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几搏_西部人节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西部人节选 (第3/14页)

走了过去。

    李铁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三四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和几个小男孩在玩捉迷藏。她们都赤条条的,一丝不挂。

    李铁军吓的掉头就跑。

    一帮光着身子的女孩男孩听到动静,都跑过来看狼狈逃窜的李铁军。

    李铁军边跑边自言自语:“她们为啥不穿裤子?”

    21.北京周恩来总理办公室日

    周总理正在接毛主席的电话

    毛主席:“西北的那个有色金属基地怎么样?”

    周总理:“主席,那个孙佩其不简单呀,喝苦水、‘干打垒’房子办公、三多三少很快就成为了历史。”

    毛主席:“那三多三少哇?”

    周总理:“风沙多、狼多、戈壁多,房子少、人少、水少。”

    毛主席:“好哇!还要厂多人多贵金属多,还有什么困难吗?”

    周总理:“按照主席关于支援大西北的指示,我们在上海调了一个万人针织厂、一个万人棉纺厂到西北的有色金属基地去,估计这一两天就到了。”

    毛主席:“好!一举两得,添补了西北针纺行业空白,还真正支援了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周总理:“是这样,主席。…”

    毛主席:“恩来呀,目前我们必须打赢两场战役。一是抗美援朝战争,二是有色金属工业建设战争。你告诉孙佩其,新中国需要铜、铁、金、银、镍等有色金属呀,让他们早日炼出有色金属来,让美帝国主义看一看不断强大的中国!”

    周总理:“主席,你放心吧…好!我随时向你汇报。”

    周总理对秘书:“要孙佩其同志的电话。”

    22.小龙山里日

    烈日当空,万里流火。

    孙佩其头上的汗水刷刷地往下流着。

    陈教授浑身上下都让汗水浸透了。

    吕泰山把脖子里的毛巾递到了陈教授的手里:“擦擦吧。”

    所有的地质人员都汗流浃背、汗流如雨…

    23.吉普车旁日

    见李铁军提着空桶跑来了,两司机都很吃惊。

    他们朝李铁军的后边看,啥也没有。

    两人迎了上去。

    司机甲:“李师傅,咋了?火烧屁股似的。”

    李铁军:“不得了了!”

    两司机:“到底怎么了?”

    李铁军:“她们,十四五的大姑娘了,都没穿裤子。”

    两人大笑不止。

    李铁军:“笑什么?”

    司机甲:“这里穷得一羊皮拉不起个柴花子,那有钱扯布穿裤子。别说她们,这里的大人都两口子穿一条裤子,谁下炕谁穿。”

    李铁军:“不对,我听说这里富得流油哩。”

    司机甲:“师傅,你说的是吕九庄村吧?吕九庄村当然富了,他们有个好村长哩,所以才富。”

    24.新川峡有色金属指挥部日

    孙佩其秘书接电话:“孙师长陪着陈教授等人进山了…对。请您转告总理…好,我马上给师长汇报,让他明天早上八点候接周总理的长途电话。好的。”

    25.小龙山脚下日

    孙佩其扶陈教授坐在了一块石头上。

    吕泰山拣起了一块石头,欣喜地跑了过来:“孙师长,看,就这种石头。”

    孙佩其惊喜的:“孔雀石?”

    陈教授忽地站起来:“孔雀石?”

    孙佩其把石头交到了陈教授的手里:“是孔雀石,一点不含糊!”

    陈教授兴致勃勃:“找到了,找到了,是它。”

    孙佩其:“我们可以断定,小龙山中有铜镍矿床。这里是宝地,新川峡戈壁滩南边的小凤山中是已经探明的大储量铜矿,北边的小龙山中肯定是铜镍矿床。”

    陈教授:“这么有把握?”

    孙佩其:“这块石头和加拿大镍矿的矿石标本如出一辙。我在清华读书时,李教授让我们看过。”

    陈教授:“不亏是严师手下的高徒啊。我同意你的意观点。”

    26.戈壁滩日

    孙佩其等人高高兴兴边谈论镍矿边走。

    孙佩其发现陈教授嘴唇上一层黑皮:“陈教授,…吕村长!”

    吕泰山:“师长。”

    陈教授:“没事,我…我能坚持。”

    孙佩其:“吕村长…”

    吕泰山:“师长,我有办法。”

    吕泰山指着近处的沙漠:“在沙漠的边缘,有一种植物,吃了它能解渴还能解饿。”

    陈教授喜形于色:“有这么好的植物?吕村长,你这‘望梅止渴’的办法好。”

    吕泰山:“曹cao的‘望梅止渴’是水中捞月,而我的‘望梅止渴’确是井中取水。”

    孙佩其:“吕村长思维敏捷,文如泉涌啊。陈教授,跟着吕村长走,去井中取水,解渴去也!”

    孙佩其模仿戏中的言行把众人惹得哈哈大笑。

    陈教授也来劲了,摔开了孙佩其的搀扶,大步走在了最前面。

    孙佩其:“看来吕村长的‘望梅止渴’法果然高曹cao一筹啊。”

    大家瞅着陈教授哈哈大笑,走路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27.火车闷罐子乙车厢日

    于振中望望没精打采的工人们:“同志们!”

    斜躺横卧的工人坐了起来。

    于振中:“大家振作起精神来!我们马上到达目的地了,精神状态要好一点,别让人家看着咱们就像打了败仗似的。啊?”

    工人甲:“厂长,这越往西走越荒凉。我怕。”

    于振中:“怕什么?”

    工人乙:“怕走进深山老林啊!”工人丙:“深山老林?有林就好了。再往西那里尽是大沙漠,荒无人烟!”

    于振中:“怕了?”

    工人甲:“怕到没有怕。”

    于振中:“那唉声叹气干什么?我看呀,你们是怕了,怕得不得了!就算是深山老林,就算是戈壁大漠,就算是荒无人烟,那又怎么了?啊?”

    大家不语。

    于振中:“你们说话呀!啊?怎么不说了?啊?我们口口声声、口若悬河,说什么,到西部去,到边疆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可是还没有到战场,还没有到阵地上,就草鸡了,就草木皆兵了!要是在战场上,你们一个个打了退堂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