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巫界 (第11/16页)
满整个城市好像天降黑雪,伸手抓住一张页片你还能感觉到它的热,还能从它奇异灰黑反白中读到字的碎片,当热度消散,字片也在你手中变成灰烬。’ 只有会被火烧毁但仍存留的,是的自火中救出的,才能让人学习到某种必要性,某种可能永远失去无法取代之物的必要性吗?神圣之书。(全文完) 关于《巫言》--不愿就此结束的书写/唐诺?文 守护人朱天文,是三三诸人中最后一个得到自由的,这样认真的缓慢没什么不好,这使得年少时日有价值,使他极大化,不恍如一梦。 对于朱天文,多年以来我个人一直有某个特权,可以极近距离的“看到”她。但基于某种不易讲清楚的理由,我不大愿意引用朱天文生活中的、不防备的话语,尽管这其实也不多;朱天文是标准那种下班不谈公事的人,几乎绝口不提自己作品,尤其是书写途中的作品──有些书写者期待从听者脸上找到某种确认,像某种新配方化妆品香水的试用填问卷;有些书写者则彻彻底底封闭自己,唯恐担心常识的天光随杂语渗入,曝白掉未成形作品的层次、纵深以及那种朱天心所说的夜间奇异飞翔。想象的梦幻之鸟很胆小,很容易被惊跑,而且,书写的魔法有一部分是魔术是诡计,需要暗中布置,泄露出去就瓦解掉不值钱了。 下不为例。《巫言》进行途中,我曾听过朱天文亲口这么讲,彷佛回转更早先的自己,更像要记住一个具体生动的心中图像。她说她一直想写成一部不要“盛极而衰”的小说,像她小时候读《水浒》、读《战争与和平》、读每一本小说看到的总是那样。娜塔夏成了个温和的、眼睛追着小孩跑、还有点发福走样的少妇,本来就很胖大的皮耶更是胖大得成了个昏昏欲睡的俄国佬,好像什么事都如梦蒸发再想不起来了;或者像波赫士那样几乎得靠着存留不住的童心才可能读到的,在艾丽斯的奇遇里,不是树洞加扑克牌那次,而是后来镜子加西洋棋那次,那位总不断从自己马上跌下来、笨拙但温柔的白棋士陪着艾丽斯走出迷途森林并道别,棋子不能越界,也意味着旅程不能再横向离题蔓延下去(藉由童谣等语言的声音、形状和气味),白骑士知道自己是艾丽斯梦中的人物,而艾丽斯要醒过来了,波赫士说那真是让人悲伤。 但朱天文说,现代小说怎么写都是多疑的、拆穿的,而且一写成一个当下,它就是一纸图像了、就是照片就是回忆;它可以静止,但无法进行下去。〈世纪末的华丽〉时她试过一次不成,只能强加意志的留一个顽强的尾巴一句狠话,《荒人手记》时又试了一次,还是只能在最后说“因此书写,仍在继续中”她开始在想,这样的盛极而衰若属时间的必然,那是不是应该而且可以把线性进行的时间给打断甚或完全舍弃掉?朱天文说她能想到的是星空这样的东西或说意象,不是拚贴成的一层星空图,而是,朱天文用了吴清源的话,是那种“当碁子下在正确的位置时,每一颗看起来都闪闪发光”的星空。 我得老实说,听朱天文这番难得也不免零乱、但光点闪烁的话时,我想到的首先是公西华,孔子学生的那个公西华。老先生喜欢没事时要学生盍各言尔志的说话,公西华有鉴于子路和冉有两人(〈世纪末的华丽〉和《荒人手记》吗?)的口气太大,说他只想在宗庙之祀或会同之事的舞台上扮演个“小相”(小小的司会或司仪),孔子笑起来揭穿他,宗庙之祀是天子才能做的事,诸侯会同一样是跨国的难得盛会,而且你说干个小司仪,难不成另外还有个大司仪? 我的意思是,这样有更容易吗?若依我个人看,这当然是更难的,因其回转文学、回转小说书写的缘故──“回转”这词也许用“停留”、竭尽力气的停留要妥当一些。 《帕洛玛先生》的最后面,帕洛玛冥思着人类世界人类文明的死亡一如个人的一死一样终归无法逃遁,精采的说他“准备要当个满怀怨气的死人”,不愿意屈服于死亡这个固定不变的刑罚一如不愿意在刽子手面前求饶诬指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事物(包括直面死亡所有可想而知的痛苦和悲伤),这意味着他不要任何宗教性的忏悟、宗教性的死亡驯服好得到平和无惧或甚至还可以喜乐,这些种种卸除负担的方式其实是否决了生命一场和你热爱的、认真相待的所有东西,取消了意义及一切可能的痕迹,把人生化为无内容无实体的一瞬。帕洛玛先生以某种文学的方式、文学的诡计扺住死亡、停留下来并反向而行──“帕洛玛先生想着,『如果时间要有终点,它就可以被一个瞬间、一个瞬间的描述,但每个瞬间在描述时都会延展,因而再也无法看到它的终点。』他决定着手开始描述自己一生的每个瞬间,而在他能够完全描述完之前,他将不再想到死亡。就在那个时刻,他死了。” 朱天文如何看待帕洛玛先生这样深刻但明亮的文学诡计及其极限呢(帕洛玛先生死了,并未继续)?以及,回过头来朱天文究竟怎么想朱天心的《漫游者》(末日/黄金之书?)呢? 我自己是很喜欢朱天文所说的“正确位置”,就像我一直认为中国古来对于太平盛世最好的描述,正是素朴如几何学、毫无行为规范意图的星辰日月的位置都对,风霜雨雪来的时间和分量都对,万事万物以及人都各得其所,几乎是权利的,而不是义务的;是知觉乃至于认识的,而不是制约的。这是颗粒的、微尘的偌大空间感,如卡尔维诺所惊叹的,星球竟可以因为引力平衡而飘浮空中(“『空』与实体一样具体。鲁克瑞修斯关注的焦点,就是要避免事物的沉重把人压垮。甚至在判定主宰一切事件的严厉机械法则,他也觉得必须让原子出乎意料的偏离直线进行,方可确保原子与人类的自由。”)。 “那时,台风把树兰整个吹到对邻始终密闭的廊窗外,二楼我窗前遂空掉一大块好像亚马逊雨林又消失了一块。而雨林里每死去一名巫师,就像又烧掉了一部文库。”──这是小说末尾〈巫界(2)〉的开头。〈巫界(2)〉,依我个人看,是相应于书写老爹之死〈巫途(2)〉的另一处“重”章节,藏放在朱天文总是显得太平等、呈平行并列的诸章节中。此刻巫界其实就是朱天文写小说的书桌,几年前《印刻文学生活志》创刊时侯孝贤来拍摄过成为一支没几个人看到过的传说中广告影片,而此刻的小说画面则是桌前窗台上的所谓“绝世宝物们”,其实我们凡俗之眼仔细看都只是朱天文善于收藏的寻常不甚值钱小物件,如一方柏林围墙石(六马克),如购自京都嵯峨野诗人芭蕉旧居落柿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