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_第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6/6页)

到手。这样的事情我们见的也太多了,所以不理他们。谁知今天我们开着车要来划线了,那伙人把我们围住,再一次提出要保护费,双方发生了争吵,我们的车都被他们推到了路旁的水田里。”

    闻言,毕云天也没说什么,到路边一家私人小旅馆住下,吩咐身边的人不要把自己的行踪告诉南安县的领导。夜里毕云天跟小陈换了便装,以收购药材的身份去了桐木村。一打听,原来村里有一个叫毛哥的,常年养着一帮不三不四的烂崽,不仅在地方上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还常常以收取保护费的名义,对过往车辆和生意人敲诈勒索,谁不从就割谁的手指。受害人告到县公安局,公安局来人把毛哥抓进去后,三两天又把他放了,他回来后便变得更加猖狂。原来南安县的公安局长跟毛哥一起当过兵,有一次为了驻地镇上的一个漂亮女人,公安局长喊上毛哥跟外省兵去打架,竟然用枪打伤了人家的小腿。这样的事情无疑是要开除军籍的,不想毛哥的哥们义气重,把什么都揽到了自己的头上,结果毛哥被开除回到原籍,那位公安局长则继续留在部队,慢慢转干升至营级军官,后来回南安做了公安局长,毛哥也就靠着这个靠山成为本地一霸。

    把情况摸清楚后,毕云天当天夜里就给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打了电话,第二天刑侦大队就开了警车过来,避开南安公安部门,把毛哥一伙直接逮到了市里,南安路段的征地工作这才落实下来。

    这里才松了一口气,一个叫做杨家镇的路段上又遇上了麻烦。负责杨家镇路段施工的人找到何卫国,何卫国放下手头的事,带了几个人赶紧跑了过去。杨家镇是一个小集镇,座落在山脚下,原先的公路盘山而行,从镇上直穿而过,镇上的生意也因此比较红火。扩建后的公路如果再走镇上的老路线,就得绕一个不大不小的弯,为了拉直公路,也为了节省经费,工程师就把线路改到了镇后。为此镇上人多次到工程指挥部要求,还是按老路线走,并且征多少地,镇上一分钱的补偿都不要。这样大的工程当然不是说改就改得了的,指挥部的人不可能答应他们的要求。后来堆土机开到杨家镇地段,杨家镇的人纷纷出动,蹲到地上挡住推土机,不准再往前开。他们的理由是这里是杨家的祖坟,推土机如果再前进一寸,他们就砸烂堆土机,并且要集体上访市委。

    何卫国他们到了现场,双方公说公的,婆说婆的,根本就说不到一处去,差点打将起来。何卫国几个人只得狼狈而逃,匆匆来搬毕云天。本来毕云天这天正在参加常委会,研究市人大报上来的来年全市人大会议的经费预算,听何卫国说得急,只好跟高志强说一声,辞会出来。

    赶到杨家镇,远远看见双方的人还在那里对峙着,毕云天暗想,就这么走过去,恐怕于事无补,于是带着何卫国几个沿着旧路去了镇上。下车后,迎面便是高耸的杨家祠堂。只见祠堂大门上方杨家祠堂四个大字写得方方正正,深得欧体精髓。而大门两边那天高地厚国恩远,祖德宗功师范长的联语,也是同一种字体,显得豪迈大气。

    在祠堂周围转了一会儿,毕云天几个就沿着一条石子小路往镇上走去。绕了两道弯,当街一个四合院子,院前一个大槽门,槽门两旁又写着一幅对联。毕云天站着不动,将那幅对联又是一阵好瞧。便急得一旁的何卫国直嘀咕,这个毕市长倒有意思,人家请他来解除纠纷,他竟没事人一样到这里欣赏起对联来了。却不好说什么,只得候着,看毕云天到底会捱到什么时候。

    毕云天当然知道何卫国的急,但不理睬他,一心只盯着那对联不放。那字同样是杨家祠堂门上的字体,毕云天轻轻念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念毕,低头琢磨了片刻,心想写这字的人一定是个智者。

    刚好有两个妇人从一旁走过,毕云天就叫住她们,问这槽门上的字出自何人之手。其中一个妇人说:“就是这家主人写的。”毕云天问:“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答曰:“是医生,在镇上开了好几家铺子呢。”毕云天说:“他多大年纪了?”回答说:“也就三十多吧。”

    毕云天心里就有了数。如今的年轻人已经没心事练习写字了,这个三十多岁的人竟然写得一手这样的好字,又在镇上做着医生,一定不是等闲之辈。

    毕云天不再犹豫,抬手推开槽门,走进院子。

    便闻一股nongnong的药香扑鼻而来,毕云天不觉吸了一下鼻翼,叹道:“如果在这个地方住上一阵,一定百病皆除。”话音未落,一个年轻人就从屋里走了出来,热情地笑道:“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快进屋快进屋。”

    进屋坐定,有人就献上了烟茶。因为知道主人是医生,毕云天就笑道:“杨医生家道兴旺啊。”杨医生说:“承蒙夸奖。客人怎么知道我是医生?”毕云天说:“闻药香而知主人之业。”杨医生说:“客人好灵性。看客人红光满面,气色上佳,也不像有什么病痛,找我做医生的,有何见教?”毕云天说:“我就是来看病的。”杨医生说:“什么病?”毕云天说:“心病啊。”

    杨医生摇摇头,说:“我只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并不知道医心病。客人可要多加原谅。”毕云天笑笑道:“我知道杨医生有一个方子,可立即治好我的心病。”杨医生有些迷惑,说:“什么方子?”毕云天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杨医生说:“你是想让我写幅字,是吗?这不行,我这字登不了大雅之堂。”

    接下来毕云天就顺着颜筋柳骨欧体,跟杨医生一路聊了下去。在这样一个偏村僻壤,杨医生从来就没有机会跟人去谈什么书法,因此毕云天一说起这个话题,还不正对了他的路子,让他喜不自胜起来?两人就这么聊开了,聊得十分投缘,最后不知不觉就聊到了镇后的公路。直到此时,杨医生才意识到了毕云天的真正来意。

    毕云天一点也没估计错,事情的幕后cao纵者就是这个非同小可的杨医生。杨医生已经完全接纳了毕云天这个不速之客,所以他毫无折扣就跟毕云天达成了共识,在镇后的新建公路两旁规划一个新镇,路旁的地皮门面采取拍卖的办法,卖给愿意要门面的人,公路指挥部适当补给一点建设资金。余下的事就好办了,由何卫国代表公路指挥部和镇上签订合同,公路建成之时,就是新镇落成之日。

    这事是双方互利互惠的大好事,毕云天高兴,杨医生也高兴,纠纷得到圆满解决。毕云天临离开杨家镇的时候,杨医生真的拿出宣纸,书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事练达即文章几个字,双手递到了毕云天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