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节 (第4/4页)
己,包括自由地损害和杀死自己。所以不让一个对自己完全有控制力的成年人拥有毒品,实在很荒谬而且不现实。一发子弹可以打死一个人,但是一包毒品,只要对方拒绝接受,就杀不死人。所以毒品比枪,脾气要温柔和气得多。这完全是私人的嗜好。就像有些糖尿病人,需要终生服用胰岛素一样,有些人,需要终生使用毒品。我对这一点,抱深切同情。 如果要纠正他们,首先应纠正人格。不知你们注意到了吸毒人的长相没有? 毕瑞德讲话时,有浮想联翩的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范青稞和孟妈面面相觑。范青稞发现孟妈在审视自己的脸。真是晦气。可是有什么办法?既然你住了一回这种医院,你就得一直维持这种特定身份。 范青稞索性把脸端端正正地对准二人,一会儿偏向这一边,一会儿偏向那一边,像那种会自动摇头的电风扇,让他们看个够。 瑞德说,范女士一进来,我就目测过了。不标准。这让我很失望,几乎怀疑你是一个冒牌货,范青稞赶紧转移话题,谈谈你的研究成果吧。 瑞德说,那都是从白种人取得的资料,井底之蛙。 范青稞有点高兴,她终于发现了毕瑞德中文中的破绽,比如这个“井底之蛙”就用得不是地方。他应该说“一孔之见” 老外毕竟是老外。 瑞德说,他们的头发一般比较稀少,脑袋小,或者是看起来颅骨的体积虽然不小,但是骨质比较厚,里面能够容纳的空间还是不大,就像… 瑞德四下里睃寻,看到了茶具,就说,对了,像皮很厚的瓷壶,装不了多少水…他的上颌和颧骨猛烈地前凸,好像在猿到人的进化旅途上,只走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眼眶比较大,耳朵也比较大,牙齿的间隙也宽,这都是动物的特征,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眼珠倾斜,永远好像心不在焉的样子,但是一有风吹草动,行动敏捷。他对痛苦不敏感,触觉迟钝,你抚摸他,他会充满仇视。但是视觉很好。皮肤比较黑,前额塌陷,情感麻木,伤口愈合得很好,绝不是疤痕体质。但浑身暴露的地方,你仍可以看到片状或网状的伤痕… 瑞德边思索着边说,好像他的面前就站立着一个吸毒者,他用语言在做素描。 不。黄种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和普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孟妈不喜听这种复印机似的形容,打断了瑞德的话。 以范青稞在医院的亲眼所见,好像这种长相的人不多。 很遗憾。如果我能到你们的医院里,去实地考察一下就好了。瑞德不经意地说,孟妈把中药的残余汁液,给我带了一些。但是中药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分析的结果不满意。 范青稞脸上抽动了一下。 科学是全人类的。比如为了征服艾滋病,中国就不断地把各种中药汤,送到联合国卫生组织化验和临床验证。我们很愿意得到第一手的资料。瑞德说。 范青稞对面前这个神通广大的外国人,提高了警惕。 假如你服药以后,有了远期的反应或疗效,能够通知我一下,我将不胜感激。分手的时候,毕瑞德说。 好的。范青稞回答。 谢谢您的合作。孟妈留在后面说。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范青稞觉得有一片透明的丝网罩向戒毒医院,心中忐忑。晚上沈若鱼把对话过程,连标点符号,都传达给了简方宁。知道了。简方宁在电话里有气无力地说。 多重要的情报!我是义务的,你还爱答不理的样子!沈若鱼莫名其妙。 我太累了。国内外的戒毒界眼睛都出了火,盯着中药,可我实际支配的力量又是那样微薄。别人总以为院长就该有办法。我赤手空拳,事业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地步,没有人理解。真的…我疲倦极了…简方宁的声音越来越小,好像拿着话筒睡着了。 电话确实没有挂,但电话又确实没有声音。沈若鱼为自己的朋友深深地担心。 先生说,给你。 沈若鱼放下电话,说,什么? 给你找的资料啊。 沈若鱼说,我不看。从此我和有关毒品的资料绝缘。 先生说,真是不识jianian人心。就说是三令五申禁止什么事,也有个余音袅袅下不为例。你别烦,这是最后一份了。 资料 严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早年学习海军,留学英伦,学贯中西。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他翻译出版了《天演论》《原富》等一系列著作,将西方的进化论和进步的社会科学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曾称赞他是“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大思想家、大翻译家,在青年时代就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终身难以戒除。 严复从19世纪80年代,就已染上鸦片。1879年,他从英国留学回来后,被北洋大臣李鸿章调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刁,会长,总办。在他的卧榻后面有地铺,他常常躺在上面吸食鸦片,以榻帐为烟雾。 严复1916年1月9日的日记里用英文记载着:“Twopipcrsintheafternoon。”意为:“午后,吸烟两筒。” 严复的鸦片烟瘾很深,酿成重病。1920年,因吸食鸦片引起的哮喘病与肺心病,折磨得他痛苦不堪。严复不得不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并遵医嘱,停食鸦片。他在1月4日写给熊纯如的信里说:“但以年老之人,鸦片不复吸食,筋rou酸楚,殆不可任。夜间非服睡药尚不能睡。嗟夫,可谓苦也。恨早不知此物为害真相,致有此患。吾早知之,虽日仙丹,吾不近也。寄语一切世间男女少壮人,鸦片切不可近。世间如有魔鬼,则此物是耳。吾若言之,可作一本书也。” 严复带着无穷的痛苦和深深的悔恨,于1921年10月27日病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