,布衣女子却淡淡漠漠道:“将军果是使臣,何须以此等行径前来?” 白起平静道:“燕国邦交大局正在暧昧之中,不得已出此下策,尚请王妃见谅。”说着便从怀中拿出一只精致的皮袋,从皮袋中抽出一个细长的卷轴“王子王妃看完这道王命,当能理会何以不能公然请见燕王?”说着便双手递过密封卷轴。 “我来。”嬴稷正要接过,芈王妃目光一闪便双手接过了卷轴,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方才走到那张粗简的白木书案前用一把刻简刀拨开泥封,将卷轴打开递给嬴稷。白起看得仔细,明知这个芈王妃的警觉仍未解除,仍然是大为敬佩。常在异国,身为人质,没有这份永不松懈的警觉,大约也无法在动荡不宁的燕国生存下来。 便见嬴稷接过打开的卷轴,只浏览得一遍便木然愣怔在那里了。芈王妃惊讶地走了过来,从嬴稷手中拿过羊皮纸,只见几行暗红的血字触目惊心: 大秦王遗命: 本王壮志未酬,惜乎角力举鼎而死。王弟嬴稷文武并重性格沉稳,深得父王器重,特传王位于嬴稷。弟受命之日,当火速由前将军白起护送回咸阳即位。返秦事宜悉听白起部署定夺。 秦王嬴荡二年春。 芈王妃双手微微颤抖,尚未放下诏书便向白起深深一礼:“将军肩负大秦兴亡,涉险犯难而来,芈八子铭记心怀。”白起慨然拱手:“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此时王陵已经搀扶着嬴稷在案前坐好,白起便是肃然一躬:“新君在上,白起参见!”嬴稷眼中已是泪水盈眶,扶住白起哽咽着:“将军,父王呢?王兄他却是如何便,便撒手去了…”芈王妃也是唏嘘拭泪,目光询问着白起。嬴稷母子在燕国五六年之久,秦国发生的突然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