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燧发枪 (第2/2页)
也懂就是将汞溶在硝酸中生成硝酸汞在有过量硝酸存在下与乙醇作用而生成雷汞。 问题是硝酸和乙醇在后世可以直接弄到但在大宋要弄出这两样东西却又不简单了他也只能把方法告诉军器监让工匠们慢慢去试验什么时候能弄出来鬼才知道。 因此他现在只能制作前装燧发枪采用米尼弹。 这两样是前装步枪的极致有这样的武器大宋已经足够横扫全世界了。 米尼弹是一种圆头柱壳铅弹这种子弹比步枪口径略小可以很轻松的用推弹杆推入枪膛。大大提高了射速解决了前装步枪装弹时由于子弹过大导致塞不进枪管、或堵塞枪管的难道。 米尼弹弹体周围在螺纹以配合膛线子弹底部有一个圆锥形的空洞用一个木塞堵住洞底; 射击时火药气体冲击木塞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子弹底部迅速膨胀紧贴膛线封闭弹头与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 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的压迫下高速旋转提高子弹的射程和精准度。 原来的历史米尼弹出现之前。滑膛枪是实用的武器而线膛枪只是一种实验性武器线膛枪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刻有膛线前装子弹很难保持枪膛闭气性威力大打折扣。 为了取得良好的闭气性线膛枪子弹往往做的口径与枪口径持平或略大因此装弹时极其费劲; 往往需要用锤子来捶打推弹杆才能将枪弹推进到位结果这往往导致更危险的枪膛破裂。 有了米尼弹这一切都不再成问题。 杨逸看了看。工匠们制作米尼弹头的方法是注好钢模钢模分下两片每个钢模有一排计二十个弹头模孔铅本身就比较软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更软。可以直接压入弹模中做成弹头的模样掀起钢模片取出成形的子弹然后再用人工加装弹头底部的木塞。 这样制作虽然繁琐一些但在手工制作的时代。这已经是非常快的了。 杨逸拿了十发制作好的子弹和朱时增以及主管枪炮作坊的工匠来到试验场他亲自撕破纸壳装药、装弹用推弹杆压实。 米尼弹比枪膛略小但塞入枪膛时要有一种凝滞感才行若是因制作不规模导致弹头塞入枪膛时过松就需要再把纸壳塞入压实防止子弹在瞄准时掉出来。 好在军器监聚集了大宋最好的工匠杨逸压入弹头时感觉不松也不紧刚才这就无须再压纸壳了。 试验场五百步、六百步、七百步各置有一个木靶杨逸先试五百步的木靶; 瞄准。 扣引扳机。 夹有燧古的击锤重重地打在火门边; 呯! 枪口冒出一股硝烟的同时远处的木靶传来轻微的撞击声! 再来杨逸连放了三枪分别命中远近不同的三个木靶而时间大概还不到一分钟。 也就是说这种燧发枪射速至少可以达到每分钟分四发对此杨逸已经非常满意了。 以这样的射速再加三段射击法完全可以形成一道不止息的火力网这将成为骑兵的恶梦。 朱时增见他cāo作起枪械来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不禁有些奇怪但想想连图纸都是给提供的也就释然了。 “走!去看看射击效果怎么样?” 杨逸不管朱时增想些什么率先向木靶奔去。 五百步那块木靶被完全射穿六百步的木靶子弹钳入一半七百步的木靶只留下一个不深的弹痕子弹连镶入木靶都做不到。 大宋的一步大至相当于一点五米左右也就是说军器监研制出来的这种燧发枪有效杀伤射程大概在七百五十米到八百之间! 够了! 大宋和各项技术其实不比明朝差明朝能造出火枪来现在大宋的工匠在自己的指点下造出燧发枪这不奇怪。 但尽管杨逸早有心里准备真正试验了燧发枪的威力后他还是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有了这样的利器再凶狠的骑兵都只有挨宰的份。 朱时增他们倒是显得很淡定离第一支燧发枪造出来已经两个月了他们早就试过威力现在自然不再激动了。 “对了朱大人现在军器临一天能制造多少枪弹?”杨逸突然问道。 问到产量朱时增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杨大人现在军器监一天大概能制造三十支枪两万颗子弹若是加大投入产量应该还能提高不少。” 杨逸又问道:“每支枪制造成本算出来了吗?” “大概在一百二十贯左右。” ps:亲们月底到了有票的别忘了投俺看了一下这个月到现在就14张月票900张推荐票太丢人了昊远自己都不都不好意思看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